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抉择(6/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子吧?”  

“对,错不了,就不到三年前收的。”  

“咳咳”  

一名耄耋老人拄着拐杖:“老朽年轻的时候,就是孙督师在北边打了几场大仗,换来北凉二十多年的安宁,如今,又是孙督师的弟子救了我们,真是一脉传承啊!”  

“听说孙督年岁已高,这次出征都没有随军,你们说,他的衣钵将来是不是就由陈将军来继承?”  

“那还用说吗?”  

“咦,但是孙督师不是还有个大弟子,那位吕将军么,虽然在北凉的时间不久,但我可没少听说书先生讲他的故事。”  

“那也比不上陈将军啊。”  

“陈将军打的仗,哪一次不是惊天动地?”  

“对对对。”  

“而且孙督师一看也没有要传衣钵给大弟子的意思,否则的话非要收这个关门弟子做什么?”  

“说得有理。”  

“不管怎么说,我觉得陈将军留下来当督师最好。”  

“是啊。”  

“陈将军当年还干过携民渡江的事情,将来有朝一日要是凉州再遭难,他肯定也不会弃我们于不顾。”  

“说得对,说得对!”  

“回来了,大家伙快看!”  

万众瞩目之下。  

荒野官道上。  

扬起漫天灰尘。  

他们脚下的土地开始颤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盛的旗帜,然后便是鎏金的“陈”字将旗。  

白袍白马走在队伍的最前方。  

“乡亲们!”  

“陈将军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呐!”  

“我们可得好好感谢!”  

不用他说,百姓们也早就准备好各式各样的东西,齐齐跪倒在地。  

“陈将军在上!”  

“请受我等一拜!”  

不远处。  

骑在千寻身上的陈三石看见这一幕后,不得不下马徒步:“诸位乡亲,职责所在,陈某人自己家眷也在城内,自当竭尽全力,不至于如此的。”  

“将军这是哪里的话。”  

“您这是天大的功德。”  

“如果可以的话,都应该给陈将军建座功德庙。”  

“这话可说不得。”  

陈三石连忙说道:“陈某哪里消受得起?”  

“恩人!”  

“陈将军和部下,都是我们的恩人!”  

“嘿,老张你是才搬到凉州来的,你儿子不就在洪泽营吗?”  

洪泽营许多将士都是从京城或者其他地方调来的,入驻以后,家眷也都会陆陆续续迁徙过来,一起在凉州城内住下。  

“可不是嘛,当时我还说呢,不好好待在京城,跑来这荒山野岭,结果想不到,立了这么大的功劳。”  

“这次肯定要升官发财了吧。”  

“同喜同喜。”  

“咦,老张,你儿子帮我挑过水,我认识他,怎么没见着他人?”  

“咯噔”  

老头心间一沉,本就跪倒的他,彻底瘫倒在地上。  

百姓们的气氛。  

也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阵亡七千将士,按照五口之家来算的话,就是三万余家眷。  

这三万余人的天,还是塌了。  

“诸位乡亲们,都起来吧。”  

陈三石一个一个地扶了半天,才终于带动人们主动起身。  

他看着用呆滞目光望着自己的男女老少们,最终开口道:“你们家里的儿子、丈夫,跟着我打仗没能回来,是我陈三石无能。  

“但是,他们的死,将会换来凉州乃至整个北境长达数十年的安宁!”  

“我向你们保证,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都会报给朝廷,朝廷是不会亏待你们的!  

“我陈三石,也不会忘记你们。”  

安抚过阵亡将士家眷之后。  

其余的百姓们又簇拥着上来送东西,鸡蛋、白面、青菜、条件好的甚至还有咸鸭蛋,腊肉。  

“大人,这可如何是好?”  

赵康十分苦恼地说道:“按照军纪,督师是不让咱们收百姓的东西的,说这样容易造成吃拿卡要,可他们非要给,挡都挡不住。”  

“王力。”  

陈三石唤来部下:“你带着人,收东西的时候记一下姓名,收的东西价值多少,回头就换成同等价值的米面粮食。”  

“好,我知道了。”  

王力抱拳离去。  

进城的路。  

足足花了半个多时辰才走完。  

兰姐儿不在,孙璃也不能见面。  

这次来接他的。  

只有孙不器和陈云溪。  

“爹爹。”  

陈云溪拿着一串糖葫芦:“溪溪写字换钱,给你买的。”  

“哟,你才几岁就能挣钱了。”  

陈三石把她抱上马背:“不过,你怎么想着买糖葫芦?”  

“上次爹爹不是挺爱吃的吗?”  

陈云溪认真地说道。  

“是,我挺爱吃的。”  

陈三石吃着糖葫芦,看着身边的孙不器:“怎么,有话要说?”  

“是我爹。”  

孙不器说道:“我爹说你回来以后,立即去府里见他。”  

师父…  

陈三石微微颔首。  

是该先去看看他老人家。  

“好,我知道了。”  

陈三石应了一声,就快马前往督师府。  

在后山的湖边凉亭内,见到在钓鱼的孙象宗。  

出乎意料的是。  

这次老人家身边的鱼篓里,装的满满当当都是鱼。  

他正把一条大鲶鱼从鱼钩上取下来,心情颇为不错:“嘿,老夫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