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赐死白袍(4/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乱场景。  

两国交战,谍探先行,其实才是常态。  

对于异族情况会好些。  

但东庆、大盛、南徐、西齐之间,一旦开战,就会有大量的墙头草,望风而动。  

谁赢,他们帮谁。  

尤其是是世家大族和宗门。  

而在部分地区,世家大族和宗门的掌控力,是巨大的,有时候甚至能够超过朝廷。  

况且“仙师”们给出的诱惑,往往是普通朝廷所不能及的,就会让更多的人上钩。  

陈三石可以肯定,要是把这些人和西齐来往的书信堆积起来,会有一座小山那么高。  

夷陵之败前,世家大族对大盛忠心耿耿。  

夷陵之败后,各地开始观望。  

一溃千里之后,有人开始暗中联络。  

荒原之战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动摇。  

再败下去,只会彻底乱成一锅粥。  

所以,就算是撤退,也绝对不能再损兵折将了。  

当然。  

大盛朝这边,也一直都在派人去暗中笼络西齐军中的武将,只是由于西齐“一路顺风”,回应的寥寥无几,但也不是完全没有。  

叛徒。  

向来不是稀罕物。  

“督师,最近有两个人回信了。”  

童晓初说道:“无非是索要爵位、金银,还问他们的子女如果有灵根,能不能得到修行长生的机会,我会继续跟他们保持通信。”  

西齐大军。  

中军大帐。  

“仙师。”  

钟无心火急火燎地走入账内:“出事了,倪时魁藏在家里的密信,被盛朝的一名修士发现,他还没来得及破坏粮道就死了。”  

“那就…”  

韩湘交替黑白二棋,接连落下数子:“漫天开花吧。”  

云端府内。  

“督师,不好了!”  

“追溪府七绝门举兵谋反!”  

“文山府守将袭击粮道!”  

“淨潭府正在朝着我们的方向杀来!”  

仅仅半个月后。  

一桩桩一件件的叛乱消息,就接连不断地传递到云端府内。  

“楚仕雄,你领兵五千,去平叛追溪府。”  

“汪直,你领兵八千,去文山府,务必在十日之内恢复粮道的正常运转。”  

“王竣,你直接去淨潭府斩首叛将!”  

陈三石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补救。  

这些地方,都是不痛不痒,而且叛乱的力量不强,往往只需要擒贼先擒王就能够平复。  

但是。  

叛乱倒戈也是一种大势。  

不能任由继续发展下去了。  

陈三石下定决心:“魏玄,宋桂芝,你二人留下来,率领两万督标军在云端府内垫后,其余人,全军撤退,放弃嘉州西部的六府之地,退守官渡地区的耕阳府。”  

“放弃这么多?!”  

听闻此言。  

童晓初惊得汗毛倒竖:“这、这跟朝廷如何交代?”  

“还退?!”  

曲元象直接把怀中的酒坛子砸个粉碎:“姓陈的,你们皇帝把你调过来,是让你帮我们打到邙山,不是让你撤退的!  

“你要是不行,就让我来挂帅!  

“你自己撤退吧!”  

“砰——”  

汪直拍案而起:“姓曲的,你特娘想死就直说!”  

“说的好!”  

楚仕雄等人纷纷附和。  

相比于整日鼻孔朝天的仙师,即便他们来自于京城,也自然更愿意站在督师这一边:“我们督师大人来之前,你就在了,还不是一溃千里?!”  

“要不是我们洪泽营赶过来,你们早就死绝,全军覆没了!”  

“曲元象。”  

魏玄眯起眼睛:“行军打仗要听命行事,你屡次三番出言顶撞大帅,如果不是仗着修士的身份,都够砍你八次脑袋了。”  

“放屁!现在是你们的抗命!”  

曲元象辩驳道:“你们朝廷的军令上面,写得清清楚楚,尽快分出胜,结果你们要往后撤?跟你们说没用,我去找你们的皇帝!”  

语毕。  

他直接御剑离去。  

全军开始按照陈三石的命令,有序撤退。  

西齐大军。  

“仙师!”  

宫郁骑着快马来到中军大帐,翻身下马大声道:“如你所料,陈三石率领大军撤退到洛水以东了!我们接下来如何?”  

“敌退我进。”  

韩湘不疾不徐地从棋盘上拿掉许多代表大盛的黑色棋子:“传我军令,全军绕路过河,防止敌军半渡而击之,然后直入嘉州境内腹地!”  

“没问题,可是…”  

钟无心郑重地说道:“仙师,我们后方粮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盛人撤退之后必定要坚壁清野,我们继续深入的话,粮草消耗会不断增加,持久战我们不占什么便宜。”  

“压力再大,也要撑住,不需要歼灭敌军,只要能把他们逼出官渡,盛朝在西部地区就再也无力回天,邙山祖脉,我们就算是站稳了,至于粮草…”  

韩湘早有准备,拿出一本写着密密麻麻数据的册子,悠悠道:“西齐三十二州之地,每一州一府有多少百姓,多少耕地,多少粮食,我已尽数核算清楚。朝廷粮仓里粮食不够的话,就去百姓手里征收,如果还是不够,就去征世家大族。”  

“强征?”  

钟无心担忧地说道:“最近几年,我大齐的光景也不是很好…此次四十万大军出征,再加上将近百万的民夫后勤,基本上到达征粮的极限,要是再继续征收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