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瘟疫之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她现在终于明白什么是祸从口出了。  

现在恨不能把自己的嘴撕烂。  

两个男人面如死灰的跪在林响。  

“剑仙前辈和那位前辈郎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小女实在是难当大任。”  

林响看他们吓成这样,也不愿意再逗他们:  

“算了。走吧!别让我看到你们。”  

三人听到林响让他们离开,初还不相信,直道林响回到山顶,三人才敢起身,小心翼翼的离开猴头山,生怕稍微有些动静把林响惹怒,从而倒霉的丢掉性命。  

当他们离开猴头山,走到建康府后停下歇歇脚。  

“爹。剑仙前辈怎么和一头僵尸做伴?”  

“那你去啊!刚才那么多嘴,幸好剑仙前辈没有怪罪。”  

“师妹。刚才的确是危险,倘若剑仙前辈把你留下怎么办?”  

“留下就留下,将来生了娃娃,也是剑仙。”  

男子听后,背过头暗自神伤。  

没想到师妹竟然动心了。  

“行了,行了!以后行走江湖,斩妖除魔也要打听打听,说不定是谁的相好。”  

“爹。好有道理。”  

“师傅。我觉得没有人像剑仙前辈那样重口了。”  

“你懂什么?僵尸到那种地步,和人有什么两样?无非是身体凉一些;人僵之恋爱应该得到祝福。”  

“那我和师妹。”  

“你是僵尸吗?”  

“徒儿明白了。”  

林响在那三位闲杂人等都走后,又等了半个时辰,水娘才结束了突破。  

现在她已经与活人无异。  

肤白貌美。  

真是奇妙。  

“都是机缘。没想到无心法师费尽心思,却白白给你做了嫁衣。”  

“多谢您。”  

林响伸手握住水娘的手,她象征性的挣扎了一下后,就任被握着。  

一人一僵来到山崖边,林响从后面抱住水娘:  

“月色正好,何不当空而行?”  

“善。”  

水娘小心翼翼的带着林响腾空而起。  

绕着猴头山飞满一圈后,水娘把林响送回山顶。  

“王师师的尸体就留在山顶,等给她完成阴婚后就地埋了,避免节外生枝。”  

林响的话虽然是对水娘说,但她对此事不会有任何意见。  

别看她实力比林响强出不少,由于是养尸录养出的僵尸,被克制的死死的。  

林响和水娘先后从猴头山上下来,竟然遇到江航,他看到林响后,一副谄媚样:  

“高手。怎么样?”  

“尸体已经找到了,但我劝你别动它。隔几天,我会找人下葬。”  

江航还要说话,但林响已经走了,他不敢跟上去。  

现在心虚的很。  

林响走回平阳府,看天已经亮了,现在回城隍庙待不了半个时辰,索性直接到义庄上工。  

来到通往义庄的必经之路,感染传染病而死的尸体已经堆积如山。  

散发的腐臭味让闻惯了味道的摸尸人也忍不住干呕。  

林响跑到上风口,才能喘口气。  

尸体堵在这里,义庄的员工:进,进不去;出,出不来。  

陆续有人前来上工,同样被尸体的腐烂味呛的跑到上风口躲着这股味。  

很快上风口聚的满满当当。  

所有人都在等着小凤仙来了后看热闹。  

小凤仙为何姗姗来迟?当然是在城隍庙梳妆打扮了,当她一到,被腐烂的味道呛的趴在地上吐了隔夜饭。  

站在上风口的男人看到她这样,笑的前俯后仰。  

小凤仙擦了擦嘴角,气呼呼的跑到上风口和一堆男人挤在一起。  

破口大骂。  

骂的男人们哑口无言,一个个像是霜打了的茄子。  

林响由于刚才没笑,所以只顾忙自己的事,把黑布围在脸上,等白捕头一到,大概就要他们搬尸腾路,毕竟摸尸人进不了义庄是不行的。  

所以还是提前武装一下为好,传染病可不认人。  

白捕头没让他们等太久,行色匆匆的到了,身后跟着一群穿着白衣服的人,抬尸兄弟抬着担架,上面躺着一具尸体。  

“林响。京城来的太医染病死了,留下治疗传染病的药方在尸体上,你给摸出来。”  

白捕头说完,就躲的远远的,生怕传染了尸体上的恶病。  

林响作为甲级摸尸人,摸达官贵人的尸体首先就应该选择他,责无旁贷。  

麻溜的站起来,对抬尸两兄弟说:  

“劳烦,抬到僻静处,我方便摸尸。”  

“好说。”  

抬尸兄弟便把尸体抬到义庄废弃的柴房放下。  

林响进去关上门,施展袖里乾坤,取出两炷香点燃,脱下尸体的鞋袜,一只脚插一炷香。  

完事后,开始从双腿往上摸。  

由于尸体染有重病,林响不敢碰到它的皮肤,手一直摸到胸口,终于发现那些人想要的东西。  

当他取出方子后,小心翼翼的展开,看到上面那行字后,有些许失神:  

“此病救无可救,医无可医,只能以身试病,也许才有活路。”  

林响看后,心想:  

京城的大夫肯定是大夫,他都没办法,看来病是治不住了。  

林响随即把右手伸进去。  

摸到一颗丹药。  

瘟疫之源下意识吞了口唾沫。  

无论如何,从感染了传染病的尸体上摸出来的丹药都难以入口。  

又是熟悉的电子音:  

了因录秦冬发了因录(姓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