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我军败了(3/4)
年前,前晋灭亡的时候。那天夜里,就是星汉发白,天降血雷,是因为当初晋朝暴虐无度,引来天谴!”
“啊?”
“还有这么回事?那今天这天谴是谴谁的?”
“这谁知道呢?”
“可能是叛军,也可能是我们。”
在朝廷的百万大军当中。
有着玄武、白虎、天狮三营。
天降异象之后,这三营当中,立即冒出来许多自称懂得天象的人,孜孜不倦地为身边人讲述起来,再加上星辰发白光,天雷呈紫色实在罕见,天谴的说法很快就传播开来。
一百万人,就是一百万张嘴,都纷纷议论着“天谴”之说,一时间心神有些恍惚。
尤其是他们当中有人说,这天谴就是冲着他们来的,更是令人心不安。
“住嘴!”
“噤声!”
“下场雨而已,瞧瞧你们那点出息!”
“该干什么干什么!”
“出了什么乱子,要你们的脑袋!”
各个参将、千总游走着让将士们安静,同时传达着来自前方的指令,让中军后军朝着后方撤退。
在他们的中央。
隆庆皇帝等人自然是也察觉到天象的变化。
“陛下!”
“不祥之兆啊!”
一名文官在大雨泥泞当中,踉踉跄跄地闯来,跪倒在地高声道:“陛下,星汉泛白,紫红邪雷!这是有不祥之事要发生,是…”
此人乃是司天监的监正,平日里负责观察天象、星象等。
“不祥之兆?”
隆庆皇帝微微眯眸,拖着腔调打断对方的话:“胡言乱语,哪里来的不祥之兆?”
“陛下,是真的啊!”
监正不顾阻拦,郑重其事地说道:“臣只知道,近期太微垣五帝座幽暗,对、对于陛下不利,今夜又天生异象,恐怕是不适合决战!”
“胡言乱语,陛下才突破筑基大关,怎么可能会有意外发生,此乃天降祥瑞才是!”
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鸿厉声呵斥道:“来人,把他拖下去斩了!”
隆庆皇帝静静地望着官员人头落地。
异象是所有人都看得出来的。
可就算司天监官员说得对,也必须将其诛杀。
因为事已至此,早就已经没有退路,决战在即,不允许有任何人动摇军心。
隆庆皇帝的内心渐渐感到不安。
他不清楚这场异象是巧合,还是和对岸的白袍有所关联,终是按捺不住,幽幽开口问道:“单良成,这确实是不祥之兆?”
“观象之法有违天道,我等修士实在不敢涉足。”
单良成仰视着夜空,在短暂的踌躇之后坚定地说道:“陛下不必担忧!我辈修士汲取天地灵气,证道长生,本来就是逆天而行,金丹、元婴的大修们在突破境界之时,更是需要面临天劫。
“如果真的连一些天地自然的异象都要惧怕的话,那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在仙途上走下去了。”
“呵呵”
凌奎不冷不热地笑道:“小友这番话说的倒是没错,皇帝陛下无需忧虑,类似这般异象,在修仙界就像是刮风下雨一样常见。”
“陛下。”
单良成指着对岸,更加自信地说道:“万事俱备,只差渡河!陈三石踏在浮桥上之时,就是他全军覆没之刻。”
“等等!”
秦王站在木头搭建的云楼上,仔细地朝着对岸张望,很快发现不对劲:“他们的人数怎么这么少?!”
决战来临。
按照常理来说,白袍有多少兵马,都应该全部聚集在渡口,随时准备冲过来才对。
但在他们从高处看来。
对方的人数…
不够!
明明号称二十万大军,但从聚集在对岸的规模来看,至多也就七八万的样子,甚至可能只有五万左右。
“看来是疑兵。”
单良成若有所思地说道:“我怎么说,他怎么会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调来二十万大军。”
“此人最擅长装神弄鬼!”
秦王不屑地说道:“当初虎牢关,据说就是他把南徐吓唬得不知道关内究竟多少人,才导致十万大军溃败,现在又想来这一套。”
“没用的。”
单良成冷静地说道:“等到打起来之后,他们自然就会露馅。”
“开战之后,速战速决。”
隆庆皇帝心中只剩下这一个念头。
“咚咚咚!”
雷声当中夹杂着战鼓声。
闪电之下旌旗舞动。
百万大军,何其浩瀚。
排列开来之后,若是置身其中,根本就看不到外面的情况,目之所及只有自己的同袍战友,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所以他们的所有动作,都要严格按照战鼓和军旗执行,否则的话就要陷入到一片混乱当中。
而此时此刻,军中所有的指挥,都在给他们传达一个命令——后撤。
“怎么一打雷就要后撤?”
“前面发生什么了?”
“不知道啊。”
军令的传达,不可能单纯扯着嗓子喊,就算是声音够大,诸多将领的声音混杂在一起,也极其容易乱套。
而军旗、战鼓传达的命令,往往都是十分简洁明了的,比如击鼓几次是进军,吹号多久是收兵,军旗怎么挥舞是往哪个方向移动,排列什么阵型。
对于数量繁多的阵卒们来说,在战场上是不需要知道太多的,他们只需要用生命去捍卫
“啊?”
“还有这么回事?那今天这天谴是谴谁的?”
“这谁知道呢?”
“可能是叛军,也可能是我们。”
在朝廷的百万大军当中。
有着玄武、白虎、天狮三营。
天降异象之后,这三营当中,立即冒出来许多自称懂得天象的人,孜孜不倦地为身边人讲述起来,再加上星辰发白光,天雷呈紫色实在罕见,天谴的说法很快就传播开来。
一百万人,就是一百万张嘴,都纷纷议论着“天谴”之说,一时间心神有些恍惚。
尤其是他们当中有人说,这天谴就是冲着他们来的,更是令人心不安。
“住嘴!”
“噤声!”
“下场雨而已,瞧瞧你们那点出息!”
“该干什么干什么!”
“出了什么乱子,要你们的脑袋!”
各个参将、千总游走着让将士们安静,同时传达着来自前方的指令,让中军后军朝着后方撤退。
在他们的中央。
隆庆皇帝等人自然是也察觉到天象的变化。
“陛下!”
“不祥之兆啊!”
一名文官在大雨泥泞当中,踉踉跄跄地闯来,跪倒在地高声道:“陛下,星汉泛白,紫红邪雷!这是有不祥之事要发生,是…”
此人乃是司天监的监正,平日里负责观察天象、星象等。
“不祥之兆?”
隆庆皇帝微微眯眸,拖着腔调打断对方的话:“胡言乱语,哪里来的不祥之兆?”
“陛下,是真的啊!”
监正不顾阻拦,郑重其事地说道:“臣只知道,近期太微垣五帝座幽暗,对、对于陛下不利,今夜又天生异象,恐怕是不适合决战!”
“胡言乱语,陛下才突破筑基大关,怎么可能会有意外发生,此乃天降祥瑞才是!”
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鸿厉声呵斥道:“来人,把他拖下去斩了!”
隆庆皇帝静静地望着官员人头落地。
异象是所有人都看得出来的。
可就算司天监官员说得对,也必须将其诛杀。
因为事已至此,早就已经没有退路,决战在即,不允许有任何人动摇军心。
隆庆皇帝的内心渐渐感到不安。
他不清楚这场异象是巧合,还是和对岸的白袍有所关联,终是按捺不住,幽幽开口问道:“单良成,这确实是不祥之兆?”
“观象之法有违天道,我等修士实在不敢涉足。”
单良成仰视着夜空,在短暂的踌躇之后坚定地说道:“陛下不必担忧!我辈修士汲取天地灵气,证道长生,本来就是逆天而行,金丹、元婴的大修们在突破境界之时,更是需要面临天劫。
“如果真的连一些天地自然的异象都要惧怕的话,那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在仙途上走下去了。”
“呵呵”
凌奎不冷不热地笑道:“小友这番话说的倒是没错,皇帝陛下无需忧虑,类似这般异象,在修仙界就像是刮风下雨一样常见。”
“陛下。”
单良成指着对岸,更加自信地说道:“万事俱备,只差渡河!陈三石踏在浮桥上之时,就是他全军覆没之刻。”
“等等!”
秦王站在木头搭建的云楼上,仔细地朝着对岸张望,很快发现不对劲:“他们的人数怎么这么少?!”
决战来临。
按照常理来说,白袍有多少兵马,都应该全部聚集在渡口,随时准备冲过来才对。
但在他们从高处看来。
对方的人数…
不够!
明明号称二十万大军,但从聚集在对岸的规模来看,至多也就七八万的样子,甚至可能只有五万左右。
“看来是疑兵。”
单良成若有所思地说道:“我怎么说,他怎么会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调来二十万大军。”
“此人最擅长装神弄鬼!”
秦王不屑地说道:“当初虎牢关,据说就是他把南徐吓唬得不知道关内究竟多少人,才导致十万大军溃败,现在又想来这一套。”
“没用的。”
单良成冷静地说道:“等到打起来之后,他们自然就会露馅。”
“开战之后,速战速决。”
隆庆皇帝心中只剩下这一个念头。
“咚咚咚!”
雷声当中夹杂着战鼓声。
闪电之下旌旗舞动。
百万大军,何其浩瀚。
排列开来之后,若是置身其中,根本就看不到外面的情况,目之所及只有自己的同袍战友,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所以他们的所有动作,都要严格按照战鼓和军旗执行,否则的话就要陷入到一片混乱当中。
而此时此刻,军中所有的指挥,都在给他们传达一个命令——后撤。
“怎么一打雷就要后撤?”
“前面发生什么了?”
“不知道啊。”
军令的传达,不可能单纯扯着嗓子喊,就算是声音够大,诸多将领的声音混杂在一起,也极其容易乱套。
而军旗、战鼓传达的命令,往往都是十分简洁明了的,比如击鼓几次是进军,吹号多久是收兵,军旗怎么挥舞是往哪个方向移动,排列什么阵型。
对于数量繁多的阵卒们来说,在战场上是不需要知道太多的,他们只需要用生命去捍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