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章还请公子垂怜(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错。  

吕不韦点了点头,忽然又道:惊鲵,没问题吧?  

郑义微微愕然,思索了下道:惊鲵是自小培养的,向来唯命是从,行事干脆利落,应该不会出问题。  

吕不韦缓缓起身,负手走至窗前,目光眺望着窗外的天空,脑海中却忽然闪过赵姬的音容笑貌来。  

或许是年龄大了,很多往事不记起还好,一旦回忆起来,便如开闸的洪水一般,一股脑的涌了出来。  

当初刚将她收入府中时,她正值妙龄,不仅容貌绝美,又善歌舞,芳姿曼妙,对他也是百依百顺,小鸟依人。  

后来他狠心将她送与嬴异人,见他们夫妻相谐,恩爱异常,亦是难免吃味。  

好在后来嬴异人死了,那赵姬既要倚仗他在朝中立足,又深闺寂寞,这才与他从归于好。  

无奈他年龄大了,实在力不从心,没三天,就有些受不住了。  

这才想了那么个主意,却没想到,不仅赵艾那个废物忽然长进了,竟敢阳谋于他,轻松褪去了侍人外衣,还不到一月,便跻身大秦公族,成了大秦公子,地位超然。  

而那贱人竟也如此依顺于他,几乎对他言听计从,如今竟然连他也疏远了。  

他吕不韦向来深谋远虑,能从一介商贾成为大秦相邦,权倾朝野,自然高瞻远瞩,谋算无双,也最擅于防微杜渐,嗅觉敏锐。  

他可以肯定,再这般任由赵艾成长下去,不出三年,定然能与其平起平坐,分庭抗礼,甚至在那位小秦王和太后的帮助下,能威胁到他的地位也不无可能。五⑧16○  

这般一想,不由心中更添几分危机感,思虑起来,又忽然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沉声道:郑义,再派掩日去一趟吧。  

郑义闻言,心中微凛,暗自吃惊,实没想到相邦竟然连惊鲵都不信任。  

相邦的意思是........  

吕不韦回神,目光冷冽的望着他,沉声道:那小子天赋异禀,天生便是女人的克星,任何女人到了他手里,皆不可尽信也。  

若让他安全回到咸阳,再想这般直接杀人,就不可能了。  

郑义听闻此言,心中不由对吕不韦拜服,他可是知道,这位相邦谋算天下,向来深谋远虑,对于人性,亦有很深的了解。  

慢着。  

他深深一拜,就要离开却又被吕不韦叫住,立马回身,再次躬身听命。  

吕不韦淡淡一笑,脸上忽然露出阴森之色,笑问道:似乎,你前两日说过,赵艾有位姬妾有喜了?  

郑义眼中精光一闪而逝,沉声道:是的,相邦,是那位李家的女子,名叫满姬,当初他从宫内逃走,就是借宿在李家。  

吕不韦微微点头,问道:李家,他家里还有什么人?  

郑义道:满姬尚有一母在世,家中三位兄长,大哥与二哥皆在军中,不过其二哥已经为国尽忠了。其三哥原先在烈焰堂任事,后来便合家搬去赵府,现在在为公子艾看家护院。  

吕不韦双眼微眯,呢喃了两句:李家,李家......  

忽然笑了笑,道:李家两位兄长皆是大秦锐士,魏国尽忠,应当厚恤,想办法将其调入咸阳来。  

另外,听说公子艾身在异地,为了替大秦扫除大患,身处险境,大秦自不能亏待了这位为国尽忠的公子。  

如今他有了长子,理应好生照料,这样吧,明日本相去为她求一入宫的牌子,允许她可以随时入宫,由王廷医师诊治安胎。  

郑义心中疑惑,不明白此举深意,但也不敢多问,只躬身退下。  

待他走后,吕不韦方才回到坐榻上,斜靠着榻沿,目光逐渐阴鸷,暗暗冷笑起来。  

哼,就算你侥幸活着回来,又能如何?  

皆是面对杀子之仇,是继续忍辱负重,还是与宗室彻底决裂?  

他知道,赵艾与自己毕竟不同,自己现在根基深厚,别说宗室,就连太后和秦王都动不得他。  

但赵艾却不同了,毕竟只是依仗着一位监国太后而已.........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  

而目前大虞朝一名普通士兵每月最多也就一两银子,一名百夫长每个月三两银子。  

也许他会收吧。  

另外,秦虎还准备给李孝坤画一张大饼,毕竟秦虎以前可有的是钱。  

现在就看他和秦安能不能熬得过今夜了。  

“小侯爷我可能不行了,我好饿,手脚都冻的僵住了。”秦安迷迷糊糊的说道。  

“小安子,小安子,坚持住,坚持住,你不能呆着,起来跑,只有这样才能活。”  

其实秦虎自己也够呛了,虽然他前生是特种战士,可这副身体不是他以前那副,他目前有的只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慢着!”  

秦虎目光犹如寒星,突然低声喊出来,刚刚距离营寨十几米处出现的一道反光,以及悉悉索索的声音,引起了他的警觉。  

凭着一名特种侦察兵的职业嗅觉,他觉得那是敌人。  

可是要不要通知李孝坤呢?  

秦虎有些犹豫,万一他要是看错了怎么办?要知道,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跟以前可是云泥之别。  

万一误报引起了夜惊或者营啸,给人抓住把柄,那就会被名正言顺的杀掉。  

“小安子,把弓箭递给我。”  

秦虎匍匐在车辕下面,低声的说道。  

可是秦安下面的一句话,吓的他差点跳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