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传送阵(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好名号。」  

天武皇帝应允道:「即日起,禁军士卒统一称为天兵,各部将军统一称为天将,详细各部称谓,日后再论。」  

既然早晚要攻伐天水,那麽自然要有个响亮的名号。  

不论凡俗还是人间,行军打仗无非要个「势」,天庭的称呼,确实足够让自己人不胆怯。  

只是这些身具灵根之人,基本上除了功法丶灵禾之外,得不到其馀任何帮助。  

就连「禁军教头」,也只能是凝香她们。  

说起来。  

凝香这些年跟着陈三石修炼,也已经步入炼气后期,昭昭即将后期,在仙途上她们的修炼速度都不慢。  

除此之外。  

汪直丶荣滟秋已然是真力武者。  

司马曜丶魏玄丶宋桂芝如果能有资源的话,再有两年也能够步入到真力中期境界。  

小辈们。  

司马二子,鹤立鸡群。  

弟子方面,武道也有精进。  

陈三石和白家接触多了以后,才知道修仙界的「蜕凡境界」和神洲的「气血武道」有什麽区别。  

前者能够通过天地灵气,提前修炼年龄,稍微加快修炼速度,但本质上差别不大。  

在武圣境界之前,灵禾药膏足够开用,还有些一阶的便宜丹药能够从修仙界带回来。  

所以这些年来,几名弟子的修炼速很快一晃就是七八年的时间过去,有仙丹助力,苏灿即将蜕凡圆满,于继则是大汉建立后转修仙途,炼气初期,于烈蜕凡后期。  

说到弟子。  

陈三石这些年忙得厉害,对于小石村的大弟子李平安,也不知道近况如何,要是对方愿意的话,也可以接到东胜神洲来再说。  

其馀,二师兄程位和七师兄叶凤修,则是很早就突破到武圣境界,却没有多馀的天材地宝来开启景神,苦苦不得寸进。  

对此,陈三石也只能再想办法连续半年,他都留在神洲。  

一眨眼,就来到天武六年的四月份。  

大汉立国短短六年,就已经百废兴旺,国泰民安,苍生百姓年年有馀粮,寒冬有棉衣。  

陈三石开始下书给南徐丶东庆,让他们臣服大汉。  

此时的南徐丶东庆内部本来就是一片混乱,各种起义接连不断,战争四起,若不是还有少量各宗门修士镇压,早就彻底倾覆,  

收到诏书后,他们也不大愿意归顺。  

对此,陈三石命令司马曜等人组成「天袭军」,经常带着高级武将从天而降,进行斩首行动,  

又诛杀不少修士。  

这也是大汉目前的策略。  

能不全面开战,就不全面开战,毕竟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的江山,一旦轻易调动大军又是空耗国力。  

最起码,也还要再休养几年。  

等到把周边三国彻底化作大汉疆域后,玄珠中的国运之力,肯定能够再上升一个层次。  

将来出兵天水,也好有威能足够的军阵,  

但还有一个问题摆在眼前。  

兵马足够,该如何进军天水?  

要知道,两洲天地之间,是有着封印阻隔的,陈三石来来往往,完全是依靠传送玉牌。  

但玉牌这东西,带进去少数几个人没问题,要是成百上千的话,古传送阵会一直处于激活状态,天水洲的修士们想要不注意到都难,万一有大能跑来,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后续还要想办法,看看怎麽能把大量人马快速运进去,然后再迅速撤回来才行。  

这些都是后话。  

半年修炼。  

陈三石的仙途再有长进。  

功法:吞火决.炼气八层进度:3381200  

由于天墉城的一阶灵脉不够用,武道方面则是速度略慢,仙途先筑基,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庆华宫。  

柔仪殿。  

这里是皇贵妃的居所。  

床榻之上,陈三石缓缓醒来。  

他看向孙璃,犹豫片刻后,开口道:「师姐,习武再辛苦些吧。」  

当初。  

陈三石曾经说过,师姐不喜欢练刀,那便不用再练,一切都有他在前面。  

可如今看来,恐怕是要食言了。  

师姐没有灵根,武道真力也并不延寿,如果不努力尝试的话」  

「嗯,我知道。」  

孙璃说道。  

她的弟弟孙不器,这些年进步倒是卓绝,要是有天材地宝的话,不用多久也能够成为真力境界武者。  

离开寝宫来到大明宫太极殿,经历过一次上朝后,陈三石再度宣布闭关,实则前往天水洲。  

这次,他特意绕路,先去了一趟小石村。  

按照年纪来算,小平安也不小了。  

哪曾想,陈三石从李老头儿的口中得到消息,说这小子几年前就跑了。  

「去什麽地方了?」  

「不知道。」  

李老头儿摇摇头:「你走以后没两年,村子里来了一群人,朝廷也来了人,总之乱七八糟的打了几场。  

「在这之后,平安他给我们留下些银子,在门口磕了几个响头,然后就离开了。  

「还特意让我转告仙师,说你传道之恩,他永世不忘,来日走出通天大道,再回来报师恩。「  

陈三石微微颌首。  

既然人很多年前就离开,那他也就没什麽好说的。  

他今日来得赶巧。  

刚好遇到李平安的姐姐,悄悄摸摸地过来送银子,只是与前些年相比,她看起来憔悴许多倍。  

对方声称是最近生病,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