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剑履上殿,入朝不趋(5/6)
斥道:“朝廷若只剩尔等鼠辈,国破人亡,近在咫尺!”
鼠辈?
“竖子!”
齐王愠怒道:“尔无功无名,岂敢大放厥词?!”
尹鸣春同样是咬牙,克制地说道:“殿下和内阁,是看在诸多朝中老臣举荐的份上才给你一个参与大策的机会,但现在看来,周大人如此狂妄,只怕是难以担当此大任!”
“够了!”
监国秦王打断众人的争吵,沉声道:“依本王之见,周大人说的没错!越是畏畏缩缩,越是容易出错!更何况朝廷还有一百五十万兵马!
“一百五十万!
“投鞭断流!
“应该是陈三石怕我们,而不是我们怕他!”
“殿下,老臣也支持周大人之策。”
“不可啊殿下!”
“有何不可?!”
殿内,渐渐分化成两派。
一派主张坚守不出。
一派觉得应该主动出击,以进为退。
最后。
秦王便让所有人投票,保守派站大殿左侧,鹰派站在大殿右侧。
最后两派人数即便算上两位王爷,竟然也是一模一样。
“单某以为,理应主动出击。”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骤然有洪亮的声音响起。
一道斜长的影子在夕阳下出现在殿口,紧接着便有一名身穿青色云纹长袍,相貌堂堂气宇轩昂的男子不疾不徐地走入殿内,他腰间挂着玉佩,手中拿着竹笛,举手投足之间,颇有出尘之感,来到大殿中央后轻轻拱手,平静地自报姓名:“在下升云宗阵法师,单良成,奉宗门之命,前来协助大盛朝廷平叛,同时也是代替同门师兄弟报仇雪恨。”
“原来是单仙师。”
齐王礼敬三分道:“司礼监提前知会过,等单仙师赶到,在行军方面的一切大策,皆应该由仙师来执掌。”
殿内百官,不论品级高低,皆是拱手还礼,礼敬三分。
早在数日之前,此次前来支援的升云宗弟子名单,就已经提前送到京城。
这个单良成,乃升云宗真传弟子,炼气圆满九层,二阶阵法师。
他在进入天水洲之前,也曾经在凡俗统帅大军,在短短五年之内,就辅助明君一统天下,写下过“单子兵法”,也是一方兵圣,和兵仙韩湘亦是棋友。
兵仙韩湘。
是当今世上唯一曾经靠着计谋把白袍逼到绝境之人。
因此。
所有人都对其寄予厚望。
只是想不到…
此人竟然也支持主动出击。
“列位。”
单良成来到巨大的沙盘前,用竹笛指着山川河流,幽幽道:“正如这位周大人所言,我们既然兵马多,就要想兵马众多的优势,如果强行分而守之的话,只会被逐一击破,唯有主动出击,才能逼迫叛军集中兵马和我们大军对决。”
“好啊!”
本来就倾向于主动出击的秦王立即赞同道:“既然就连单仙师都觉得应该主动出击,那就没什么可争议的了,我们接下来,就开始讨论详细的北伐策略吧!”
其余官员,皆不敢再有异议。
“周大人。”
单良成做出请的手势,开口道:“先说说你的想法吧。”
“所谓主动出击,自然要攻其必守,让对方不得不按照我们的想法来行动。”
周荣侃侃而谈:“如今,叛军占据半壁中原,不论我们攻打哪片土地,他们都进可攻退可守,唯独…寿阳除外!
“寿阳,乃中原水路之枢纽,也是叛军‘朝廷’的咽喉,一旦能将其拿下,对方的兵力、粮草运输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再想继续南下,付出的成本就需要倍增。
“而且我朝廷水师大军随时都可以顺水路倾轧而至,令他们半步不敢离开玉陆州,否则随时都会丢掉整个大后方。
“所以,此次北伐我们兵分两路。
“一路由我亲自率领,北上直抵寿阳!
“另一路则是由高境界修士率令,从西侧陆路出发,逼迫陈三石出来迎战,否则西路军就能直接打到北凉,把他们的大后方摧毁。”
“听起来不错。”
严茂兴颔首道:“可是周大人,你难道不知道寿阳城池高且坚固?若是你久攻不下,陈三石在西路取胜,回过头来你岂不是无路可退?”
“周某,自会在陈三石得胜之前,攻下寿阳,如若不然,可以军法处置。”
周荣平静的语气当中,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自信和意气风发,以至于就连保守派也有些半信半疑,不敢轻易否定。
“周大人如此安排甚好。”
单良成没有提出任何不同意见,而是感慨道:“你们有周郎,实乃大盛朝廷之幸事!”
这两位,明明是从未谋面的生人,此刻看起来却是十分默契,彼此都能够读懂对方的心思一般。
“好!”
监国秦王一锤定音:“就按照周大人说的去做吧,要多少人、多少船,多少粮草,点谁为将,都尽管说,本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粮草船只等详细内容,臣都已经提前半年计算完毕,稍后会写成折子呈递给内阁,殿下只需要批阅即可。只是…”
周荣短暂闭眸,叹出一口悲凉之气:“朝中无大将。”
朝中无大将!
这些年,南徐等三国不断损兵折将,大盛朝廷又何尝不是如此?
从数年前的明州董安,到太子党麾下的诸多
鼠辈?
“竖子!”
齐王愠怒道:“尔无功无名,岂敢大放厥词?!”
尹鸣春同样是咬牙,克制地说道:“殿下和内阁,是看在诸多朝中老臣举荐的份上才给你一个参与大策的机会,但现在看来,周大人如此狂妄,只怕是难以担当此大任!”
“够了!”
监国秦王打断众人的争吵,沉声道:“依本王之见,周大人说的没错!越是畏畏缩缩,越是容易出错!更何况朝廷还有一百五十万兵马!
“一百五十万!
“投鞭断流!
“应该是陈三石怕我们,而不是我们怕他!”
“殿下,老臣也支持周大人之策。”
“不可啊殿下!”
“有何不可?!”
殿内,渐渐分化成两派。
一派主张坚守不出。
一派觉得应该主动出击,以进为退。
最后。
秦王便让所有人投票,保守派站大殿左侧,鹰派站在大殿右侧。
最后两派人数即便算上两位王爷,竟然也是一模一样。
“单某以为,理应主动出击。”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骤然有洪亮的声音响起。
一道斜长的影子在夕阳下出现在殿口,紧接着便有一名身穿青色云纹长袍,相貌堂堂气宇轩昂的男子不疾不徐地走入殿内,他腰间挂着玉佩,手中拿着竹笛,举手投足之间,颇有出尘之感,来到大殿中央后轻轻拱手,平静地自报姓名:“在下升云宗阵法师,单良成,奉宗门之命,前来协助大盛朝廷平叛,同时也是代替同门师兄弟报仇雪恨。”
“原来是单仙师。”
齐王礼敬三分道:“司礼监提前知会过,等单仙师赶到,在行军方面的一切大策,皆应该由仙师来执掌。”
殿内百官,不论品级高低,皆是拱手还礼,礼敬三分。
早在数日之前,此次前来支援的升云宗弟子名单,就已经提前送到京城。
这个单良成,乃升云宗真传弟子,炼气圆满九层,二阶阵法师。
他在进入天水洲之前,也曾经在凡俗统帅大军,在短短五年之内,就辅助明君一统天下,写下过“单子兵法”,也是一方兵圣,和兵仙韩湘亦是棋友。
兵仙韩湘。
是当今世上唯一曾经靠着计谋把白袍逼到绝境之人。
因此。
所有人都对其寄予厚望。
只是想不到…
此人竟然也支持主动出击。
“列位。”
单良成来到巨大的沙盘前,用竹笛指着山川河流,幽幽道:“正如这位周大人所言,我们既然兵马多,就要想兵马众多的优势,如果强行分而守之的话,只会被逐一击破,唯有主动出击,才能逼迫叛军集中兵马和我们大军对决。”
“好啊!”
本来就倾向于主动出击的秦王立即赞同道:“既然就连单仙师都觉得应该主动出击,那就没什么可争议的了,我们接下来,就开始讨论详细的北伐策略吧!”
其余官员,皆不敢再有异议。
“周大人。”
单良成做出请的手势,开口道:“先说说你的想法吧。”
“所谓主动出击,自然要攻其必守,让对方不得不按照我们的想法来行动。”
周荣侃侃而谈:“如今,叛军占据半壁中原,不论我们攻打哪片土地,他们都进可攻退可守,唯独…寿阳除外!
“寿阳,乃中原水路之枢纽,也是叛军‘朝廷’的咽喉,一旦能将其拿下,对方的兵力、粮草运输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再想继续南下,付出的成本就需要倍增。
“而且我朝廷水师大军随时都可以顺水路倾轧而至,令他们半步不敢离开玉陆州,否则随时都会丢掉整个大后方。
“所以,此次北伐我们兵分两路。
“一路由我亲自率领,北上直抵寿阳!
“另一路则是由高境界修士率令,从西侧陆路出发,逼迫陈三石出来迎战,否则西路军就能直接打到北凉,把他们的大后方摧毁。”
“听起来不错。”
严茂兴颔首道:“可是周大人,你难道不知道寿阳城池高且坚固?若是你久攻不下,陈三石在西路取胜,回过头来你岂不是无路可退?”
“周某,自会在陈三石得胜之前,攻下寿阳,如若不然,可以军法处置。”
周荣平静的语气当中,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自信和意气风发,以至于就连保守派也有些半信半疑,不敢轻易否定。
“周大人如此安排甚好。”
单良成没有提出任何不同意见,而是感慨道:“你们有周郎,实乃大盛朝廷之幸事!”
这两位,明明是从未谋面的生人,此刻看起来却是十分默契,彼此都能够读懂对方的心思一般。
“好!”
监国秦王一锤定音:“就按照周大人说的去做吧,要多少人、多少船,多少粮草,点谁为将,都尽管说,本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粮草船只等详细内容,臣都已经提前半年计算完毕,稍后会写成折子呈递给内阁,殿下只需要批阅即可。只是…”
周荣短暂闭眸,叹出一口悲凉之气:“朝中无大将。”
朝中无大将!
这些年,南徐等三国不断损兵折将,大盛朝廷又何尝不是如此?
从数年前的明州董安,到太子党麾下的诸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