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火烧赤壁(4/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竟然就在原地搁浅!  

湖底地面,也没有留下任何尸体或者战船的痕迹,只有随风飘荡的灰烬和大量断裂损毁的冰刃,证明着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大战。  

天明之际,苍穹之上的乌云尽数散去,一片乾坤朗朗之景。  

旧历隆庆七十七年腊月二十九,铁索连环之下,北凉军火烧赤壁,前朝四十万水师大军付之一炬,异火焚天持续一夜,直至天明,湖水干涸,大地龟裂,如同旱魃过境,罗霄江绕道而行,自此以后,世上再无东瀚湖。  

两日后。  

“所有人!”  

“弃船上岸!”  

“追击敌寇,一个不留!”  

北凉军早已回到岸上,没有停歇片刻,就开始在各个将领的指挥下分兵八路,前往各个要道堵截朝廷残余的兵马。  

一处荒野小道内。  

大盛齐王殿下身边只剩下最后十余骑残兵,灰头土脸的蹲伏在树林当中啃着干粮补充体力。  

“我四十万大军!”  

负伤的齐王哀嚎欲泣:“没了,全都没了!”  

“殿下不必沮丧!”  

三师兄聂远宽慰道:“朝着尚且有百万大军!我等只要逃回京城,仍旧有机会报仇雪恨!”  

“殿下!”  

“追兵!”  

“陈三石来了!”  

浑身是血的斥候跌跌撞撞地跑回来报信,立即在残兵当中再次引起骚动。  

“殿下快走啊殿下!”  

将士们纷纷拔刀,准备用性命垫后。  

“不、不行…”  

衣衫褴褛的齐王躺在地上,发白的嘴唇颤动着发出虚弱的声音:“本王走不动了,聂将军,你们且走吧,不用管本王了…”  

“那怎么能行?!”  

聂远二话不说就把王爷抗在背上,咬着牙朝着前方的密林狂奔。  

“聂将军。”  

齐王咳着鲜血:“把本王放下吧,这样只会拖累你的速度,说不定谁都走不掉。”  

“那怎么能行?!”  

聂远一边拼命逃走,一边咆哮着吼道:“我聂远为大盛臣子,岂能抛下王族苟且偷生!殿下无需再说,今日就算是死,聂某也会死在王爷的前面!”  

“聂将军!”  

齐王感动得老泪纵横:“我大盛朝若是都如聂将军,岂会有今日之败!”  

“站住!”  

后方传来厉喝。  

聂远跑得更快。  

齐王吃力地说道:“聂将军,本王怎么听着声音有些耳熟?”  

“殿下准是听错了!”  

聂远说着直接背着人跳下悬崖,准备走更加崎岖的小路逃生。  

而在他们的后方。  

是周荣领着老奴和一名修士在全力追赶。  

“他们跑什么?!”  

丘信满脸困惑:“我们不是自己人吗?!”  

周荣看着聂远消失的身影,哪里还不明白,此人恐怕也是藏在内部的奸细!  

从一开始,他其实就对这位白袍的师兄有所怀疑,但数次试探,聂远的表现都没有问题。  

比如铁索连环。  

哪怕聂远不提议,他也会这么做,后来在司马曜险些诈降成功的时候,此人还出言提醒,怎么看也不像是奸细。  

可如今再回头想想,恰恰是因为他的存在,进一步降低了自己心中的警惕心!  

姓聂的,一直在引导!  

现在故意甩开他们,更是印证这一想法。  

在想通最后一处后,周荣没有再继续逃走,而是站在原地怒极反笑。  

好一个算无遗策,好一个指挥敌军!  

他看似屡次把对方逼入绝境,但其实从最开始,败局就已经注定。  

甚至…  

从来都没有任何能赢的机会!  

“贼老天,你忒不公!”  

周荣以剑指天:“我周荣身怀大才,放在何方不是名垂千史的一代兵圣?为什么,为什么偏偏要生在这东胜神洲!”  

他家中蛰伏十余年,就是在等,等一个名扬天下的机会。  

结果等到江山飘摇,却等来了一袭白袍!  

空有一身大才,偏偏无处施展!  

一通怒吼之后。  

周荣无力地丢掉佩剑,自嘲地冷笑起来,直到笑得筋疲力尽,才发出一声长叹:“既生荣,何生石!”  

“少爷,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必如此颓丧?!”  

老奴宽慰道:“回到京城,未尝不能卷土重来!”  

“是啊周兄!”  

升云宗丘信催促道:“追兵马上就要过来了。”  

然而。  

不论他们怎么说。  

周荣都只是待在原地,半步不肯再动。  

“道心破碎,没救了!”  

丘信摇摇头,也不再多管闲事,踩着飞剑就要逃跑,但才离开数丈,就有一条火龙扑面而来,他施展出来的防御法术瞬息就崩溃,直接被穿胸而过,横死当场。  

一袭白袍的陈三石骑着白鹄马,在不急不缓的马蹄声中,从前方的蜿蜒小路中出现,堵死前方的退路。  

“少爷快走!”  

周家老奴义无反顾地举刀冲上去,自然也是遭到一箭轰杀。  

“陈三石。”  

周荣指着对方,冷笑道:“我输了,但你也赢不了。你在赤壁和我纠缠的时候,单良成已经在京城之外集结百万大军,再加上二阶阵法和凌家老祖,任凭你有多大的能耐也使不出来!”  

他知道。  

在这世上。  

恐怕不会有人能在用计方面比拟白袍,想要战胜此人,只有一条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