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忐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吴航听林弘毅说已经可以查分数了,立刻祝福着说:“弘毅,你一定会考上的,一定!”  

除了祝福以外,他的心里就盼着未来的四年,能够快点到来,快点过去。这样,他就可以在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和殷勤“表现”后,追到、娶到林弘毅的姐姐,林弘雅。  

“谢谢。”林弘毅说着,再要迈步。  

“那就后天吧,后天你去店里。”吴航再叮嘱着。  

林弘毅又转过身来,脸上说不清是喜悦还是惊慌。不管怎样,他带着激动才会有的颤声:“后天是周六,我家里要来一位贵客。我要好好准备一下,不能去店里。”  

说着,他就走回自己屋中。  

吴航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禁诧异地想:查分数的确是大事。来客人,要这样神情紧张吗?用得着认真准备吗?不就是说说笑笑,吃好喝好吗?  

吴航虽然想不通,但并不意味着林弘毅不懂得明后两天的重要性。  

高考分数终于即将下发,考生们将大致知道自己的未来状况。  

考过录取分数线,就是先闯过一个大关;再就是能否被心仪的学校录取。  

林弘毅比别的考生更加纠结,更添了一份忐忑。  

他坐在写字台前,只觉得哭笑不得,只觉得精神压力过大。  

真的忐忑啊!  

啊…哦,啊呀呦,啊呀呦,啊嘶嘚咯呔嘚咯呔嘚咯呔。  

他几乎脱口唱出来了。  

连忙闭嘴。既不能引起家人对自己精神状态的担心,又不能让自己失去对大脑思维的控制。  

我命由我不由天!  

电影台词也浮现出来。  

吹牛逼吧!吹,谁不会啊!  

不由天,还谈什么机遇?不由天,还说什么幸运?不由天,怎么重生回来的?!  

林弘毅心中烦躁,站起来端着洗脸盆,拎着毛巾走去院里的水池子。  

凉水的一通清洗,他觉得心中烦躁和大脑里的杂念少了很多。  

由天,也不能干等着好运降临。只做黄粱梦,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  

不由天,也别狂妄自大。还是要老实做人,认真做事。  

回到小屋里,他再把图书馆买来的几本书摆在写字台上,认真地阅读起来。  

第二天,林弘毅和陈和平一起走去学校。  

多日不见的同学们,再次坐在一个教室里。大家相互说笑着,聊着近日做过的,或者遇到的,或者听说的趣事。  

林弘毅也热情回应着,但他知道,同学们表面的轻松之下,是焦虑不安的心情。  

班里一共四十五名同学,都是和他一样,历经了十几年的苦读,再闯过一道道被分数阻拦的难关。  

这些同学聚在一起,再相互鼓励、相互鞭策着,度过了三年高中的学习过程。  

今天拿到成绩后,大家重新聚在一起,甚至今生重新聚在一起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甚至未来的人生中,不会再见。  

四十五名同学,不到30,就按30的进学比例来算,只大致会有十几名学生,可以得到再进学的机会。  

而其他学生,将会重新进行选择:复读,等明年再考;进入社会。  

这些本来不算什么,学得再多,也还是要进入社会、奉献社会的。  

但就是心底里那种说不清是好是坏的渴望,促使着学生们——尤其是他们的家长们,迫切、急切、不顾一切地,想要从这不到30的机会里,抢得一个名额。  

由自己,还是由天。谁说得清呢?  

那天考试,若是没能赶上高考时间,若是下午被陈宁撞得伤重,都不用此时再揪心了,早就没希望了。  

林弘毅还在乱想,班主任已经坐稳在讲台的椅子里。  

“不许相互打听”、“不要自暴自弃”、“不要欣喜若狂得了范进中举那样的疯癫病”…。  

一系列各种开导、教育、训导之后,班主任揭开带着各种公章封印的档案袋,取出一摞小纸条——意味着学生们前途,甚至命运的“裁决书”。  

虽然高考后已经对比着答案,估过各自的可能分数。但此时的学生们,还是带着各自的忐忑心情,依次走过去,从班主任手里接过一张神秘的小纸条。  

将这张小纸条捏在手里,有的学生立即打开看,然后就是欢呼雀跃或者哀叹痛骂;  

有的学生只管捏着就走,仿佛电影里被坏人追杀似的。  

林弘毅接过成绩单,快步走向校园里的小花园。  

展开这张小纸条,他先确认名字无误,再依次看着分数。  

语文91;数学84…  

连忙再反复加总计算,总分确定了:469。  

林弘毅脸上苍白,心中打鼓:这分数,似乎不上不下,行不行啊?!  

正着急得来回踱步,他见到陈和平低着头走来。  

林弘毅见他神情无精打采,也不好出口询问,就和他一起结伴走回家去。  

一路上,二人都是沉默不语。  

直到进了胡同,林弘毅将要进院时,陈和平才带着忧愁的神情说:“我465,去杭城师范学院应该没问题。”  

林弘毅笑着对他祝贺几句,就转身进了院子。他心中叫惨:不知道今年的一本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按往年推算,陈和平的成绩是可以考到那所学院的。因为,他报的是第一志愿!  

我却是第二志愿!要是被第一志愿录取了,怎么办?怎么办!  

他心中正在纠结,稍一抬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