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改头换脸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林响有些迫不及待的要窥探这具尸体的秘密了,便对里长说:  

“你们在外面等,我摸完后,拿上死亡证明,就能带尸体走。”  

“别,别。我们只负责把尸体带来,不管埋。”  

“也行。”  

对于没主的尸体,能送来义庄,就已经很不错了。  

有些百姓,看到尸体,别说钱财,连衣服鞋袜都扒个精光,然后找个地方再一次抛尸。  

所作所为,丧尽天良。  

哪天义庄要颁个“扶尸济困”奖项,林响一定首推里长。  

真是好人。  

他告辞了林响,带着乡民离开义庄,冒雨往村里赶。  

这些人走后,偌大个义庄只剩下林响一个活人。  

关上停尸房的门。  

按照摸尸人的规矩,点燃两炷香,脱掉尸体的鞋袜,把香分别插在两只脚上。  

心想:  

昨天晚上还见了一面,今天怎么就死了?  

难道是因为萤祸魅术?  

这是一部没有攻击力的神通,怎么会要了你的性命呢?  

能杀那么多人,心理素质应该不差吧!  

还有一件事不解:  

“你现在两张脸,我是该叫你桃花姑娘还是酒馆老板娘?”  

尸体当然不会说话,但死亡也不会掩盖真相,只需要林响的手一摸。  

他在脸上裹了一块黑布,开始从女尸的双腿往上摸。  

一直摸到胸口,取出一块手帕。  

看样子昨天晚上此女是准备把自己骗入水中淹死的。  

再次把右手伸进女尸的胸口。  

摸到一部小册子。  

小心翼翼从尸体胸口处取出。  

改头换脸术依然是熟悉的电子音响起:  

了因录孟姬了因录(姓孟名姬,37岁,十里桃花酒馆老板娘/没有老板,她是个寡妇。  

由于天生长了一副诡异面像,一脸两面,街坊四邻都说这孩子是来害人的,她便被亲生父母遗弃在城门口,那么大点个孩子,能不能活下来,只能听天由命。  

对于这样的孩子,就算是好心人也不敢施舍,生怕沾染上不详。  

眼看就要被饿死了,一个云游四海的把戏人看到她面容奇特,知道靠这副样子能赚钱,便把她收养,教唱戏,教跳舞。  

二人走南闯北几年下来还真赚到了不少钱。  

来到平阳府,把戏人也走累了,准备安定下来,同时要娶孟姬为妻,就在成亲当天,把戏人心肌梗塞病死了,只留下孟姬。  

由于死了男人,又长相诡异,孟姬没少被街坊四邻欺负。  

孤独无助之时,遇到一人,她把孟姬收入教派并帮她换了一颗心,自此以后,她凭借那颗心脏的力量,可以保持一张面目示人。  

条件就是不断杀人,每杀一人,她就可以维持一张脸两天。  

所以为了方便杀人,便定居在桃林必经之路,开了酒馆,靠那张妖艳的脸庞,骗劲虫上脑的男人入水。  

至于她如何落水而死,的确与林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中了萤祸魅术后,眼前都是那些被她骗入河水的男人,她不堪其扰,决定一死了之,落水前唯一的遗愿便是从庙里取回自己原本的那颗心脏。)  

了因难度两颗星奖励改头换面术林响翻看册子。  

值得庆幸的是改头换面术与易容术不冲突。  

改头换面术是帮别人改,易容术则是该自己的脸。  

大概一盏茶的功夫,把改头换面术融会贯通。  

林响帮尸体整理好衣物后,打开停尸房的门,坐在门槛上,盯着越下越大的雨。  

他在想一件重要的事。  

孟姬的那颗心在庙里,是哪座庙?  

有个地方肯定不在,肯定不在城隍庙。  

等雨小一点,出去打听打听。  

足是等了一个时辰,雨越下越大,丝毫不见停的迹象。  

陆续有义庄的工作人员到了。  

一个个湿的像个落汤鸡。  

尤其是当凹凸有致的小凤仙从义庄门口跑进来,衣服紧紧的贴着身体,所有人眼睛都直了,大饱眼福。  

小凤仙却丝毫不在意,看到林响后,跑到他面前,摸他衣服都是干的:  

“凭什么你没有湿?”  

“因为我跑的快。”  

“撒谎。”  

林响透过湿透的衣服看向小凤仙丰富的粮仓。  

小凤仙注意到林响的目光后,嘴里念叨了一句后,鼓着嘴,跑回自己的停尸房换衣服。  

正当小凤仙回到停尸房,义庄衙役和摸尸人议论她身材与青楼哪位可以媲美时。  

一声巨响,义庄年久失修的围墙突然倒塌。  

白捕头带着衙役冲出来,看了现场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雨停了再修。  

没多久,仓库也塌了。  

白捕头带人把东西都抢救出来后,就给义庄所有人都放假了,只留下值班摸尸人和负责衙役。  

这种值班的事自然有衙役之间去分配,他们摸尸人听着就是了。  

不出所料,第一天就是林响他们一伙。  

他到没什么不满的,倒是姚衙役和邓衙役二人骂骂咧咧。  

那抬尸兄弟二人,披着蓑衣走来,问林响:  

“摸完了就抬走。”  

林响好奇的问:  

“你们两个下这么大雨也抬尸?”  

“抬。天上下刀子也抬。”  

“总觉得你们两个没安什么好心。抬走吧!”  

抬尸兄弟用两根竹竿把尸体架上,冒雨从义庄离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