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白袍之死(5/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辟谷丹吗?能不能给卑职吃一颗,也好有力气继续杀敌啊。”  

“辟谷丹,我有,但不能给你。”  

陈三石拒绝。  

城内六千弟兄都在挨饿,绝大部分都是境界低微的阵卒,他们是没办法吃辟谷丹的,只有最近才突破到玄象之上的冯庸等人才能承受单独。  

但是绝对不能区别对待的。  

他也不光是不给武将,就连自己,也一颗都没有吃。  

身为主帅,如果连最起码的同甘共苦都做不到,又怎么能指望底下的弟兄跟着自己一起卖命?!  

“城里的北凉军弟兄听着!”  

就在这时。  

城外突然响起一阵声音。  

只见平叛军的副将骑着一匹瘦弱的战马来到城门外,高声呐喊道:“我知道你们粮草已经耗尽!  

“既然败局已定!  

“你们还在坚持什么,陈三石可不会跟你们一起死!  

“他也修炼仙法,手里必定有‘辟谷丹’,吃上一颗半个月都感觉不到饿!  

“九殿下说了!  

“只要开城投降,不仅对你们既往不咎,而且还给你们发粮食!  

“但如果冥顽不灵,就算是我等不再攻城,用不了多久你们也会活活饿死在城内!  

“等你们死后,姓陈的扬长而去,谁还记得你们!”  

一通言论下来,无非是在挑拨离间。  

“你说的没错!”  

陈三石并没有回避,而是登上整座洪都府的最高处,他将所有的辟谷丹取出,拿在手里展示给洪泽营的弟兄们看:“我确实是有辟谷丹,而且有足足二十颗,足够我一年不吃不喝,也不会感到饥饿!”  

“轰——”  

话音未落,他的掌心突然升起烈焰,在众目睽睽之下,把所有的辟谷丹烧成灰烬!  

“但是!  

“我一颗也不吃!  

“弟兄们饿死,那我就和他们一起饿死!”  

陈三石看着洪泽营的将士们,承诺道:“从现在开始,我不会离开城墙一步,保证时时刻刻都在大家视野当中,倘若有人看到我吃下半颗丹药,就尽管开门投降!”  

“大帅!”  

冯庸慌忙冲过来,在洒落地面的灰烬当中翻找起来。  

平叛军副将万万没料到白袍会来这么一出,本来有些哑口无言,但在目睹此幕后连忙说道:“好啊!好啊!你们都看到了吗!姓陈宁愿把辟谷丹烧掉演戏,也不愿意多救两名手下!这种人你们还跟着他干什么?!”  

然而。  

他话还没说完,就发现情况似乎跟自己想象的不是一回事。  

只见那名参将并不是心疼辟谷丹烧毁,自己分不着,而是趴在地上,高声劝谏道:“大帅!糊涂啊大帅!守城全靠你,你怎么能跟我们一起饿着!”  

“是啊大帅!”  

“何必在意对面鸟人的胡言乱语!”  

“明日他们再攻城,我等想尽一切办法帮大帅抢辟谷丹!”  

“你们这群龟儿子,有种继续来攻城!”  

“老子们啖汝肉,寝汝皮!”  

城内洪泽营将士,竟然没有一人因为白袍有辟谷丹而与之离心离德,反而是因为自己大帅饿着勃然大怒,对着平叛军破口大骂。  

“你们?!”  

副将难以想象,白袍在北凉军心中的地位竟然如此难以撼动。  

“中原小儿!”  

冯庸撑起因为饥饿而有些虚弱地身子,朝着中原兵马大喊道:“我们家大帅把辟谷丹都烧了,倒是你们上头那几位,手里恐怕藏着不少吧?”  

“他们才是真的不管你们死活!”  

“不如早早投降!”  

“与我们一起杀到京城!”  

几乎句话下来,反倒是饥饿数日的平叛军,军营内开始骚动。  

“什么?!”  

道玄散人听闻自己的“妙计”被如此轻松破解,啧啧道:“他真烧了?莫不是傻子!”  

“馊主意!”  

李鹤指责道:“现在反倒我们手底下的人蠢蠢不安!”  

“王爷!”  

“不好了!”  

一名参将火急火燎地闯入帐内:“云州!  

“北凉在云州大捷!  

“最多再有六十日,就要打过来了!  

“王爷,撤军吧!  

“军中无粮,再不撤军,我们就要被堵死在这里了!”  

“再言退者,斩无赦!”  

曹嵘却是神色阴沉,决绝地说道:“本王还是那句话,我们没粮,他们也没粮!狭路相逢勇者胜,现在正是决胜负的时候,说不定明日洪都府内的人就要饿死,我等岂能言退?!  

“至于云州,修书给京城!  

“让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拦住北凉军!”  

京城。  

中觉殿。  

几乎是同一时间。  

云州的消息也传递到内阁。  

“糟了!”  

严茂兴焦头烂额地说道:“云州已经被打通了,只剩下最后两道关隘,就能堵死春秋府的退路!”  

“九弟怎么搞得?!”  

齐王忍不住斥责道:“二十万人!他们足足有二十万人!拿不下一个只有七千人的洪都府吗!”  

几个月前。  

他们突然得到消息,姓陈的竟然是直接翻山越岭,以“神兵天降”的方式绕到后方,一举攻占洪都府。  

但当时众官员也没有过于慌张,因为洪都府只有七千人,粮草也不足,谁能想到,就是这七千人,守了二十万大军足足三个月!  

再这样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