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日军要南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日军第十一军作战指挥部里面,冈村宁次的狗脸像屎一样,黄乎乎的,十分难看。  

旁边的日军第十一军参谋长青木脸色也阴晴不定。  

刚才东方派遣军发过来电报,说按照岛国大本营的要求,需要从日军第十一军。抽调两个师团南下,和其他部队一起,组建日军第二十五军,由山下奉文指挥,负责东南亚的战事。  

这让冈村宁次气的一屁股坐在地上。  

搞毛啊!  

这个时候从我的第十一军抽调兵力?  

寺内寿一,你的脑袋里面,装的是屎吗?  

这个时候从我的第十一军抽调两个师团,那这次进攻长沙的计划又要失败了!  

八嘎。  

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我冈村宁次,不能连着输两次吧?  

这次如果再失败,我会被解职的。  

冈村宁次意见很大。  

但是寺内寿一说的冠冕堂皇,冈村宁次根本就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毕竟寺内寿一说的没错,整个东方派遣军,确实也没有什么多余的兵力。  

这件事儿的根源,还是在岛国大本营那里。  

草泥马。  

岛国大本营里面,都是一群傻逼。  

抽调兵力南下,就不能从关东军那里抽调吗?  

关东军可是有七十万兵力,别说抽调十万,就是抽调三十万,都没有问题。  

而且关东军那里,还都是精锐。  

装备也是最好的。  

放着关东军不用,非要从东方派遣军这里要人,如果说没有猫腻,冈村宁次都敢直播吃屎。  

旁边的日军第十一军参谋长青木问道:“司令官阁下,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现在正在关键时刻,如果从我们这里抽调两个师团,那我们的兵力,就只剩下四万人了。  

根本就无法执行进攻长沙的任务。  

而且现在我们的部队,已经分兵三路,进攻到达了新墙河一带。  

这个时候撤退,老虎仔一定会抓住机会,狠狠的打我们的。  

司令官阁下,还请三思。”  

三思…  

冈村宁次惨白的脸抽搐了两下,我也想三思啊,但是面对这样的命令,我能怎么办?  

我也很无奈啊。  

冈村宁次很想告诉青木,谁特么愿意撤退,谁就死全家!  

没办法。  

撤吧。  

不撤退,你怎么抽调兵力南下。  

不南下,那就是违抗岛国大本营的命令,这可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我冈村宁次的狗命,到时候能不能保得住,都还很难说。  

于是前线的国军士兵,惊讶的发现,对面的日军,进攻好像突然变弱了。  

这很不正常。  

日军这次的进攻,十分猛烈。  

根本就是不计代价。  

狗头像蝗虫一样密密麻麻的涌过来。  

打都打不完。  

整个第九战区的部队,伤亡惨重。  

今天这是怎么了?  

这日军的大炮,轰了两个小时了,按照正常的情况,已经到了进攻的时间了。  

但是对面,连个鬼子的影子都看不到了。  

真是日了狗了。  

太反常了。  

指挥官老虎仔也很奇怪,这个冈村宁次,又再耍什么滑头?  

看着巨大的沙盘,老虎仔有点懵。  

吴参谋长感觉,这日军在该进攻的时候不进攻,如果不是撤退,那就是有更大的图谋。  

前几次进攻,冈村宁次的套路就没变过。  

先是大炮轰,然后步兵冲。  

没有一点儿新意。  

如果进攻受阻,那就把这个套路再来一遍。  

但是今天,日军的大炮轰了两个小时,步兵完全没有跟上来。  

这种情况…  

怎么感觉日军是在撤退啊。  

炮击有点为日军的撤退,做掩护的感觉。  

吴参谋长一说这个,老虎仔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你别说,还真有可能是这样。  

但是日军撤退的理由是什么?  

这好端端的,冈村宁次为什么要撤退呢?  

老虎仔不敢大意,立刻就把侦查部队给派了过去,先看一下情况再说。  

如果日军真的在撤退,那没说的,大军立刻压上。  

冈村宁次命令,所以的部队,全部撤退到武汉一带集结。  

原来占领的地区,全部放弃。  

不放弃不行,抽调兵力以后,他的第十一军,就剩下了四万来人。  

这样的兵力,只能退守武汉。  

如果再占着那么大的区域,那兵力太分散了。  

到时候会被老虎仔,各个击破的。  

日军第十一军撤退到武汉以后,按照命令,两个师团立刻向申城出发。  

从那里乘船,进入到冲绳岛。  

然后再悄悄的在东南亚沿海理解,准备登陆作战。  

而山西的日军第一军这里,情况也差不了多少。  

日军第一军指挥官莜冢义男,眉头皱的老高。  

又抽调兵力?  

这样的事情,已经是第三次了。  

再抽调的话,我的第一军,就要无兵可用了。  

莜冢义男很郁闷。  

现在他的日军第一军,看上去兵力不少,但是真正能打仗的部队,也就十万士兵左右。  

其他的,都是伪军。  

也就能充充人头儿。  

再抽调一个师团的话,他的日军第一军,可就剩下三个师团了。  

想要靠三个师团维持山西目前的局势,有点困难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