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棋逢对手(4/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递回来。  

“报——”  

“云端府告急!”  

“滕乐将军声称西齐增派兵马围攻,希望我们火速前去驰援!”  

“不好!”  

楚仕雄观望着舆图:“督师大人,云端府要是丢掉以后,西齐军就能够掌握洛水粮道,进窥整个嘉州,搞不好我们还要继续退下去。  

“再退的话…就要退到‘官渡’了!  

“末将觉得,我等应该立刻去支援,不如就让末将去吧!”  

“等等…”  

童晓初不再是统帅,心头压力骤减,总算是能够平静的思考问题,他分析道:“督师,西齐会不会是佯攻,目的就是把我们骗去洛水以西?”  

“没错,就是佯攻。”  

陈三石给出肯定。  

“那怎么处理?”  

童晓初说道:“我立刻传信给滕乐,令他继续死守?”  

“不。”  

陈三石霍然起身:“传令全军,即刻开拔,十二万大军一起过河,驰援云端府,不得有误。”  

“督师。”  

童晓初紧紧跟在身后,不解道:“明知道是佯攻,为什么还要过河?”  

“假亦真时,真亦假。”  

陈三石一边往外走,一边平静地说道:“如果我们不去的话,佯攻就会变成真正的猛攻,云端府里的五万兵马要是丢掉的话,后续就真的无力再与之抗衡了。  

“童晓初听令!  

“你立即率领两名炼气中期修士,五百名将士驾驶两百小船,船上准备好钩锁铁链,提前在渡河大桥的两侧等候。”  

“小船?锁链?”  

童晓初本来想追问缘由,但嘴张到一半,又觉得实在丢人,就没好意思问下去,干脆利落地转头去照做。  

另一边。  

督标军也陆续启程,准备通过洛水大桥跨过这条长江。  

他们连续吃了将近半年的败仗,士气低落到极致,以至于行军之时,都有些死气沉沉的感觉,相反,洪泽营一万五千将士秩序森严,杀气腾腾。  

“那就是洪泽营?”  

“是啊,我听说咱们大帅换人,如今是陈督师挂帅指挥!”  

“太好了。”  

“我们是不是不会再跟之前一样溃败了?”  

“废话!”  

赵康大声呵斥道:“自己好好想想,陈督师自从入伍以来,可曾打过一次败仗?!”  

“确实没有!”  

“而且我听说今日在军营,陈督师和兵仙的分身对话,说兵仙已经败了!”  

在洪泽营的带动下。  

督标军的士气才总算是渐渐恢复,在抵达岸边后,开始趁着夜色渡河。  

西齐军营。  

“仙师。”  

钟无心一把掀开帘门,神色有些激动地说道:“如你所料,十二万大军,已经开始渡河了!而且时间紧急,他们也只能走大桥,我们要不要半渡而击之,让他们过不安稳!”  

“嗒”  

闻言,韩湘拿起黑色棋子,代替对面的棋手落子。  

然后,他又放下一颗白子,走出新的一步棋,似乎是心情不错,耐心讲解道:“云端府尚且没有失守,最多只能派两三百人绕城而行,再多只会暴露踪迹,遭到前后夹击。两三百人,你觉得够半渡而击之么?  

“所以。  

“放他们过桥就是。  

“等到他们过桥之后,去命一名仙师用储物袋装载船只,率领两百人绕城静默而行,找机会烧了大桥,断他们的退路。”  

“可是…”  

钟无心胸有忧虑,但是不敢直言。  

“有什么不同见解,就尽管说。有时候庸才,往往才能够一语道破天机。”  

韩湘语气轻蔑,但并不反感部下谏言。  

他喜欢听到不同的声音。  

如此才能更加印证什么是“对”的策略。  

一个领兵之人,必须要有自己的傲气,但不能刚愎自用,否则的话就只是个匹夫。  

得到应允后,钟无心再也没有顾忌地说道:“可是十二万大军尽数过河完毕,这个时候再断他们的退路,不会逼得他们做困兽之斗么,玛瑙河之战,就在不到一年前啊。”  

“玛瑙河”  

韩湘回忆着地名,不疾不徐地说道:“我看过那场战斗的卷宗,背水一战我也用过。但,不论是背水一战还是破釜沉舟,都不是你们表面那么简单的‘困兽之斗’,是需要‘希望’来支撑的。  

“玛瑙河能成。  

“是因为宇文一族的那个蠢材倾巢而出,把大本营给丢了。  

“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而陈三石的手底下的兵马,除去洪泽营之外,也不是他的亲兵,对他的信任度不会那么高。  

“真若是断了退路,他们不会困兽之斗,只会惶惶不可终日,直到彻底崩溃。”  

“我懂了。”  

钟无心抱拳:“多谢仙师赐教!我这就去安排!”  

洛水大江!  

就在大盛十二万兵马过河之后。  

深夜子时。  

一艘大船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水面上。  

大船的旁边,是数不清的小船,小船上面摆满干燥的草木,西齐将士们将其点燃之后,任由其随波逐流,撞向水面上的木质大桥。  

“快,动作快些!”  

“洛水天险,桥梁难修,烧了桥以后,盛人就要被困死在东岸了!”  

参将孟大义压着声音催促道:“快!”  

大船之上。  

一名西齐修士凌空而起,直接飞刀桥梁的上空,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