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一幅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继开脚步一顿,叶期生这是捏住他的死穴了,对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他喜欢收藏书画作品,并且对董其昌极为推崇,得知叶期生居然还有董其昌的作品,哪怕有可能不对,他也得看过才行。  

“那你快一点。”  

“东西在我房间里,我马上去拿过来。”叶期生赶忙朝门口走去。  

李明超似笑非笑地说道:“刚才不是说,好东西放另一个小区的吗?”  

叶期生的女儿反应也快:“这不是因为董其昌的画太珍贵了,我爸不放心嘛。”  

方昊他们都心知肚明,这种话也就骗骗三岁小儿。  

李继开微笑着对李明超点了点头:“你舅舅最近忙什么呢,一直都见不着他?”  

李明超说道:“最近津门那边有个活动,主办方邀请了他,所以这段时间他得经常去津门。”  

李明超的话音刚落,叶期生就拿着画盒过来了,他客气了几句,就把画拿了出来展开。  

这幅画的装裱看起来已经非常老旧了,也没有做旧的痕迹,李继开见此,心里开始期待起来。  

只是,当他看到画卷上的内容时,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又仔细浏览了一遍:“叶老先生,这幅画看来是我无缘了。”  

叶期生闻言就急眼了:“李老师,您不会是看错了吧?”  

李继开脸色一变:“我建议你自己查一下,几年前的拍卖记录。”  

说完,他转身就走了。  

叶期生嘴角抽动了一下:“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明超道:“意思很简单,这幅画的原作在拍卖会上出现过。”  

叶缍说道:“拍卖会上出现过又怎么样呢,难道那幅画就一定是真的,我家这幅就一定是假的?”  

叶期生接过话,一副忿忿不平的模样:“就是,而且我也请几位朋友鉴定过了,他们都说纸张什么都符合当时的特征,而且还是原装老裱!”  

“是这个吧!”方昊从手机上查到相关数据。  

叶氏一家看了之后,都沉默下来。  

当初拍卖的公司现如今虽然已经倒闭了,但在拍卖这幅画的原作时,还是全国三大拍卖公司之一,叶氏父子再能耐,没有确凿的证据,还能推翻当初的结论?  

叶期生嘀咕道:“可是明明一切都没有问题啊!”  

“很可能是当初临摹的作品。”方昊一边看着画作,一边说道:“和现在一样,古代也有很多出于种种目的临摹的作品,特别是像董其昌这样的知名画家,临摹他的作品是一种常态。有些水平高的,价值同样不菲。”  

叶期生恍然道:“我就说嘛,看来我这幅画的作者应该也是位高手,否则不可能画得这么惟妙惟肖,连董其昌的精气神都画出来了!”  

方昊真想说一句“你还要不要脸”,明明已经知道这幅画不是真迹,还在装模作样,他看着都觉得尴尬。  

李明超也看不下去了,他说道:“老先生,刚才我说的那件乾隆祭红釉玉壶春瓶呢?难道没有拿过来?”  

叶期生有些不情不愿地说:“刚才见到李老师,一时激动,忘记在沙发那里了,我现在去拿。不过,咱们得说好了,玉壶春瓶得和这幅画一起买,如果你们不答应,那就算了。”  

李明超听了这话很是气闷,也想像李继生那样转身就走。  

方昊开口道:“如果东西没问题,价钱也合适,我可以买。”  

叶期生见方昊答应,就又出了门,这回一分钟都不到,他就回来了。  

这只玉壶春瓶,胎质细密,白釉泛青,通体施祭红釉,釉层厚润,釉色深艳匀亮,整体端庄、凝重、典雅。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方款。  

方昊鉴定了,认为没有问题:“老先生,我和我朋友先商量一下,一会给你答复。”  

“嗯,快一点。”叶期生心里有些忐忑。  

方昊和李明超走到一边:“超哥,那幅画你要吗?”  

李明超气呼呼地说:“你要就让给你了,这老头看着就来气!”  

“行,那我问问价钱。”  

方昊走回去,开始跟叶期生讨价还价:“老先生,麻烦你给个价吧。”  

“一口价,一百万。”  

“得,那您自己留着吧。”  

方昊转身就想走,叶缍唱红脸,连忙拦下了方昊:“小哥,别急着走啊。”  

方昊淡淡地说道:“连诚意都没有,我不走干嘛?”  

“那你开个价,合适咱们就接着谈。”  

“二十万。”  

“你是诚心要买?”叶期生眼睛一瞪,怒气冲冲。  

方昊淡淡一笑:“开价那么离谱,我砍几刀也很正常,是吧。”  

叶缍说:“我看你也是诚心要买,咱们各退一步,都拿出诚意来,怎么样?”  

“好吧,我再加一点…”  

双方你来我往,一番讨价还价,终于以42万成交。  

方昊心里对这个价钱十分满意,之后又表示要签协议,像叶期生这样的小人,还是要防患于未然。  

叶期生不太想签协议,只是方昊态度强硬,再加上协议他看了几遍,都没有问题,这才答应下来。  

见方昊在手机上转了账,叶期生又向方昊他们推销屋里的那些藏品,还说给他们打折扣。  

方昊和李明超会理他才怪,等到交易完成,他们拿着东西就走了。  

下了楼,李明超很不爽地说道:“切,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人,回头我要问我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