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放大利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厨师略带着尴尬的神情,看了看大家,再对林弘毅说:“人太多了,包饺子可能来不及。”  

知道本地人很少吃饺子,但对于馄饨很喜爱,章玉珍就笑着说:“这样吧,南北结合――大家一起动手,包饺子,再加上包馄饨!”  

她的话才刚说完,在场的人立即笑着同意。  

因为有课,家长们带着孩子已经赶到,部分老师就先走去教室授课。  

走进厨房,林弘毅不禁心生感动。前一段时间,他也曾经和其他老师,前来食堂用餐过。  

但那时,食堂里的油污多处可见,也就此知道,食堂的管理比较差。  

此时的食堂内,虽然面积还是原来那样并不大,只有十几张长条餐桌。但入目之处,都已是干净整洁了。  

这是原建华职业学校的教职员工,献给新加入进来的林弘毅等人,也可以说是原来的教职员工,加入“萌芽文英”之后,做出的第一个努力之后的献礼。  

穿过前面餐厅,再走进后厨,林弘毅等人立即和厨师一起忙碌起来。  

有人蹲在地上择菜;有人取出鲜肉,用绞肉机绞成肉馅;另有几人各自找来面盆、面粉,开始和面。  

林弘毅再请厨师摊炒了一些鸡蛋,炒熟后搅碎,就先晾在一边。  

不多时,葱姜等辅料剁碎后,与盐、味精、香油,以及鸡蛋碎一起,放入和着虾仁、肉馅的馅料中。  

林弘毅凑近闻了一下,说着“好香”。  

陈和平笑着说:“这在北方叫作,”  

章玉珍接过话来:“三鲜?我们就分着擀饺子皮和馄饨皮,一起动手!”  

陈和平笑呵呵地点头,开始帮着包。  

北方来的老师们,对于包饺子很拿手。但对于杭城本地的人而言,林弘毅等人包饺子的速度,就远远地落后了。  

看着厨师两手配合麻利,眨眼间就是一个馄饨从他手中,转去了一旁的锅排上。  

看得眼花缭乱,林弘毅称赞连声,突然记起前世和田三元相处时的情景。  

那时,两人曾对锅排有过有趣的交流。  

想到这里,林弘毅笑问章玉珍:“章老师,您去过京城,知道怎么称呼这个吧?”  

章玉珍看看锅排,不禁笑了:“我知道,但是叫不出合适的儿化音来。”  

“嗯,盖帘儿。”林弘毅说着,“您见过怎么制作这个吗?”  

章玉珍一边擀饺子皮,一边说:“你说说看。”  

林弘毅就说了起来:小时候曾经在农贸市场,见过售卖锅排的商贩现场制作。  

商贩将秫秸秆选出粗细相等的,再用棉麻线或穿过,或缠绕。  

随后商贩就把这块秫秸秆的排子,放在一块木板上。如同圆规的操作那样,他以一根小木棍插在当中,再以一根麻线引出来,在秫秸秆排子上画圆圈。  

随着画,他随着用锋利的刀将多余的部分切掉…。  

听到这里,章玉珍点头说:“嗯,这就做好了。我们这里,多是用竹子编成的。但是,”  

她想了想,再对现场的人说:“每个行业的从业者,都会开动脑筋,发挥各自才智,我们也是一样的。大家齐心协力,工作成绩和生活质量,一定会同时提高的!”  

接着,她就一边干活,一边讲述着自己的经历。说到过去因为历史问题,受到冷遇时,她想起来仍是眼圈发红。  

但随后,她再自豪地说,自己从未因此自卑过,只有不断地寻找各种可能的机会奋进。  

说着,她又开心地笑着说:“连我们家老田那样的,潇洒倜傥的学究,都被我‘俘虏’了!”  

因为章玉珍的年龄,与在场的原建华学校的教职员工们,大致相当。又作为当地人,她说出的话,老职工们更加能够理解和接受。  

章玉珍说着自己的事,大家听得有趣之余,也纷纷讲了各自经历,也都表示要更好地,融入“萌芽文英”的工作节奏里好好工作。  

林弘毅一边包饺子,一边听着,心中为章玉珍使得大家彼此融洽,给“萌芽文英”随时鼓劲而感激不已。  

众人拾柴火焰高。  

众人齐心协力,饺子、馄饨,不久就冒着热气出锅了。  

将一盘盘饺子和一碗碗馄饨,分别端去食堂的餐桌上。大家围坐在一起,边说笑,边吃着。  

过了一会儿,林弘毅突然发觉陈和平等几人不知去向。  

他低声问身边的肖文,得到的回答是:陈和平几人,去替换正在上课的老师过来用餐。  

林弘毅心中感慨不已:大家彼此都是真心交往,做什么事不会成功呢?  

的确。就如林弘毅不断努力之中的愿望那样,“萌芽文英”的教职工团队,很快就融合在一起。  

教学的空间,也由开始的十间教室,扩展为三十来间。其它的社会性培训,比如打字、职工安全教育等,也继续正常教学。  

“萌芽文英”的工作,因此开展得很顺利。  

独立运营的“时尚英语”和“轻松学数学”,也又各自开了两家分校,已经分别有了三所培训场所,总共十六七间教室。  

杭城这边做得风生水起,京城那边,在吴航和崔倩倩的尽心工作下,也做得很红火。  

事业进展顺利,林弘毅的心情很是愉快。  

再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偶尔也和秦来德通过几次电话,他密切关注着海门市的房产动静。  

那边的房产价格平均来看的话,已经达到了近四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