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铁索连环(1/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轰!”  

就在“叛军”鸣金收兵的同时。  

陈三石和凌家的武者仍旧在交手。  

并且。  

随着交手时间持续越久,凌家武修惊愕地发现,陈三石根本就不着急,即便对方知道自己短时间内无法解决战斗,也没有丝毫焦灼,反而是打得愈发随心所欲,甚至根本就没有使出全力。  

这是…  

在拿他们七人练功!  

拿癸水斩妖阵修炼!  

武修和法修不同。  

对于法修来说,最好是静坐凝神。  

而武修则恰恰相反,只要有足够的灵气,实战中反而能够更加的刺激经脉,加快周天运转,苏醒神龛的速度。  

“混账!”  

凌灵只觉得受到奇耻大辱,她再度取出海量的灵石,用来增强癸水斩妖阵的威力,才终于是重新占据上风。  

然而。  

此时的叛军鸣金收兵之后已经全部撤退完毕。  

陈三石也没有丝毫的恋战,一边不断防御着袭击,一边踩着叶形飞行法器后退,没有人能将其留住,很快就消失在大雾当中。  

“休走!”  

大师姐凌灵提着剑还要去追。  

但他们当中一名留着长须的中年男子抬起手,示意族人不要继续深追。  

几名年轻武者对视,竟然都是感觉到有些后怕,境界相同的情况下,他们七人列阵都无法将其击杀,甚至如果不是占据地利,能够无穷无尽地运用脚下的罗霄江水,只怕是非但无法压制对方,反而还会被逐一击破之后屠戮殆尽。  

“拖住即可!”  

中年男子说道:“凌灵,我知道你想给凌云报仇,但急不得,我们只需要拖住陈三石,等到他手底下的其余人溃败之后,我们和更多腾出手来的人结大阵,定能轻易将其诛杀。”  

“四叔,我知道。”  

凌灵收剑。  

他们七人,便是凌家三代的所有真力武者。  

此次前来东胜神洲参与争端,就是为了能给家族找个新的落脚点。  

战后。  

朝廷开始清点损失。  

“总督,敌我双方兵力方面各有损失。”  

一名参将汇报道:“此次偷袭,叛军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好!”  

齐王激动道:“陈三石的火攻被我们预料到,如今就连偷袭也拿我们没办法!接下来只需要等到这场大雾散去,就能够挥师进军,把他们一口吃掉!”  

“大雾”  

周荣拿着酒杯来到甲板上,看着白茫茫的一片,幽幽道:“只怕是夜长梦多啊。”  

水上进军。  

最忌讳迷失方向。  

尤其是叛军所在的位置,如果往后退的话,会有许多支流和湖泊,如果没办法辨别清楚敌军的动向,一头扎进去很容易就会遭到埋伏。  

按照常理来说,最好是等到大雾散去再做进军打算。  

但周荣却是下令道:“传令下去,明日进军。”  

“不等雾散了?”  

齐王说道:“周大人这是…”  

“这是要以动制静。”  

聂远接过话来:“逼着对方有什么手段,就尽管使出来。”  

“狗日的!”  

新朝水寨。  

汪直命人在他身后几乎断骨的剑伤处上药包扎,嘴里骂骂咧咧个不停:“走狗!姓聂的给三姓家奴当走狗当惯了!”  

“伤及骨骼,确实下手不轻。”  

程位啧啧道:“看来老三这是记恨我们把他们赶出北凉!”  

“汪将军,船呢?”  

齐成走过来,问道:“大帅有令,此次突袭结束之后,你们务必弄一艘中大型的敌军战船回来。”  

“别提了,老三追着我砍,哪里有功夫弄船?!”  

汪直提起刀,说道:“今晚,今晚我再带一队人过去试试。”  

“船在这!”  

说话间。  

魏玄的声音响起,他驾驶着一艘挂着大盛军旗的战船缓缓驶入水寨。  

敌军大船有御水大阵防护。  

这船是他在阵法启动之前就杀进去的,费了好大的一番功夫。  

魏玄问道:“小齐大人,你看看这船行不行?!”  

“有御水大阵就可以!”  

齐成伸手指着远处:“辛苦魏大侠把船亲自送给大帅!”  

“好!”  

魏玄立即招呼将士们划桨,朝着对方所指的一片湖水码头行驶而去。  

罗霄江乃是中原命脉之江,养育成百上千万的百姓,可以说是一切的发源地,其中支流无数,连接着小河、湖泊更是数不胜数。  

小水坑为洼,大水坑为池;小而深为潭,大而深为渊;广而浅曰淀,广而深为湖;湖连湖曰泊,泊连泊为泽;  

就在赤壁位置,后退数十里后,以上地形水势便应有尽有。  

战事结束之后,陈三石便飞到东瀚湖之内,大湖的入口,则是有提前安排好战船把守入口。  

不久后,魏玄就驾驶着缴获来的五牙战船驶入湖内。  

“把船留在这里就行。”  

许文才站在小舟上指挥道。  

“好!”  

魏玄立即领着船上的将士乘坐小船离开。  

偌大的东瀚湖内,很快就只剩下白袍和卧龙两人。  

“那周郎果然对于火攻有防范。”  

许文才回忆着今日所见,啧啧道:“这‘御水大阵”不仅仅能够抵御火焰,还相当于一道水行盾牌隔空悬浮在敌军战船之外,实在是难缠得很呐!”  

御水大阵开启后,休说是武圣,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