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逼宫政变(1/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人群当中。  

立即有人认出唐王的身份。  

李恭?  

陈三石没有见过此人。  

当初永乐府城破之后,李恭就是失踪不见。  

想不到,会出现在这里。  

当时负责攻城的,是孟去疾。  

据陈三石所知。  

孟去疾,是皇帝留在东境的唯一心腹。  

皇帝总不会自己抓人刺杀自己?  

再不然…  

太子?  

可问题是。  

太子闹这么一出,对自己根本没有任何好处。  

三名玄象,一名武圣。  

除去四名高境界武者后,四面八方又涌现出十几名化劲、通脉的蒙面刺客,同样是直接无差别攻击。  

“轰——”  

就在短短几次交手之后。  

锦衣卫、虎贲军、西厂,各路人马接踵而至。  

李恭还不作罢。  

他竟然硬生生在两名武圣联手的情况下,边打边退,最后一跃跳下山崖,顺着陡峭的岩壁深入山谷,很快消失不见。  

黄鸿、范天发对视一眼后,一起追了过去。  

其余人,则是包围住剩下的三名刺客。  

“保护陛下!”  

身穿绯红官袍的陈三石身上没有兵器,就这么赤手空拳地护在皇帝身前,脸色煞白,嘴角溢血。  

时至此刻。  

秦王、齐王才反应过来,从锦衣卫手里夺过一把刀后,争先恐后地冲过来,挡在皇帝的身前:“父皇莫怕,有儿臣在,刺客绝对伤不到父皇一根毫毛!”  

锦衣卫指挥使十二皇子曹芝,也提着绣春刀匆匆而来,他看了眼陈三石,表示关切,然后提着刀就去跟刺客搏杀。  

“铛铛铛!”  

兵器撞击、撕裂的甲胄的声音响起。  

三名刺客很快彻底被吞没。  

最后留两名活口。  

一场混战宣告结束。  

“陛下!”  

慌乱的群臣纷纷询问:“陛下可有受伤?”  

“臣等死罪!”  

“死罪啊!”  

“太医,传太医!”  

“轰!”  

树林中传来打斗声。  

几名太医,一人提着一具刺客的尸体来到皇帝面前:“陛下安然无恙乎?”  

从头至尾。  

隆庆皇帝都站在原地一动未动,就这么古井无波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仿佛跟他没有关系,直到事件尘埃落定,才缓缓朝着人群中走去。  

他看着地面上七皇子的尸体,龙目平静,看不出情绪。  

“快!”  

几名太监招呼道:“护送陛下回寝宫!”  

“寝宫?”  

终于,隆庆帝幽幽开口,似冥龙出声:“养心殿,朝会。”  

“朝会!”  

“还愣着做什么,百官上朝!”  

留下锦衣卫等人处理后续事务。  

百官陆陆续续来到养心殿内。  

“师弟,你不要紧吧?”  

房青云推着轮椅靠近:“伤的深不深?”  

“还行。”  

陈三石控制的还算不错,不会影响接下来自己办事,又确确实实受了伤。  

他是真的不想参与这些破事。  

可问题是…  

偏偏让他跟皇帝走在一起的时候刺客动手。  

这种情况下,他别无选择。  

要是不护驾,就等于死罪。  

怎么也要演上一演。  

“狗日的。”  

汪直趁着周边无人,压低声音说道:“你们说,是谁干的?太子不会这么蠢,如果是陷害的话,手段同样有些低劣。”  

“看着就行。”  

房青云淡淡道:“与我等无关。”  

等到所有人来到养心殿内后。  

隆庆皇帝早已在崭新的龙椅之上端坐。  

这龙椅,是半年前打造好,耗费极大物力从京城运过来的。  

在太监的示意下。  

群臣行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是在呼喊万岁的时候,大部分人还心有余悸,毕竟许多同僚前一刻还在身边说话,后一刻就倒在血泊之中,以至于声音都有些发颤。  

隆庆帝没有说话,只是抬手示意平身。  

然后,就把他们晾着。  

一晾,就是一个时辰。  

老皇帝自己,则是依靠在龙椅上闭目养神,一言不发。  

直到黄昏时分,夕阳的光辉斜斜地洒入大殿内。  

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鸿和虎贲军统帅范天发,以及孟去疾等人赶回来汇报情况。  

“如何了?!”  

严茂兴厉声质问道:“刺客抓到没有?”  

“陛下,臣死罪!”  

孟去疾跪倒在地,重重磕头:“刺、刺客跑了!”  

“跑了?!”  

全场一片哗然。  

“你在胡说什么,怎么能跑了?”  

秦王站出来,问道:“山上里里外外加起来有两万余兵马,伱们三个武圣,能让李恭一个人给跑了?”  

“陛下,臣等无能!”  

范天发愧疚道:“追到山崖之下后,那李恭不知道用了什么妖法,忽然之间就消失不见了。”  

“黄公公?”  

白发苍苍的内阁首辅严良缓缓抬头,投去目光。  

司礼监掌印太监,自幼和皇帝一起长大的太监黄鸿出声:“陛下,范将军和孟将军说的都是实话,李恭确实消失了。”  

“荒唐!”  

严茂兴愤怒地指责道:“一个敌国刺客,在万军从中刺杀诸多官员,其中甚至还包含一名皇子,然后…就这么走了?有内鬼,一定有内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