第299章必须要谨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接防?  

赵刚愣了一下:“团长,我们现在就接防,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女王国,可还没有同意让我们远征军,进入缅甸。  

严格意义上说,我们独立团现在,可是已经侵犯了女王国的领地。”  

王雷摇摇头:“现在顾不上那么多了。  

同古的重要性,你是知道的。  

如果同古被日军占领,那我们就只能退守平满那。  

那样的话,日军就能彻底的占领缅甸南部地区。这对我们是非常不利的。”  

守住同古,是非常重要的。  

即使守不住同古,也必须给远征军进入缅甸部署,争取时间。  

现在远征军的十万部队,都还在云南。  

进入缅甸部署,没有一个星期,根本不可能。  

即使是一个星期的时间,也是非常紧张的。  

王雷的初步设想是,在同古阻击日军的时间,最少在一个星期。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争取阻击日军半个月。  

现在王雷对进攻同古的日军,还没有任何情报。  

几乎是两眼一抹黑。  

所以王雷必须要谨慎。  

王雷以独立团指挥官的名义,给远征军指挥部发过去了一封电报,告诉罗司令立刻带领部队进入缅甸设防。  

考虑到缅甸目前的局势,王雷的建议是,远征军第五军,进入到曼德勒防守。  

那里去整个缅甸的交通枢纽。  

守住了曼德勒,就能守住缅甸北方的大片地区。  

远征军第六军,王雷建议部署到曼德勒东南方向的棠吉以及雷列满地区。  

这两个地方,是同往腊戍的必经之路。  

日军如果进攻曼德勒受挫,那么很有可能通过棠吉和雷列满,进攻腊戍。  

腊戍是滇缅公路上重要的通道。  

如果腊戍被日军占领,那整个远征军的后路就被日军给切断了。  

这对远征军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为了远征军后方的安全,腊戍必须要保证安全。  

日军对国军的作战方式十分熟悉。  

在国内日军和国军作战的时候,已经摸索出了很多的战争方法。  

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切断国军后路。  

这招听起来简单,但是也十分有效。  

日军在和国军作战的时候经常使用这一招老套的招数。  

说来也奇怪,国军的部队,经常前面打的非常有血性。  

有时候甚至是压着日军打。  

但是只要后路一被断,锐气立刻就消失了。  

成了一盘散沙。  

刚才还打的非常生猛的部队,立刻就成了溃兵。  

这点让王雷很奇怪。  

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国军在面对日军的时候,底气不足。  

心理上就觉得会输。  

虽然打的很猛,但是并没有必胜的决心。  

所以腊戍,是必须要保证安全的。  

等到后面远征军在面对日军心理上具有优势的时候,腊戍的地理位置,就会降低。  

第六十六军,王雷建议司令部作为机动部队,布置在曼德勒以北地区,随时准备支援第五军和第六军。  

现在王雷需要搞清楚的,进攻同古的日军,到底是日军的哪只部队,指挥官又是谁。  

这对他接下来的指挥,是非常有帮助的。  

女王国部队第一师已经从仰光进行了撤离到了同古,师长斯特高整带领着部队,继续撤退。  

对于斯特高来说,同古同样不安全。  

这里距离仰光太近了。  

日军最多一天的时间,就能把兵力推进到这里。  

这太可怕了。  

斯特高整个人都是一脸懵逼。  

他完全没有想到,日军会突然进攻。  

更没有想到,日军会突然出现在仰光的外围。  

吓的他赶紧命令部队进行撤退。  

我滴妈。  

日本鬼子来了,赶紧跑路是正经事。  

和斯特高一起的女王国部队第二师长斯延思,也是同样的尿性。  

一听日军来了,比斯特高跑的还要快。  

这两个斯,真是绝了。  

斯特高正坐着一辆吉普车准备出同古呢,就被一个人给拦住了。  

让斯特高一愣。  

眼前这个人…  

好牛逼的样子啊。  

斯特高心里颤抖了一下,因为眼前这个人的眼神,挺有杀气的。  

赵刚看到一辆吉普车开了过来,立刻就给拦住了。  

能坐吉普车的,看来应该是女王国的一个军官。  

赵刚对女王国部队军装上面的军衔不太懂。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说话:“你们是女王国哪支部队的?”  

王雷刚才说了,想了解一下目前日军的状况。  

可是这里,乱糟糟的。  

问谁都不好使。  

只能找个女王国军官问问情况。  

斯特高本来还蔫不拉叽的,一听赵刚居然这么和自己说话,又眼生的很。  

这傻逼立刻就来劲了,皱着眉头对赵刚说:“你是谁?  

我是女王国驻缅甸部队第一师师长斯特高。  

赶快闪开!”  

师长!?  

赵刚愣了一下。  

上下打量了一下斯特高,一副病殃殃的样子。  

这特么还是女王国的一个师长?  

就你这个屌样儿,都能当师长,那我赵刚也能。  

赵刚刚要说话,王雷就过来了:“女王国驻缅甸部队第一师师长?  

你的部队不好好的防守同古,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