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箭术圆满,不可躲避(2/6)
庆皇帝倚靠着龙椅,不急不慢地说道:“过阵子把他调去东边战场上,再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便是。”
“东边…”
兵部尚书高渤琢磨道:“陛下,凉州在最西,距离莱州的距离是否太过遥远,从凉州调兵过去成本恐怕有些过于高了。”
“朕也没打算从凉州调兵。”
隆庆皇帝沉吟道:“就从京师周边的几个亲卫营里,给他调三千玄甲军,好好的一位将帅之才,手底下没有人用怎么能行呢?”
“陛下圣明!”
“行了,都退下吧,太子留下,房青云留下。”
偌大的殿内,很快就只剩下寥寥数人。
“太子。”
隆庆皇帝平静的语气当中透着威压:“伱说那个沙文龙,当初为什么不肯听陈三石的建议,直接全军东渡洪泽河?”
“为将者,以稳为重。”
太子思忖道:“万一全军东渡遭遇堵截,就会酿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这么说,朕倒是该赏他们?”
隆庆皇帝没有深入下去,话锋一转:“房青云,你怎么一直当哑巴,上柱国的事情你意下如何?”
“微臣也觉得有不妥之处。”
轮椅上的房青云不急不慢地说道:“他毕竟还是太过年轻,上柱国三个字带来的声望有些过于高了。”
“呵。”
隆庆皇帝难以察觉地扯动下嘴角,同样点到为止,再次更改话题:“陈三石给朕写折子了,折子里说他手底下有个叫许文才的,希望朕能给一些封赏,对于这个人,房爱卿有多少了解?”
“许先生大才,比起微臣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不是出身寒微,早就是一方儒将。”
房青云回答道:“他一直跟在陈三石身边,想必在四渡洪泽河的时候也没少出力,确实当有封赏。”
“连你都这么说,看来又是一个人才。”
隆庆皇帝沉吟道:“希望朕给许文才封个官职,可朕怎么听说,这位许先生平生最大的理想,是有朝一日能够得到‘卧龙’的封号,陈三石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朕,是担心朕小气,舍不得封不成?”
“陛下真是无所不知。”
房青云平静地说道:“许先生确实对于封号有执念。”
隆庆皇帝幽幽道:“‘卧龙’的封号,跟你的‘凤雏’是一个级别的,你没有意见?”
“臣的绰号本来也就是江湖传闻,只不过传着传着就成真的了,许先生又不比在下差,有何不可之处?”房青云说道,“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会有相应的压力在身上,不知道他能不能扛得住。”
“有压力?有压力才能激发出来潜力嘛!朕,偏偏就要给他这个‘卧龙’的封号。”
隆庆皇帝说道:“没记错的话,幽州边境还有一些小股叛军和山匪,就叫‘卧龙’领兵去剿了,也给他一个独立立功的机会。”
“如此甚好。”
房青云意味深长地说道:“陛下这样安排,想必许先生一定会感激涕零的。”
“莱州接下来的战事,你也跟着去吧。”
隆庆皇帝缓缓起身,把天书递过去:“还有这个,你也拿着。”
“陛下这是何故?”
房青云没有接:“此乃天书,微臣…”
“你小子装什么?”
隆庆皇帝眯起眼睛:“朕知道你看得懂,自己背下来以后再还给朝廷,到了东边以后,你想教给陈三石就教,朕准了。”
“微臣遵命。”
房青云这才收起天书。
隆庆皇帝拂袖而去,很快就消失在层层幔帐之中。
几名太监也紧跟着离去。
大殿内,很快就只剩下太子爷和房青云两个人。
“哒哒”
太子爷拄着拐杖站起身,颤颤巍巍地来到儒生的面前,把拐杖交给对方后,双手抓住轮椅的把手,推着他往前走:“房将军走吧,本宫送送你。”
轮椅来到大殿门槛处时,他抬不动,又唤来外面的几名小太监帮忙抬出去,然后继续慢悠悠地推着往前走。
一阵秋风拂过,前后两人都是咳嗽起来。
“房将军,可要注意身体啊。”
“殿下才应该多加小心,还是不要再推臣了,臣自己来就行。”
“不打紧不打紧,你我二人之间难得一聚,一起走走聊聊,也是应该的。”
沉默。
约莫走出万寿宫,来到皇宫外围之后,房青云从怀里取出天书,向后递去:“殿下想看?”
“呵呵,瞧瞧也行。”
太子驻足停留,翻看着天书:“看不懂啊,还是请房将军翻译之后,也给本宫抄录一份吧。”
“陛下真是大方啊。”
房青云收回天书:“这里面记载的,都是货真价实的仙界阵法,竟然就这么公之于众。”“
“那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对你们这么大方?”
太子重新推起轮椅,微微弯腰,几乎是用讲鬼故事的语气说道:“扩营的事情都能答应,还把天书也拿出来给你们分享。”
房青云撇向身后:“殿下想说什么就说,何必拐弯抹角?”
“孙督师,快不行了吧?”
太子看似没有继续刚才的话题:“扩营之后,凉州的队伍是会壮大,但是里面也会有很多的新人,而且是非常多,这意味着什么,不用说的太明白吧?房将军,你就没有想过,几年之后,你们八大营何去何从?”
房青云理所
“东边…”
兵部尚书高渤琢磨道:“陛下,凉州在最西,距离莱州的距离是否太过遥远,从凉州调兵过去成本恐怕有些过于高了。”
“朕也没打算从凉州调兵。”
隆庆皇帝沉吟道:“就从京师周边的几个亲卫营里,给他调三千玄甲军,好好的一位将帅之才,手底下没有人用怎么能行呢?”
“陛下圣明!”
“行了,都退下吧,太子留下,房青云留下。”
偌大的殿内,很快就只剩下寥寥数人。
“太子。”
隆庆皇帝平静的语气当中透着威压:“伱说那个沙文龙,当初为什么不肯听陈三石的建议,直接全军东渡洪泽河?”
“为将者,以稳为重。”
太子思忖道:“万一全军东渡遭遇堵截,就会酿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这么说,朕倒是该赏他们?”
隆庆皇帝没有深入下去,话锋一转:“房青云,你怎么一直当哑巴,上柱国的事情你意下如何?”
“微臣也觉得有不妥之处。”
轮椅上的房青云不急不慢地说道:“他毕竟还是太过年轻,上柱国三个字带来的声望有些过于高了。”
“呵。”
隆庆皇帝难以察觉地扯动下嘴角,同样点到为止,再次更改话题:“陈三石给朕写折子了,折子里说他手底下有个叫许文才的,希望朕能给一些封赏,对于这个人,房爱卿有多少了解?”
“许先生大才,比起微臣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不是出身寒微,早就是一方儒将。”
房青云回答道:“他一直跟在陈三石身边,想必在四渡洪泽河的时候也没少出力,确实当有封赏。”
“连你都这么说,看来又是一个人才。”
隆庆皇帝沉吟道:“希望朕给许文才封个官职,可朕怎么听说,这位许先生平生最大的理想,是有朝一日能够得到‘卧龙’的封号,陈三石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朕,是担心朕小气,舍不得封不成?”
“陛下真是无所不知。”
房青云平静地说道:“许先生确实对于封号有执念。”
隆庆皇帝幽幽道:“‘卧龙’的封号,跟你的‘凤雏’是一个级别的,你没有意见?”
“臣的绰号本来也就是江湖传闻,只不过传着传着就成真的了,许先生又不比在下差,有何不可之处?”房青云说道,“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会有相应的压力在身上,不知道他能不能扛得住。”
“有压力?有压力才能激发出来潜力嘛!朕,偏偏就要给他这个‘卧龙’的封号。”
隆庆皇帝说道:“没记错的话,幽州边境还有一些小股叛军和山匪,就叫‘卧龙’领兵去剿了,也给他一个独立立功的机会。”
“如此甚好。”
房青云意味深长地说道:“陛下这样安排,想必许先生一定会感激涕零的。”
“莱州接下来的战事,你也跟着去吧。”
隆庆皇帝缓缓起身,把天书递过去:“还有这个,你也拿着。”
“陛下这是何故?”
房青云没有接:“此乃天书,微臣…”
“你小子装什么?”
隆庆皇帝眯起眼睛:“朕知道你看得懂,自己背下来以后再还给朝廷,到了东边以后,你想教给陈三石就教,朕准了。”
“微臣遵命。”
房青云这才收起天书。
隆庆皇帝拂袖而去,很快就消失在层层幔帐之中。
几名太监也紧跟着离去。
大殿内,很快就只剩下太子爷和房青云两个人。
“哒哒”
太子爷拄着拐杖站起身,颤颤巍巍地来到儒生的面前,把拐杖交给对方后,双手抓住轮椅的把手,推着他往前走:“房将军走吧,本宫送送你。”
轮椅来到大殿门槛处时,他抬不动,又唤来外面的几名小太监帮忙抬出去,然后继续慢悠悠地推着往前走。
一阵秋风拂过,前后两人都是咳嗽起来。
“房将军,可要注意身体啊。”
“殿下才应该多加小心,还是不要再推臣了,臣自己来就行。”
“不打紧不打紧,你我二人之间难得一聚,一起走走聊聊,也是应该的。”
沉默。
约莫走出万寿宫,来到皇宫外围之后,房青云从怀里取出天书,向后递去:“殿下想看?”
“呵呵,瞧瞧也行。”
太子驻足停留,翻看着天书:“看不懂啊,还是请房将军翻译之后,也给本宫抄录一份吧。”
“陛下真是大方啊。”
房青云收回天书:“这里面记载的,都是货真价实的仙界阵法,竟然就这么公之于众。”“
“那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对你们这么大方?”
太子重新推起轮椅,微微弯腰,几乎是用讲鬼故事的语气说道:“扩营的事情都能答应,还把天书也拿出来给你们分享。”
房青云撇向身后:“殿下想说什么就说,何必拐弯抹角?”
“孙督师,快不行了吧?”
太子看似没有继续刚才的话题:“扩营之后,凉州的队伍是会壮大,但是里面也会有很多的新人,而且是非常多,这意味着什么,不用说的太明白吧?房将军,你就没有想过,几年之后,你们八大营何去何从?”
房青云理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