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陈渡河(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孛星现,灾祸起。  

在历朝历代,孛星都不是什么好预兆。  

“没错。”  

许文才连忙起身作揖,然后继续说道:“此孛星直入五帝座,是奔着大盛朝根基去的!”  

“那你能不能测算到具体的时日?”  

陈三石询问道。  

许文才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大概在三月初六到三月初九。”  

“能这么准?”  

陈三石觉得玄妙:“你的《天官书》可否与我看看?”  

天官书。  

便是神洲流转的观星象的术法。  

“大人,不可啊!”  

许文才连忙说道:“窥探天机有损天道,若是凡俗之人便罢,大人如今还修炼仙法,要是窥探天机,恐怕会影响以后的道途!”  

“罢了。”  

陈三石对此也有所了解。  

如果不是有特殊的法子,修士们还真不敢窥探天机。  

反倒是凡俗之人,如果愿意主动付出一些代价,便能窥得一二,当然,也仅仅只是一二而已。  

“啾——”  

说话间。  

青鸟飞回落在肩膀上。  

陈三石取下信笺,打开看过之后,神色微沉,下令道:“你们率领大军进驻昆阳吧,我得先去办些事情,开战之后直接去昆阳找你们。”  

语毕,他踩上飞行法器,凌空而去。  

凉州。  

相较于中原地区的战乱,整个北境数州如今都显得异常平静,只有城楼附近聚集的乞丐和面黄肌瘦的百姓还侧面证明着天下并不太平。  

城门外,排队入城的人络绎不绝。  

有周边的客商、有入城买粮的城外百姓、也有遭受战乱后前来投亲之人…  

一名背着阔剑的游侠叼着狗尾巴草,和许多投亲的难民一起坐在拥挤的板车上,经过盘查后进入到城内。  

“拿着。”  

“诶呦!谢谢大侠!”  

一名原本昏昏欲睡的乞丐看着丢到面前的银子,一下子就清醒过来,拿起银子就冲着面前的男人不断作揖道谢。  

“我问你。”  

游侠一脚踩着台阶上,挑着眉毛问道:“督师府在什么地方?”  

“督师府?”  

乞丐指着东边,说道:“最大的那个就是,你这会儿过去,还能赶得上施粥…”  

话还没说完,游侠已经消失不见。  

督师府。  

拐角处支着数个大棚,每個棚子内都有口大铁锅,熬煮着飘香的粮食,衣衫褴褛的百姓们排着队领取着粥米。  

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  

凉州情况稍好,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督师府一直都在散财,连自己府内的用度都一再缩减,可即便如此,能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  

尤其是当下的情况,即便有钱,也很难买到粮食。  

银子就是银子,未必能兑换成吃的。  

“伱也要?!”  

司琴看着面前人高马大的游侠,用木瓢敲开对方的伸到面前的破碗,责问道:“看你这么结实,八成是个武者,哪里像饿着的样子?怎么好意思跟乡亲们抢吃的?!”  

“就是习武之人才容易饿。”  

游侠不以为然地咧嘴笑着:“姑娘要是不给,在下可就只有去抢了。”  

“你这人?”  

司琴正要理论。  

却被旁边的墨画拦下,拿起木瓢给对方盛了一碗。  

“谢了。”  

游侠也不嫌烫,直接稀里糊噜就喝个干干净净,来到督师府的侧方后随手丢掉瓷碗,纵身一跃就来围墙之上,而后迅速潜入其中。  

他踩着屋檐瓦片上没有发出半点声音,很快就来到后院扶风榭,陈家家眷居住的地方。  

偌大的庭院里凉亭下,有女子刺绣,有少女读书,也有孩童嬉闹。  

悄无声息间,游侠已然把长剑握在手中。  

在他的身后,更有数名升云宗修士赶到,也是各自祭出法器。  

“等等。”  

凌奎抬起手:“不是真人。”  

听到这话。  

其中一名修士双指并拢在双目前划过,施展出洞察幻术的法术,果然就看这些都不过是分身符箓而已。  

“一阶分身符。”  

符箓等级不同,效果也不同。  

一阶对应的也就是炼气修士。  

“看来姓陈的提前把家眷转移走了,府里应该只剩下些无关紧要的丫鬟下人。”  

“那就找,城里找不到就到山里去找,别告诉我几个不懂藏匿之术的凡人你们都找不到。”  

凌奎缓缓收剑,平静地说道:“他有两位夫人,一子一女,总共四个人,四颗脑袋,一颗都不能少。”  

赤壁一战。  

凌奎后辈全部战死。  

血债自然要血偿。  

罗天山脉。  

五重山。  

在这荒山野岭之间,小径蜿蜒而行,青石阶上布满青苔,鸟鸣声声,溪水潺潺,幽深之处,一座座竹屋错落有序地排列在山林间。  

在竹屋附近,时不时就会有猛兽路过,剑齿虎、驺吾、金瞳巨蟒等等,无一不是凶猛且珍惜的异兽。  

但它们此时此刻。  

竟然和隐居在此的人类生活的非常融洽。  

陈云溪走到哪里,都会有猛兽跟到哪里。  

“这孩子…”  

凝香倚在木栏前,轻声道:“想不到她弟弟没有灵根只能习武,她倒是灵根不错,而且这特殊的体质要是放到修仙界的御兽宗门内,只怕是要被当成圣女来培养。”  

在此之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