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故人凋零(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陪他征战一生的老兄弟,一个接着一个地走完了一生。  

并且。  

由于积攒二十年的诸多杂事需要处理,陈三石回来之后一直很繁忙,甚至没内鬼跟他们见上最后一面,也没有听到什么遗言,仿佛只是死了一个寻常老人,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一甲子了,都走了,都走了啊”  

陈三石站在皇宫后山的山巅,俯瞰着繁华的长安城,神色一时间有些恍惚,有些分不清真假。  

他对于以往的事情,记得非常清楚。  

那日,他去找徐斌参军入伍,朱仝请自己吃大饼,许文才在旁边蹭吃蹭喝一切的一切,都历历在目,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可偏偏,记忆中的人,已经都不在了。  

唯一值得欣慰的。  

是鄱阳老将并没有全部故去。  

军中第一批部下王力,非但没有掉队,反而修炼速度越来越快,如今已经是金身境中期的武者,在整个大汉朝,都是名列前茅的存在。  

大汉朝现在,由齐成统领全局,他的自家人,也就是师兄师姐们管理一半武力,邓丰、司马家、邓无常等臣子,管理另外一半。  

他们彼此之间,也有着多多少少的内斗。  

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况天墉城资源虽多,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不过这种内斗,只要不影响到民生,反而是一件好事。  

“陛下。  

东方景行恭敬地进入殿内:“诛仙门的独孤敖求见。”  

“授他官印,请他进来。”  

陈三石说道。  

两日之后,戴着狐狸面具的修士,风风火火地来到无疆殿内:“呵呵,外面乱成一锅粥,皇帝陛下倒是躲在这里潇洒得很呐”  

“独孤前辈请坐。”  

陈三石命人赐座,同时说道:“前辈说外面,很乱,是指南方的诛妖长城”  

广仁道的事情,已经有了最后的结果。  

天剑宗还存活的外门、杂役弟子,不论大小,全部废去灵根,贬为凡人。  

还有一名化神长老,则是在体内打下封印,戴罪立功。  

毕竟这个节骨眼上,天水洲要是再损失化神修士,就会陷入到莫大的劣势当中。  

清虚宗已经开始搬迁到天剑宗旧址,册立为第三大天宗。  

在这之后,整个天水洲,就又投入到跟妖族的战争当中。  

“是啊。”  

独孤敖拨弄着茶盏:“魔道大军虽然退了,但其实还是在不断派人增援妖族。  

“此次我前来,就是想代表诛仙门,跟你借一些人手兵马。  

“昆墟的第二次结盟请求,应该也快到了。”  

陈三石没有说话,而是沉思起来。  

独孤敖又说道:“除此之外,紫阳宫暗中拍了不少人,潜入到万妖国内,寻找那个姓姜的丫头,你要是再不赶紧过去,说不准会发生什么。”  

陈三石皱起眉头。  

姜汐月当初突破在即,就先行前往万妖国。  

时隔这么久,他也确实该去与之汇合了。  

“我知道了,多谢独孤前辈提醒,不过前辈今日前来,应该不只是为这件事情吧”  

“呵呵自然。”  

独孤敖说道:“你的朝廷,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有皇天息壤在,再过个几百年,应该就能媲美三天宗。到时候,你有什么打算”  

“简单。  

陈三石说道:“让普天之下,再也没有百姓种植灵禾。”  

“他们不可能会答应的。”  

独孤敖说道:“不让宗门种灵禾,相当于不让凡俗朝廷收税。”  

“那就开疆拓土。”  

陈三石不假思索地说道:“把天水洲打下来。”  

独孤敖问道:“再之后呢”  

陈三石回答道:“自然是尽我所能,治理好这片天下。”  

“再之后呢”  

独孤敖又问道:“你手上有灭灵大阵,难道不打算毁掉天下所有的灵脉”  

“毁灵脉”  

陈三石沉思起来:“为什么要毁”  

以前。  

他和师父摧毁灵脉,是为了保护东胜神洲。  

倘若有朝一日,他真的有能力镇压世间一切敌人,那就没必要再摧毁灵脉了吧“小兄弟,看来你的心思还很单纯。”  

话题戛然而止。  

独孤敖没有再继续聊下去,一口饮尽杯中茶水后,便转身拂袖而去。  

陈三石知道诛仙门的最终目的,就是摧毁世上的所有灵脉,猜测对方是在劝说自己加入他们。  

他也没有深想,处理完杂务之后,就开始继续修炼。  

功法:吞火决.元婴初期进度:52/500  

天墉城内的灵气不足,因此他将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各项技艺之上。  

神通:箭道(三阶)  

进度:159/2000  

技艺:炼丹(四阶)  

进度:1228/2000  

约莫又是半个月后,不出独孤敖所料,昆墟派遣使者前来,请求与大汉结盟,再次派兵出征。  

上一次出征天水,对于陈三石来说,最大的收获,便是玄珠内的国运玄气暴涨,威能发生质变,再用出来的天书阵法,战斗力足足提升了一个档次。  

这对于大汉的长远发展非常有用。  

再加上,二十年征战,大部分都是屯兵自给自足,没有造成太大的国力损耗。  

所以,陈三石和内阁经过深思熟虑后,最终同意再度出兵。  

不能白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