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诛仙门(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们家除了您,没有别人会来。」  

「你这是—」  

陈三石看着她,俨然一副病入膏盲的模样:「需不需要我帮忙?」  

修士们的灵丹妙药,普通人是无法吃的,因为里面有灵禾和其它蕴含能量的灵植,凡胎肉体无法承受消化。  

但最起码,能找一些最底层武者服用的补药,虽然根据她的情况严重程度看,不见得有用———·  

「不丶不用不用——」  

哪曾想,妇人极其紧张地拒绝,然后举过来一个竹篮:「平安师父,劳烦你把这些金银吃喝,转交给阿爷阿婆。」  

说完,她不等对方就拄着一根木棍当拐杖,急匆匆地离开村子。  

陈三石也只好照做,拎着竹篮走进篱爸园,即开木门,见到苍老许多的李老头儿夫妇。  

「丫头来了?」  

李老头儿看着竹篮里的东西,连忙站起身张望:「走了?」  

陈三石没忍心告诉对方,妇人命不久矣的事实,简单寒暄几句后,就询问村子里的情况。  

「喉谁知道呢———」  

李老头儿叹息道:「那天夜里,先是城里的仙师来挑选女子,接着有人袭击他们,然后又来了第三拨人,最后是朝廷的镇魔司,总之前前后后来了好几拨人,哪里分得清楚谁是谁。  

「总之,他们会飞天遁地的一不高兴,就要死人————·  

「好几拨人?」  

陈三石琢磨着。  

莫非真跟诛仙门无关?  

是真是假,还需要后续观察。  

他现在有一个最大的感受,那就是——  

无序!  

毫无秩序!  

恐怕不仅仅是一个北阳道如此,而是整个天水洲丶整个修仙界都是这般,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陈三石与李老头告别。  

他下定决心,等到忙完手头的事情,就问问李老头夫妇的意愿,如果答应的话就把他们送到东胜神洲安享晚年。  

也不知道李平安那小子,这些年跑到什麽地方去了。  

离开小石村,陈三石和司马曜两人,按照原定的时间,和打探消息的张顺碰面。  

在他的引路下,三人很快就来到登仙大会的地点。  

所谓「登仙大会」,便是散修们争夺筑基丹的「角斗场」,基本上在整个天水洲各「道」都会有。  

最近几日,北阳道的「登仙大会」,恰好进行到白热化阶段,基本上每天都会有两个以上的炼气后期修士重伤或者死亡。  

擂台的地点,在一座山峰的山巅。  

负责维持秩序的,则是各个家族的抽调的长老和升云宗弟子。  

而他们本身的家族成员,以及宗门弟子,是不能够参与登仙大会的,算是专门为散修准备的。  

即便如此,数千名散修争夺一颗或者两颗筑基丹,也是种极其血腥的场面·.  

「崔兄!仙途缈缈,天地只有一线生机,今日擂台相见,莫怪我手下无情!  

「赵兄,在下想要筑基丹,但也不想因此破坏你我二人的兄弟情谊,点到为止即可,如何?」  

「少说废话,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擂台上,两名抽签决胜的散修显然曾是弟兄,但动起手来后,很快就打红眼。  

最终,反而是那名一开始要「决生死」的修士都最后时刻手软,而先前「点到为止」散修,则是下手狠辣,抓住机会一击毙命。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司马曜感慨道:「上好的灵脉丶资源,早就被家族丶宗门所占据,后来的散修就算有再好的资质,绝大部分也只能选择为两者卖命。」  

「其实这些散修错了。」  

张顺说道:「他们不应该自相残杀,而是联合起来一起起义。」  

「何其难也?」  

司马晒汕汕道:「在凡俗尚且有武者压制,想要成事必须有宗门相助,在修仙界,即便是偶尔有几个成为大能的散修,也只顾着追寻自己的长生,哪里会管别人的死活?」  

「唉总之这登仙大会我们就不用想了。」  

张顺侃侃道:「朝廷的资源,也只能从九幽禁地着手。禁地开启的时间我已经打探到,大概在半年之后,到时候跟往常一样,所有人都能够参与。」  

「黄昏谷的情况呢?」  

陈三石询问道。  

「黄昏谷不太乐观。」  

张顺郑重其事地说道:「这两年白家遭遇的孤立越来越严重,但凡是白家的人,不允许进入七大家族的任何一个坊市,寻常的散修,也都不再充许跟白家合作,理由是怀疑和魔修勾结。  

「半年前,白家更是和朱家发生摩擦,不小心出人命,现在几乎是要正面开战了。」  

「升云宗不管?」  

陈三石没记错的话,升云宗是北阳道大部分区域的管理者。  

「不会管的。」  

司马曜淡淡道:「当初升云宗帮着前朝的隆庆皇帝打仗,周边几个家族多多少少都出过人,只有白家想要独善其身。  

「而且一般这种底下的争端,向来都是看谁在宗门的里的关系深,谁就有理。  

「李家丶朱家这些家族,都有很多人在升云宗当弟子。  

「但升云宗不传授武道,自然也就跟白家没什麽瓜葛,没有帮着几个家族一起对付白家,就已经算是给面子了。」  

「走吧,去黄昏谷。」  

陈三石下令。  

距离九幽禁地开启,还有一段时间,他还是要想办法换到一些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