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再次抽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三清祖师保佑,一定要抽到好东西。”李诚心里祈祷着,将小的那一次抽奖机会,使用了掉。  

下一刻,无数画面闪过,最终定格在了一件道袍上。  

那是一件镶嵌了金边,但奢华却不显庸俗,色彩绚丽却不显妖艳,反而流露着朴素气息的奇异道袍,一眼看下去,甚至给李诚一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  

十分不凡。  

至于名字,叫做“除尘道袍”。  

功效:不染尘埃,同时可清除身上污秽,并提升穿戴者气质。  

好吧,确实是个好东西,功效神奇,可称得上是一件“仙家宝衣”。但也只是一件衣物而已,除了去污和装饰,并无其它作用。  

“这波不亏,继续。”李诚说着,又抽了一次奖。  

这一次,是解决“尸毒”挽救三水县灾难的功德,脑中闪过的物品明显都很不凡:有仙丹,有神器,有真龙灵兽,有凤凰坐骑,还有各种神通。  

级别虽然不如初始抽奖,但是跟前两次相比,却高了不知多少个层次。  

最终,画面停止闪动,定格在了一个宽大长袖上。  

接着金榜发出详细提示:袖里乾坤,道家无上大神通之一,练到深处能装日月山海,能收金仙、佛陀,非大神通者不可与之敌。  

这让李诚不由得,露出了惊喜的神色。  

袖里乾坤,这可是个很出名,也很厉害的法术,连猴哥都能收进去。若非镇元大仙自身的法力修为不行,纵然比起如来佛祖的“掌中佛国”,怕也不遑多让。  

然而,当尝试修行之后,他立刻苦了脸。  

因为是功德转化而来,这个神通他学起来没有难度,看一眼便已经掌握。然而,受限于法力,他却根本发挥不出威力,只能当个储物空间用。  

袖里乾坤很大,方圆数十丈,也就是百米宽长。  

虽然跟镇元大仙的没得比,却也够用,大小应该是跟自己的真实修为挂钩,不会被外在法力影响到,随着以后的修行,还会不断增大。  

但是,因为没有法力的缘故,特喵的袖口不能巨大化!  

这样一来,不仅太大的东西放不进去,与人斗法也没有了威力,因为收不了人。硬生生从半辅助半战斗神通,变为了跟“破虚之眼”一样的纯辅助神通。  

“不能收人的‘袖里乾坤’,我要它何用?”李诚有点心态爆炸。  

这大起大落的,也太刺激人了!  

不过很快,他就真香:袖里乾坤的威力没了,可空间大小却没有打折扣,若是在里面放置大量朱砂神火霹雳弹,丢出去威力绝对不小,还能冒充“掌心雷”。  

其它“化学流”法器,也可以放入其中,量够大,威力也不俗。  

另外,他测试了一下“袖里乾坤”的稳固性,发现极高:必要时候,若是直接在里面引爆巨量的“霹雳弹”,完全可以当“大炮”使用。  

恐怕就是“神通”武者,被轰一下也不会好受。  

当然,一炮下去,李诚的手臂也会废掉,纵然混元造化功能够修复肉身,也要修养许久,不能轻易使用。  

只能做最后的底牌。  

“道长这是练成了新的神通?恭喜。”童三娘从大门外走进来说。  

李诚闻言,自然是一番谦虚客套。  

“将军那边我已经安抚好,纵然有人打扰,也不会迁怒三水县百姓,道长可以放心了!”童三娘说着,拿出一块黝黑令牌,又道:“这东西于我无用,送给道长,也算是物归原主了。”  

那个令牌,正是当初浑然观祖师扔进捞月池中的道尊令。  

果然被“捞月娘娘”给捞了出来。  

李诚没有拒绝,接过来,打量着问:“这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道门有三清天尊,因此相对应的,人间也有三位‘道尊’,明面上是天尊在人间的代言人,实际上就是掌管道门的三位领袖。这‘道尊令’,便是那三位道尊的掌门信物,能够号令天下道门弟子。”童三娘说。  

接着顿了一下,又道:“不过,道门式微已久,传承也无迹可寻,这‘道尊令’早已罕有人认识,是否还能像当初那般号令天下道门弟子,外人就不知道了。”  

“肯定不能。”李诚摇头说。  

这玩意儿的性质,有些类似地球上的传国玉玺,象征意义大过实际:谁都知道玉玺是帝王的印鉴,可不是帝王的人,能用玉玺号令天下吗?  

显然不能。  

因此,道尊令什么都是虚的,自身实力才是关键,没有“道尊”的法力,得了这令牌反而有可能是件祸事。  

不过,李诚还是欣然收下,放入了袖里乾坤之中。  

“一些想要重振道门的人,还是很看重它的,比如曾经的浑然观祖师,纵然不会听其号令,拿去总也能换些好处。”童三娘说:“再者,道家修行者寿命悠长,也许旁人以为的式微,只是他们闲暇之余,打了个盹呢?传说道尊时代的某些人,至今仍在深山里修行,还有一些行走红尘,游戏人间。道长若是见到了,说不定用得上这枚道尊令。”  

“倒也是。”李诚点头。  

你不能以凡人几十年寿命的眼光,去看待寿命动辄几百上千年,高深境界不知道能活多少年的修道之人!  

当然,他也没对道尊令有啥期待,就是当个收藏品而已。  

以后有机会,说不定可以高价出手。  

“对了,可不要告诉别人‘道尊令’在我手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