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章 提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中年人拿着画,满脸失望地离开了。  

见人走了,胡觉开口道:“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总觉得这个人看起来有些假。”  

唐鸣山没有这样的感觉:“你是说,他知道画有问题?看起来好像不太像啊。”  

胡觉耸了耸肩膀:“希望是我的错觉,事情没有那么复杂。”  

方昊问了李欣丽,得知已经订好了快餐,倒了杯茶,喝了润润嗓子,随即说道:“看情况吧。”  

唐鸣山说:“他无非是把假画当成真迹卖,咱们既然知道了他的画有问题,估计他应该不会过来了。”  

方昊拿出手机看了一条信息:“如果他还拿着画过来,我又不在,你们再看看有没有问题,只要没问题,三万以内可以收下。”  

唐鸣山和胡觉都表示没有问题。  

快餐很快就到了,这是方昊让李欣丽从昨天吃饭的饭店订的,味道不错,也能保证干净,不会把不新鲜的食材做成菜肴卖给他,唯一的缺点就是贵了一些,但这对方昊,完全不成问题。  

吃饭的时候,方昊告诉李欣丽再坚持几天,等招到了合适的会计,就可以轮换休息了。  

一开始,李欣丽同意来到方昊店里上班,主要还是因为家里近,加上开的工资不错,而且方昊向她保证,如果他的店开不下去,会让孔益帮她找合适的岗位。  

来了两天,她发现这里工作轻松,环境清净,早九晚五,没有勾心斗角,吃的也好,哪还有什么不满的,她现在只求方昊的店能够永远开下去,她认真工作,等着退休就行了。  

吃了饭,休息了片刻,方昊给朱俊达打了电话,得知对方已经在店里了,就和唐鸣山他们打了招呼,出发前往朱俊达那边。  

方昊找朱俊达是为了牌匾木材的事。  

木材主要分为硬木和软木。在牌匾制作上,硬木材质更适合透雕工艺,而部分软木虽适宜雕刻但不适宜长久保存。  

现在松木和菠萝木是常见的实木牌匾材料。这种类型的实木牌匾装饰性好,但材质牌匾的使用寿命有限,方昊并不准备采用。  

要说最好的硬木木料,肯定要数小叶紫檀了,它质地坚实,生长缓慢,很少有整版的,大多是运用榫卯结构拼接而成,如若是整块匾是一整块原木,那可真是千金难得。  

现在一般也不会有人选择用此木材制作牌匾,方昊到是不缺钱,但一块小叶紫檀的牌匾挂在门口实在太惹眼,要是被不怀好意的人盯上,说不定有人脑子发昏把牌匾给偷了。  

想想,连警局的牌匾都有人敢惦记,更别说他一家小小的古玩店了。  

哪怕警方很快把人抓到,要是牌匾已经被他劈开了,不说损失,牌匾还是要重做。  

为了避免麻烦,方昊决定用金丝楠木,从古至今,它一直是我国最理想、最珍贵、最高级的建筑用材。其质地十分优良,将其切开后就会看到在木质中带有金丝的纹路,纹理直,结构细密,耐腐防虫,不易变形和开裂。  

要说,金丝楠木之前有段时间价格确定很高,在2013年高峰时,市场上一根金丝楠乌木的价格,已经从最初的几万元,炒到了几千万元的天价。  

但炒作之后,往往一地鸡毛,之后金丝楠木的价格狂降,有人一百多万买的一块金丝楠木,结果只能值几万块钱。无数人因此发家致富,也有无数人因此破产。  

当然,现在金丝楠木的价格虽然便宜了,好的金丝楠木并不便宜,一对品质上佳的金丝楠木圈椅,没几万买不下来。  

但以其木料特性而言,这个价格对比小叶紫檀,性价比就高多了,小偷惦记的机率也要小一些。  

方昊到了朱俊达的店,发现李芳生也在,正好他原本因为耿倩雯的事,想要找李芳生,也省得他再跑一趟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了。”朱俊达哈哈笑道。  

方昊跟两人打了招呼:“您二位在说我什么了?”  

李芳生笑道:“说你年少有为,而且胆子还大,居然敢当着大伙的面,立下明年开宋代名窑展销会的誓言,你知不知道,我今天已经听到好几个人说你不自量力了。”  

朱俊达给方昊泡茶:“要我说,他们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方昊在李芳生对面坐了下来,笑道:“信我的人,自然会相信,不信的人,那就让他不信好了,免得知道了我准备的东西,却又不能参加,干着急。”  

“你有这个心气很好。”  

朱俊达把茶杯放到方昊面前:“说实在的,我们这些人,还巴不得参加的人越少越好,也能少一些竞争。不过,老人家当年说过,把朋友变得多多,把敌人变得少少。我建议你,名额足够的前提下,可以拿出几个来,邀请圈内的重要人物参加,这样可以堵住一些人的嘴。”  

方昊先感谢了朱俊达为他着想,接着说道:“世间就没有两全的事情,而且每年元旦的展销会,我的定位就是给咱们这些朋友的福利,我也只会邀请我的朋友参加,这个方向是不会改变的。当然,我平时也会主动结交一些圈内前辈,如果关系到了,我自然会邀请他们参加。”  

朱俊达只是担心方昊年轻,心气盛,听说了此事后,故意对着干,这对方昊肯定没有好处,还容易被人利用。  

既然方昊有清醒的认识,也就不用担心了。  

李芳生喝着茶说道:“你能这么想就好,不过木秀于林,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