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大破蛮军(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好。”  

徐斌领命。  

点燃城墙之上提前准备好的巨大火炬。  

一道火光冲天而起。  

做完事情,徐斌疑惑道:“老许,你确定是陈大人交代的?!”  

“自然是大人交代的。”  

许文才摇着羽扇,端着腔调说道:“你们务必照做,有任何差池,军法处置。”  

“装模作样,你哪来的扇子!”  

朱仝一把将扇子夺过:“说,石头都跟伱说过什么?”  

如今,整个军中只有他一人还在叫石头,怎么纠正也没用,成了最特殊的一个。  

“大户人家出城,我从地上捡来的,还我!”  

许文才伸手去够,怎么也够不着:“老朱,你想受军法处置?!”  

“哼!”  

朱仝这才把扇子还回去:“石头咋就给你这么大权力?!”  

“许老先生。”  

孙璃清冷的声音响起:“你确定舍弟他们虚张声势有用,我还要领着五十骑出去,外面可是有足足六千蛮子,咱们得兵力守城尚可,主动出击,会不会有些风险太大?”  

今天一整天,过得都很奇怪。  

先是向庭春莫名其妙死在城外。  

接着知府、知县乃至于陈三石都消失不见,至今不见回来,给人的感觉好像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但他们全都被蒙在鼓里。  

只有许文才冒出来,打着小师弟的旗号,有条不紊地安排任务给他们执行。  

他一个接着一个点名点将,流畅的可怕,就好像在脑子里演练过无数遍,如今终于有机会用出来一样。  

“孙千金,我相信大人,也请你相信大人。”  

许文才极为镇定:“你们只管照我说的做,有大人兜底,今夜会是鄱阳开战以来,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一场胜仗。  

“全城数万百姓的身家性命,皆系于此!”  

蛮族大营。  

乌木尔读着送到手中的密信,神情严肃。  

副将问道:“大人,是出什么意外了吗?”  

“巫神教遭遇袭击,死了很多人,不过无妨,还是会有化劲高手随着大军大约两三日后赶来鄱阳。”  

乌木尔放下信笺:“鄱阳城破,指日可待。”  

“大人可知道,巫神教要做什么?”  

副将好奇道:“我听说,凡是城破的地方,巫神教都会进去收集活人的心头血,搞得神神秘秘的,心头血有什么用?”  

“不该问的,就不要问。”  

乌木尔沉声道:“我们的任务,只是拿下鄱阳。”  

说起来。  

盛人的意志力真是可怕。  

打了一个多月,守城人数反而越来越多,他们损失惨重,以至于不敢继续强攻,被迫等待大军支援。  

可笑的是。  

他们内讧了!  

乌木尔看着营帐之内的几具尸体,眼神讥讽。  

这些尸体,是不久前在城门口发现的。  

从身份判断,各个都是炼脏。  

再加上探子传来消息主将向庭春失踪,如鄱阳城内,恐怕连炼脏都没有了。  

“人人都说盛人内讧严重,朝廷之上数党相争,经常斗的你死我活,以前我还不信,如今看来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副将赞同道:“大人说的是,我看这盛朝的气数快尽,我等天族人民,早晚能够占据中原沃土!”  

两人谈话间。  

外面响起嘈杂的声音。  

“报——”  

一名士卒闯入营帐:“鄱阳城里的守军前来袭营!”  

“袭营?他们死了这么多炼脏,拿什么袭营!”  

乌木尔拿起弯刀,匆匆出营,看着西城门方向的混乱场景,很快判断出虚实:“这不是兵士,是城里的乌合之众,他们哪来的狗胆,活腻了不成!  

“传我的令,把城东的骑兵全部调过来,碾死他们!”  

指令传达之后,骑兵迅速赶来。  

乌木尔本打算亲自参战,结果这时,东边火起,喊声震天!  

“报!”  

又有一骑赶来:“大人,大事不好!恒康府的援军来了!”  

“什么?”  

乌木尔皱眉:“你看清楚了?!”  

数日前,曾经有人突围离开,朝着恒康府的方向而去。  

他那个时候就猜测,是去请援兵。  

但按照路程推测,恒康府的兵马应该还要四日左右才能赶到,也就是比蛮族大军晚一步,怎么这么快就来了?全都是骑兵?  

“看清楚了。”  

士卒紧张兮兮地说道:“尘埃漫天,喊声震人肺腑,还有漫山遍野的军旗和火把,保守估计,也有两千人以上!”  

“嗯,恒康府确实有可能派来这个数量的人马…”  

乌木尔对副将说道:“你在这里守着,千万不要自乱阵脚,等我亲自去看看怎么回事!”  

这种情况下,务必要弄清楚。  

军心一乱,容易崩溃。  

“杀——”  

“杀——”  

城东。  

孙不器等人根据许文才的命令,分批次静默出城,在城东聚拢两百新兵,用破布伪装军旗,又点亮漫山遍野的火把,最后就是敲战鼓喊杀。  

他费解道:“这老书生,拿三石压着我们,搞这些虚张声势的东西有什么意义?!”  

“既然是大人的命令,咱们照做就是。”  

王力一边说着,一边卖力的漫天撒灰,嘴里扯着嗓子:“杀杀杀——”  

“来了来了!”  

孙不器抱着长枪:“有人来了,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