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道登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南方一市,远离繁华都市的郊区民居。  

小院,右有瓜果时蔬,左栽四季之花,藤绿果红,花香怡人,年月皆春。  

李观云安坐于葡藤下,着青衫,佩三尺剑,摆两本古书,封面靛蓝。  

一经名道德,一经曰观音心。  

执观音心,朗声念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言罢若有所思。  

又执道德,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语毕若有所悟。  

从容舍却二经,面容淡泊,盘膝而坐,五心朝天,冥思物外。  

暖阳如沐,微风寂寂,葡叶光影流连,映其面,容颜清秀,身材颀长。  

其人二十有五,幼无双亲,自小按部就班,入幼学、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入世。  

二三年光阴去,烦惑心渐长,超脱心更生。  

卸身心之担,远离红尘,深居简出,参佛悟道。  

午时日烈,神思归附,手抚胸膛,自语:“我小时候就有出世之心,只是没办法替自己决定,也不知道该怎样去做,现在已经长大,孑然一人,无牵无挂,理该放下所有,追寻心中所思所想。”  

李观云看着两本经书,传统文化的熏陶,让他明白,自己要找的东西,就在这两本经里。  

遥想辞去前途大好的工作,搬离城市,四五友人瞠目结舌,无法理解他的决定。  

在这农家园舍待了一年有余,日夜思悟,所获虽然不少,可仍是一头雾水。  

究竟闭门造车,难成大器。  

他已有打算,三天后离开这里,云游四海,寻道观,或寺庙。  

以他人之心明己心,他人之道证己道。  

心念通达,于是握住三尺长剑。  

剑锋出鞘,原是一把木剑。  

他也无所谓是铁是木,兴之所至,藤下舞剑。  

其剑无常式,随性而出。  

飘飘然如云,皎皎然如月。  

若雾里看花,若水中捞影。  

清灵澈净,点尘不染。  

除却看经,在这把剑上,他也下了不少功夫。  

说来有趣,有现在观感,全靠机缘巧合。  

最开始,他少年所想,十分简单。  

一要帅,二是潇洒,三得有仙气。  

通过请教一些剑术大家,再照着网上的视频模仿,年月渐深,早已忘记最初目的,却真让他捣鼓出门道来。  

不知何时,木剑划过之处,凭空显出条条白痕,如同悬浮在空中的蚕丝,透出一种未知的神秘。  

李观云顿时收剑,身周却是白痕遍布,形似蚕茧,将他包围,一时不敢乱动。  

心中惊疑不定,“破碎虚空?”  

这四个字,不过是小说家的杜撰,人类不可能够做到,不会拥有那种力量。  

他自个儿心如明镜,没有半点修仙的想法。  

若是参佛悟道,以修一身神通法力为目标,通俗来说:妄想症患者。  

可是,眼前这些,如何解释?  

李观云犹疑之刻,蚕茧往内收缩,他心如擂鼓,隐约有生死间的大恐怖降身。  

不及多思,木剑一挥,木屑飘扬。  

茧丝缩至体表,将他层层包裹,放出一缕蒙蒙白光,似天地初开第一缕光芒。  

“四哥,这里是哪儿?”  

谷畸亭环顾四周,山谷高绝,不见出入,唯见高天。  

谷内九人,如入瓮中,处处透着奇诡。  

“诸位兄弟姐妹,三十六人,只九人入内,因我等将得到的东西,前后绝无,又合九之极数,不可再增之理。”  

无根生披头散发,胡子拉碴,一双眸子灿亮如星,扫过众人,皆面色各异。  

张怀义越众而出。“冯曜,你召集我们三十六人,现在又只有八人和你入谷中深处,你到底想做什么?”  

“我已说过,诸位谨守心神,念心中所愿,‘根源’出现了。”  

话音刚落,一束白光自谷中绽放,刹那间,风云变色,日月失光,天地之间,唯有一线,如鸿蒙初开第一缕光。  

众人即惊又愕,但觉那光,明亮更胜曜日,令不能直视,柔和更似暗月,使举目可观。  

这一束光,恢弘也狭隘,浩大且渺小,强盛也微弱,难以用言语形容。  

依稀之间,光中一扇亘古长存的门户渐开,流淌出根源之水。  

转眼之后,又什么都不曾存在,连光芒都是幻觉。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众人受之照彻,先后坐地,心中妙法流转,无师自通。  

生来即有却忘,今日得光忆起。  

片刻…  

端木瑛率先起身,凝望双手,一红一蓝,难以置信。“这是!双全手。”  

双全手——红塑肉身,蓝造意志。  

端木瑛出身医道世家,见人间疾苦,有悬壶之心,愿天下无人不可救之,便得双全之法。  

阮丰躺在地上,伸了个懒腰。“六库仙贼,舒坦呀。”  

六库仙贼——夺天地生机,近乎长生。  

阮丰胸无大志,望多活几许年月,便得六库仙贼。  

又有张怀义、郑子布、谷畸亭、马本在、周圣、风天养等人得悟,皆福至心灵,呼出心中法之名,  

张怀义问:“无根生,你得到什么?”  

“不可说,各位身上已有禁制,切忌不可吐露今日之事,另外,有人走漏了风声,快逃吧。”  

三十六贼结义,碾压一切法门的八奇技出世,异人界掀起偌多风雨,后世称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