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仇恨之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身为女娲后裔,李晚青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从已经完成重任的母亲身上吸取世代传承的神力。  

等到她完全成长起来后,赵灵儿会彻底失去女娲神力,变成普通的人类。  

届时,赵灵儿会变得和人类一样,只有百年寿命,不再长生。  

‘话说,以李逍遥的资质,如果没有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牵扯精力,修炼成仙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吧。’  

原著中的李逍遥先后经历两次丧妻之痛,人到中年又失去了女儿李忆如,一时间心如死灰。  

再加上身为蜀山派掌门,他需要耗费不少精力在门派事务上,一身的潜力没能完全兑现。  

话又说回来,李逍遥同意接掌蜀山,主要原因是赵灵儿为封印水魔兽牺牲自己,林月如也尚未复活。  

为了麻痹自己,他将所有精力放在管理蜀山上,就连女儿李忆如也是交给李大娘抚养长大。  

现在不同了。  

由于刘云的介入造成的剧情变化,赵灵儿和林月如都还好好的活着。  

以李逍遥那洒脱不羁的性格,刘云不相信他会同意成为掌门。  

‘我也不可能接掌蜀山,这么说,下任掌门大概率会直接交给太武?’  

平心而论,性格沉稳的太武是最适合担任掌门的人。  

李逍遥没有经历过原著中的诸多变故,灵性有余,沉稳不足,在某些特定的时候会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表现,但当掌门并不一定合适。  

蜀山派已经是中原第一大派,在刘云看来,蜀山需要的不是出奇制胜,而是稳稳的守住自己如今的地位。  

等到李逍遥和太武成长起来后,他们可以像独孤宇云和司徒钟一样互补。  

李逍遥的灵性可以弥补太武性格上的死板,反过来说,太武的稳重也能压住李逍遥那些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想法。  

所以,最适合李逍遥的职位是蜀山长老。  

长老虽然也需要辅助掌门打理日常事务,但通常只会负责某个特定的领域。  

比如炼丹、画符、对外交流、向门下弟子传功传法。  

‘如果李逍遥能修炼成仙,林月如和赵灵儿要怎么办?’  

刘云的思维有些发散,弄懂小青的手指也不自觉的停了下来。  

“呀?”  

听到李晚青发出的疑惑声音,刘云这才回过神来。  

“小青,叔叔要走了哦,a啊”  

刘云笑眯眯的隔空亲了一下小青,又引来了一阵开心的笑声。  

抬头看向李大娘时,刘云的笑容逐渐收敛。  

“李大娘,我有急事要找逍遥,就不在仙灵岛久留了。”  

李大娘理解的点了点头:“去吧,就该趁着年轻时多跑跑,有空可以随时过来看望小青。”  

返回仙剑客栈与苏媚会合后,刘云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将真相告诉苏媚,把选择权交到她手上。  

来到后山十里坡山神庙前,刘云迟迟没有架起镇妖剑起飞,苏媚有些疑惑的抬头看着他。  

“怎么了?不是要赶时间吗?”  

刘云深吸了一口气:“苏媚,你已经修炼成人形,对人类世界的礼仪道德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是时候告诉你真相了。”  

苏媚脸色一动,冰雪聪明的她意识到刘云接下来的话与她的父母有关,原本带着笑容的小脸也变得严肃起来。  

“在此之前,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  

刘云半蹲下来揉了揉苏媚的头发:“接触并了解过人类的生活和道德习俗,你对自己的父母当初的作为有什么看法?”  

苏媚的眼神闪烁了一下,在刘云沉静的目光注视下不自觉的移开视线。  

“…以人类的观点来看,他们做得确实有不对的地方。”  

小苏媚毕竟还未成年,虽然很聪明,但免不了会感情用事。  

谈及父母的错误,她承认问题的同时又显得有些委屈而不甘。  

刘云微笑着安慰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想说他们罪不至死。”  

“但,被他们杀死的那些林家堡弟子呢?你有想过他们的家人会如何看待你的父母吗?”  

苏媚低着头不说话了,委屈的泪水顺着她的脸颊向下低落。  

‘哎’  

刘云温柔的用手指轻轻擦去苏媚的眼泪。  

“仇恨是一个连锁循环,当你成功复仇的同时,又会与仇家的家人结下更深的仇恨,冤冤相报永无止境。”  

刘云不想太为难苏媚,点到为止的转移了话题。  

将委屈巴巴的苏媚从地上抱起来,刘云在她耳旁轻声说道:“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了。”  

“我们接下来就要去见你的仇人,如何选择,由你自己决定。”  

“如果你决定复仇,我会选择两不相帮。”  

“但千万要记住,不要被复仇的怒火冲昏了头脑。”  

“现在的你,还远远不是他们的对手。”  

御剑飞往苏州城的过程中,一向活泼好动的苏媚难得的沉默了。  

不用说也知道,她还在为即将到来的见面而纠结。  

该说的刘云都说了,这道坎只能由苏媚自己跨过去。  

从私心来说,刘云不希望苏媚向李逍遥和林月如复仇。  

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是一方面,站在人类的道德观立场上,刘云也不认为那两人有做错什么。  

欠债还钱,杀人偿命,这是理所当然的。  

当蛇妖夫妇对林家堡弟子下杀手时,他们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区别只有死在李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