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章:小坏蛋(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渤海之滨,可见汪洋蔚蓝;  

高山之巅,可观云海缥缈;  

大道之上,可看江山如画;  

齐国,稷下学宫;  

老师,昨夜我做了一个梦。  

云海之中,荀子与韩非师徒对坐于高山之巅,一身紫衣的韩国公子非,望着眼前白发苍苍、仙风道骨的恩师,恭敬地道。  

荀子的声音有着说不出的沧桑与沙哑,淡淡问道:什么样的梦啊?  

韩非闻言,眉头一皱,迟疑道:醒来时,我已经忘记了梦里的内容,只是发现枕上泪痕犹然未干。  

荀子屈膝而跪坐与古松之下,双眼未曾睁开,继续问道:是悲伤的梦吗?  

也许吧。  

韩非脸上流露出若有所思之色,目光平静的道:我并不知道那是伤心的泪水,还是来自领悟的喜悦。  

荀子依旧闭着双眼,微微点头道:嗯,你又多了一层体会,不错。  

韩非迟疑了下,继续道:而且,我发现自己最近似乎一直在重复做这样一个梦。  

如果你已经忘记了梦里的内容,为什么会认为是不断重复的梦呢?  

韩非闻言,英俊的面容上,露出困惑之色,回答道:因为、在梦里始终都有一首歌,萦绕在我的心头。  

荀子淡淡道:什么样的歌?  

非法形容的美丽,韩非说完,又顿了一下,继续道:又似乎很伤感。  

很遥远,又似乎很熟悉。  

荀子又问道:你,有什么感受?  

韩非平静如湖面的眼眸中,闪过一抹困惑与不舍:听到这首歌,仿佛我的心就变得透彻,想清楚了很多事情。  

荀子闻言,终于睁开了双眼,深邃的眼瞳看着眼前最喜爱的弟子,淡淡道:所以,你是来告别的?  

我感受到了一种召唤,也许,我该出发了。  

下官李斯拜见太白君。  

咸阳城,留香阁内,赵艾望着眼前的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目光带着几分审视:李斯大人不必客气,说起来,你我也不是初见了,不必这么客套。  

说着,便用手向对面的座位示意了一下,待李斯坐下之后,方才亲自为其倒了一杯酒,笑问道:李斯大人当初在稷下学宫时便已才名远扬,本君亦是久仰。  

说着,执起酒杯拱了拱手,随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笑道:本君知道,李斯大人有相佐之才,同样也有大志,只可惜啊,大秦的相邦是吕不韦。  

李斯同样举杯饮酒,听问赵艾话中深意,当下道:吕相文韬武略,四海皆服,于大秦而言,更是功勋卓著,不知太白君这可惜二字,从何而来?  

赵艾唇角微微扬了一下,轻笑道:自然是为李斯大人这样的大才而可惜。  

话说回来,据说稷下学宫之内,大才云集,其中又以李斯大人和韩国的公子非名气最大,才华更盛。李斯大人来到秦国,那位传说中的韩非公子呢?  

余曾居于新郑数月,听说一直在学未归。  

记忆里,韩非归国是先于李斯来秦的,但赵艾曾在咸阳见过李斯,却从未见过韩非,因此赵艾有些困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到来,让某些事提前了,或者说发生了改变。  

李斯闻言,眉头一皱,深深地看了赵艾一眼,道:韩非兄之才远胜于李斯,在下离开稷下学宫之时,韩非兄尚在荀师门下静心受教。  

赵艾微微颔首,笑道:李斯大人贵为客卿,随侍大王身边,听候问询,不知今日来见本君,是为何事?  

李斯呵呵一笑,淡淡道:只是在此饮酒,恰巧碰上。  

赵艾不置可否的笑道:这个巧字倒的确是妙啊。  

说着,赵艾自顾自的斟了一杯酒,仰头一饮而尽,随后斜靠在低矮的软塌上,淡淡道:呵呵,本君向来喜欢直来直去,不喜欢拐弯抹角。说起来,本君与相邦不和之事,咸阳人尽皆知。  

李斯先生又身怀大才,心有大志,不甘心久居于他人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我并无利益冲突,于你而言,本君不慕权力,是最好的合作对象,李斯大人既然来找本君,何不坦诚相待?  

李斯淡淡道:太白君虽然所言不错,但的确误会了,在下来此,与太白君的确只是偶遇。  

赵艾随意的喝着酒,似笑非笑道:偶遇就偶遇吧,反正话本君已经和李斯大人说了。  

我相信,李斯大人心中已经有了选择和答案。  

说着赵艾便不再多言,起身离开。  

他今日来咸阳城中,是为了去见韩霓,到那里说了几句话,算是露了个面,便直接离开了。  

半路上见这里热闹,所以才进来准备喝点酒,放松一下。  

这一喝,就是一个时辰。  

如今已经到了中午,是时候该回家吃饭了。  

对于李斯此人,赵艾还是颇为了解的,不论有心,还是果真偶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相信,李斯一定会站在他这边。  

这,就足够了。  

酒楼之上,李斯起身来到窗边,望着赵艾缓缓离去的身影,双眼亦是微微眯了起来。  

时至今日,他还是有些难以置信,短短几个月,对方从一个浪荡的流氓,已经成长为咸阳新贵,封君授爵,当真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回到芷阳宫时,已是正午,赵曦儿、吕檀和离舞等女已经齐聚在甘露殿,等待着赵艾的归来。  

酒菜早已备好,雨儿还贴心的准备了些瓜子水果,避免大家干坐着。  

赵艾回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