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突破元婴(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好。”  

聂远看到天上的景象,紧张地说道:“师弟这雷劫,怎么感觉比你之前渡劫时还要强”  

“稍安勿躁。”  

吕籍沉声道:“渡劫之事,我们掺和不得,师弟行事向来周全,应该不会有问题。”  

“轰隆隆”  

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响,天幕之上,所有的紫色雷龙汇聚在一起,形成一道笼罩天地的雷霆瀑布,径直朝着下方的白袍灌溉而去。  

“该死“这雷劫强度,怎么和预期的不一样”  

陈三石曾经不止一次亲眼目睹过元婴修士渡劫,就比如张怀庆一步入元婴中期。  

他正是根据所见所闻,来提前筹备渡劫物品。  

璇玑星垣阵,按照常理来说,应该完全足够渡雷劫才对。  

可七七四十九道雷霆,越往后的强度,逐渐超过元雷劫该有的威能!  

“吼!”  

只见云层当中,隐约浮现出一道庞大的身形。  

一头不知其名的神兽!  

神秘、威严,不可直视!  

与当初陈三石渡金丹小天劫的时候,就曾经见到过这一幕。  

这神兽,在故意针对他!  

好畜牲!  

陈三石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感到恐惧,而是一股无法遏制的愤怒涌上心头。  

他浑身焦黑,血肉模糊,感受着愈发逼近的雷霆威压,用颤抖的双手结印,声嘶力竭地念动咒语,施展出最后的手段:“归、墟!!!”  

霎时间。  

原本已经破碎的璇玑星垣阵,再度重新汇聚。  

远远看去,就好像陈三石抬手之间,便将一颗星辰摘下握在掌心当中,然后悍然抛出,对准滚滚雷霆砸去。  

“轰隆隆”  

星辰与雷霆相撞的刹那便支离破碎,虽然挡掉部分雷劫的威能,但仍有数条雷龙呼啸而来。  

陈三石再也没有任何外物手段。  

他先是用太乙青华生灭炎缠绕肉身,为自己恢复一口气,然后凝聚体内仅剩的法力,传递到龙胆亮银枪之上,咆哮着以悍不畏死之姿,轰然刺向奔涌而来的雷霆!  

“咔嚓!!!”  

两者接触到的瞬间,陈三石的血肉尽数烧焦,体内骨骼也化作焦炭,眼前一阵晕眩后,近乎失去意识,他只感觉自己的正处在一片无尽深渊当中,身体在不停地下坠,只剩下本能还在汲取着雷霆过后残余的法则之力。  

千锤万炼的修行,让他的经脉运转早就成为“肌肉记忆”,根本不需要刻意控制,就将这一缕法则之力送入到丹田当中。  

早就已经布满蜘蛛网般的丹田之内,再也维持不住,轰隆一声爆裂开来,留下一个通体通透的婴儿盘膝而坐。  

功成圆满!  

就在碎丹成的瞬间,一道道先天之,开始从元婴向着四肢百骸扩散反哺。  

陈三石破损的肉身,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直到他再次睁开双眼,宛如神明苏醒。  

突破,元婴!  

功法:吞火决.元初期进度:0/500  

效用:燃燃:所施展火系法术,可直接灼烧对方元直接灼烧元!  

要知道,修士突破第四境后,肉身已然不再是必需品,元婴才是真正的本体!  

肉身被毁,还能夺舍或者重塑肉身,可要是元婴被毁,就相当于彻底神魂俱灭。  

而陈三石的吞火决,则是能够在交手的过程中,隔着对方的肉身,直接威胁元!  

光凭这一点,同境修士,就绝对难有敌手!  

“恭喜师弟。”  

吕籍两人前来祝贺:“突破元婴成功。”  

“应该是我,多谢两位师兄辛苦护法。”  

此时此刻的陈三石衣衫褴褛,但他非但不感到疲惫,反而是格外的神清气爽。  

成就元婴之后,他在天水洲,才算得上是真正有头有脸的人物。  

当然。  

这还远远不够!!  

正如泰山君所说,这个修仙界,真正能够睥睨天下的,其实还是拥有化神的三天宗。  

只有化神修士,才能够做到不看他人脸色,凭借自己的喜好行事。  

也之后成就化神,各大宗门,才再也不敢轻易觊觎东胜神洲,陈三石才能够称得上一方守护者。  

“师弟。”  

聂远好奇地问道:“你这元雷劫,怎么比寻常修士强上许多”  

“我也不知道。”  

陈三石摇了摇头。  

他自然不会忘记方才的险境,倘若不是自己仙武双修,几乎不可能扛过最后一道天雷。  

雷劫,乃是天道罚下。  

难不成,是天道在针对他等到闲下来,要好好查一查,类似的情况以前是否发生过,日后渡化神劫的时候,也务必要更加小心。  

“师弟。”  

吕籍沉声开口道:“你既然顺利渡劫,那我们接下来是北上天水,还是南下万妖国”  

“可能还要辛苦两位师兄,先陪我去南方走一遭。”  

按照陈三石的原定计划,他突破元婴之后,就要和姜汐月汇合,两人一起前往万妖国的青丘。  

“且慢!”  

他正打算筹划路线的时候,神识连接着的另一端,突然发生情况。  

天水洲,中军大帐。  

陈三石的本命傀儡,也已然自行突破,变成金丹傀儡,依旧完全受本体掌控,但拥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  

这一日,他本来跟往常一样,在洞府内吐纳修炼,忽然有人接二连三地求见。  

“进来吧。”  

“陈兄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