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枪法精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武器条,徐斌不要,当然不能浪费。  

刚好,陈三石手里的梅花枪过于普通,用起来虽不至于拖累实力,可也没什么提升。  

武库内,各类兵器摆满兰锜。  

大部分都是制式武器,小部分是武官的精制武器,其中,又以枪的种类最少,仅有寥寥两三样而已。  

陈三石的目光,落在最后一排中央的一杆长枪上。  

此枪长约丈三,枪头细长如芦叶,刃后配红缨,枪杆比之梅花枪略粗,内里同样是白蜡木杆,不过油泡之后又外裹竹条,表面上黑漆,末端还有着一个锥形枪纂。  

“此枪名芦叶枪。”  

武库看守介绍道:“是以前有位百户留下来的,一直放在这里吃灰,陈旗官要是瞧上拿走就是。”  

“多谢。”  

陈三石取下长枪,在手里掂量着,约莫有二三十斤重,当场在武库外演练起来。  

兵卒枪法配套的本身就是长兵。  

拿着芦叶枪,他的枪法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练了大概半个时辰,就有气血亏空浮现。  

“练武真是无底洞!”  

陈三石提着枪离开。  

武库不远,就是药房。  

隔着老远,就闻到中药材的香味。  

药房很冷清,只有一个老头,两个杂役,几个罐子咕咕嘟嘟地煮着。  

“老伯,我来领补血汤。”  

陈三石递条子过去。  

老头收下条子:“练出气血了没,不练出气血,是不能喝补血汤的。”  

陈三石没接触过补药,对此一窍不通:“还有这说法?”  

“当然。”  

老头摸着胡须说道:“是药三分毒,只有练出气血的武者,才能在练功的时候把毒素通过汗水排出去,否则喝多会中毒,时间一久内脏都会腐烂,人直接废掉。”  

陈三石点头,表示已经练出气血。  

“那就好。”  

老头这才收下条子,起身去挑选药材,现场熬制。  

等待期间,两人互相认识。  

这老头姓蒋,是千户所里世袭的医官,没有品级。  

静静等候半個时辰,陈三石手中多出碗乌黑的汤药。  

他浅尝一口,险些直接干呕出来。  

这味道,又苦又涩不说,还隐隐有股臭水沟的味道,难怪有毒!  

喝完之后,倒是不像熊心一样立马气血沸腾,而是感觉到腹部有什么异物,令人稍稍感到有些不适。  

这应该是药力,需要练功才能消化。  

蒋医官说道:“下次你什么时候要喝补血汤,可以提前告诉我,省得来了还得等。”  

“好。”  

陈三石的待遇,是三天一碗补血汤,他好奇道:“蒋医官,如果我的份额喝光,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弄到药?”  

“买。”  

蒋医官用蒲扇控制着火候:“不过不是在我这买,你要去外面武馆开的药铺买,一副补血汤的药材十两银子,大概可以熬出两碗。”  

“多少?!”  

陈三石傻眼。  

一颗熊心,也就二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够太平丰收年间,普通老百姓活一年了,结果只能换两碗药?  

“能提升修为的东西,都不是普通药材,动辄要十年八年以上,还很稀有,能不贵?但这也只是其一。”  

蒋医官很有耐心地讲解道:“最主要的,还是垄断。”  

“垄断?”  

陈三石问道:“你是指武馆?”  

“没错。”  

蒋医官出着长气,慢悠悠地说道:“专门用于提升修行的药材,对于生长环境要求非常苛刻,适合做药园子的土地就那么多,一大半都倒卖给武馆了,能不贵吗?”  

“为啥要卖?”  

陈三石有些不解,这可是绝对的战略性资源。  

蒋医官好笑地说道:“还能为啥,当官的缺钱花了呗。  

“我听我爹说,他年轻的时候,咱们千户所的药园子,零零散散加起来有两百多块,后来换一次县令,就卖掉一部分土地,几十年下来,可不就没有了么?  

“小伙子你才来不知道,换作早些年,不光欠饷还欠药,好多人都跑了,宁愿跑去府里州里隐姓埋名给大宗门当家奴,也不在卫所里待着。  

“要不是严阁老改革,收回来一部分土地,这才有你们的药喝。  

“不过大部分,仍旧握在武馆手里,连百户大人们都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  

“夸张。”  

陈三石用两个字总结。  

都腐败到这个程度,他看朝廷也没几年活头了。  

难怪向庭春想做点事情,还要用敲诈勒索的方式,还不一定能奏效。  

他告辞,回到演武场上。  

芦叶枪舞动。  

桩功枪法呼吸法,再加上气血调动,身体开始高负荷运转。  

这时候,才体现出药物的效果。  

每当气血练到接近干涸的时候,药物就会开始转化,刺激着身体的每一个脏器,加速磨炼气血,循环往复,直至催生出第二缕气血,就算是进入练血精通境界。  

几套枪法打下来,陈三石出了一身的臭汗,不过熟练度进度暴涨,照这样下去,不用太久,他就能够枪法精通。  

而且那碗药的药力还在,并没有消耗干净,起码还够练两天。  

“我境界还低,三天一碗药,目前刚好够用,倒是也不用花钱去买。”  

“中间多买些兽肉,也能把修炼速度拉到极致!”  

“吃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