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官渡生反意(3/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馅的那一刻。  

情况越来越不容乐观。  

回到中军大帐。  

陈三石看到王竣在这里等候,他一边在帅位坐下,一边开口问道:“三府如何了?”  

“叛的很坚定,尤其是守将。”  

王竣微微摇头:“即便是开出比落叶谷更高的价码,也不能让他们动心。”  

“这倒是也正常。”  

楚仕雄说道:“他们也很清楚,叛而复降无论如何都不会有好下场。”  

王竣继续说道:“你们的镇南王也调出一部分兵马前去攻打,但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的作用,粮草耗尽之前,几乎不可能拿下。  

“比起指望这个。  

“最近西齐军里面,倒是有几个人有投诚的意向,这些是名单和来往的书信,你可以看看。”  

陈三石接过密信,一一浏览。  

“有一个落叶谷修士燕应礼,和马臻是差不多的情况,为族里的繁荣,愿意给我们当内应,条件我们升云宗也都可以答应。但是他的地位不高,负责配合游骑兵巡逻,基本上没办法给我们提供重要的情报。  

“另外还有几个参将,大多数都是子女有灵根,但是资质平庸,没得到入门落叶谷的资格,所以就想来升云宗。  

“也有人是在和内部党争,前途不明,想要谋个前途。  

“最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叫做‘廖方’的谋士。”  

“这人我知道。”  

楚仕雄接过话,说道:“这个‘廖方’在西齐那边也算得上是一号人物,堪称是西齐首屈一指的智囊,素有‘白袍谋士’的称号。  

“只是这些年…这称号到了大人的手里。  

“他曾经还扬言要亲手把大人你活捉来着。”  

“哦?”  

陈三石饶有兴趣地问道:“那他怎么又跟我们来往书信?”  

“因为韩湘。”  

王竣解释道:“这一战本来,是钟无心和廖方共同指挥,结果‘兵仙’韩湘来了之后,不仅仅拿走指挥权,还把他赶到后方管理粮草去了。”  

粮草。  

就是此战的关键!  

不光是大盛朝的粮草马上断绝,西齐的粮草同样紧缺!  

如今,秋收刚过去不久,倒是还能再强征一批粮食。  

但是陈三石可以肯定,绝对也是最后一批。  

如果能想办法把这批粮草毁掉,西齐崩溃的速度只会比大盛更快。  

“能找到么?”  

陈三石望着舆图发问“你上次说,他们最有可能把粮草囤积在坞城、云居府、庐府这三府之一,事实也确实如此。”  

王竣娓娓道来:“这段时间,我一直派道友在高中冒着被围杀的风险探查,再加上地面的斥候,可以确定,最近几日西齐确实在往这些地方大批调运粮草。”  

“同时?”  

童晓初半道进来,听了有一阵子后终于开口道:“这韩湘,是不准备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啊…”  

“不。”  

陈三石断定道:“九成以上的粮草,就在三城之一内,不可能分散,你们再好好看看地形。”  

“还真是。”  

童晓初摸着下巴,嘀咕道:“这三座城池和他们的粮道相距甚远,要是分开囤放的话只会造成更大的损耗,他们不可能如此浪费。”  

粮草之事,即便是修士也没办法。  

修士有储物袋不假,可储物袋的空间也并非是无限,相对于三十几万大军每日山岳般的消耗,作用微乎其微。  

“督师的意思。”楚仕雄说道:  

“是韩湘在布疑阵?故意迷惑我们?  

“要真是这样的话。  

“想弄清楚粮草在哪里。  

“恐怕…  

“就只有指望那个廖方了。  

“王竣仙师,他怎么说的?”  

“此人甚是贪婪,要求颇多。”  

王竣嗤之以鼻道:“先是要凡俗的功名爵禄,然后查出自己有中品灵根,还要一大堆修炼资源,也不看看自己多大年纪,早就来不及了。”  

“这人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童晓初也跟着说道:“贪财不说,还极为好色,尤其是强抢民女这种事情,他是最喜欢的,也就是因为能打仗,才能做到高位。”  

“给他写信吧。”  

陈三石说道:“事关重大,不是考虑人品的时候。罢了,我亲自写。”  

西齐军。  

“啪——”  

醉醺醺的廖方重重地将酒碗砸下。  

“大人,你少喝点吧。”  

一名副将劝说道。  

“我堂堂白袍,凭什么沦落到给那个韩湘看粮草?凭什么?!”  

廖方只觉得憋屈:“老子南征北战这么多年,大大小小打过多少胜仗?哪点比姓韩的差了,他说自己是‘兵仙’就是兵仙了?我、我还是兵祖呢,我是他祖宗!”  

“大人…”  

副将想拦住其,但被一把推开。  

廖方忿忿不平地继续说道:“结果呢?打到现在,不还是僵持着?要是换成我,早就生擒那个假白袍三石了!”  

“砰——”  

正骂的起劲。  

房门被人一脚踹开。  

一名修士闻着满屋子酒气,蹙眉冷喝:“韩师兄三令五申,战事结束之前所有人不得饮酒,坞城粮草重地,更应该严格遵守!”  

“不让老子指挥,老子喝点酒怎么了?!”廖方猛地站起身,“少在这里招惹老子,信不信,我‘方白袍’弹指之间,就能够让你们三十万大军灰飞烟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