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抹杀(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四大仙尸各领一方作为龙头镇压着大势。  

随着时光流逝,上一代修者由于无法引动天劫而不能飞升,这将意味着他们在百年光阴的磨练中,逐渐地都在衰老,相继退出了人间修真大局的舞台。  

下一代的修真核心势力对于周天这个数百年前拯救了全世界,并且让世间平稳发展的先辈的认同逐渐缺失。  

甚至有不少修真者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利益,将这些年人间不出仙的原因归于周天身上。  

他们声称是周天关闭了天门,导致了人间修行者无法渡劫飞升。  

这些年各方势力的磨擦愈演愈烈,不少小的门派和势力都在背后力量的怂恿下开始了争夺资源的举动。  

人间和平和稳固的秩序在一点点崩坏,即便是四大仙尸所统辖的势力中,也生出了许多要违背和谐发展秩序的声音。  

“修真世界到底是个弱肉强食的底层逻辑,只有在乱世中,他们才有上进的机会。”  

“和平,意味着长时间的止步不前。”  

伪公子竟是赞同了这样的论调,还多次默许了其底下嚣剑阁修者对外势力抢夺资源的行为。  

其余三大仙尸对此十分不满,人间和平安稳发展秩序的规则可是周天定下的。  

伪公子竟然敢违背周天的意愿!  

“你知道你这样的行为,会害死多少无辜的生灵吗?”  

“无论他们有意还是无意,修真世界的战争波及到的永远只会是平民!”  

阳君言辞教训伪公子。  

伪公子却不以为然,以一副慵懒姿态回应,“是战是和,是生是死,本就是他们该有的宿命。”  

“我让他们回归自我的宿命之路,有错吗?”  

“你的意思是,错的是先生!”丹娘秀眉蹙起,忍不住质问伪公子。  

伪公子一笑置之,并不回答。  

这样的场面在四大仙尸三年一聚的宴席上屡屡出现,伪公子的自我和不屑态度让其余三人越发难以忍受。  

在嚣剑阁的带领下,人间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一场前所未有的修真世界大混战一触即发。  

直到这一天,四大仙尸接到了感应,立即放下了手里的所有事,前往人间秘境。  

在秘境当中,他们看到了周天。  

阳君率先对周天说明了人间的一切变故,矛头直指伪公子。  

丹娘则是对伪公子对周天的态度表示非常不满。  

至于小小虽然没有控诉,但也是站在阳君他们这边的。  

周天听完,意外地看向伪公子,想不到成长得最快的人,居然是这个洒脱不羁,不理世事的浪荡公子。  

“先生,好久不见。”面对三人的控诉,伪公子不慌不忙,也不作反驳,只是对周天行礼。  

周天来到人间的上空,低空和中空领域已经建立起数千座城池,它们都是数百年来人间修真者们前仆后继打下的根基。  

灵气复苏时代,到此,彻底结束了!  

当今的人间,已经进入了中武仙侠时代!  

周天回到人间,第一时间召集了留在人间暗中守护世道秩序的四大仙尸。  

再次相见,已经过去了数百年,周天一直能感知到四大仙尸的状况,这些年自己在他们种下最初的意识种子变得越发脆弱。  

他们几乎有了自己独立完整的人格,丹娘温婉贤淑,却在正事当前不失英武;小小心思细腻,看透人间百态,泰山蹦于前而面不改色;阳君正直勇敢,有大将之风;伪公子放浪不羁,恃才傲物。  

他们在尘世的磨砺中成为了真正的自己,尽管周天能够将他们的心性全部抹除,令他们重新变回自己的工具傀儡。  

但是周天并没有这样做的理由,当初让他们进入人间历练,就是想让他们活成真实的模样。  

在不知不觉中,他们扶持着人间秩序安稳前行了数百年,他们体内也早就生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天道枷锁。  

如今人间局势早已大变,分为了十三块修真板块势力,四大仙尸各领一方作为龙头镇压着大势。  

随着时光流逝,上一代修者由于无法引动天劫而不能飞升,这将意味着他们在百年光阴的磨练中,逐渐地都在衰老,相继退出了人间修真大局的舞台。  

下一代的修真核心势力对于周天这个数百年前拯救了全世界,并且让世间平稳发展的先辈的认同逐渐缺失。  

甚至有不少修真者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利益,将这些年人间不出仙的原因归于周天身上。  

他们声称是周天关闭了天门,导致了人间修行者无法渡劫飞升。  

这些年各方势力的磨擦愈演愈烈,不少小的门派和势力都在背后力量的怂恿下开始了争夺资源的举动。  

人间和平和稳固的秩序在一点点崩坏,即便是四大仙尸所统辖的势力中,也生出了许多要违背和谐发展秩序的声音。  

“修真世界到底是个弱肉强食的底层逻辑,只有在乱世中,他们才有上进的机会。”  

“和平,意味着长时间的止步不前。”  

伪公子竟是赞同了这样的论调,还多次默许了其底下嚣剑阁修者对外势力抢夺资源的行为。  

其余三大仙尸对此十分不满,人间和平安稳发展秩序的规则可是周天定下的。  

伪公子竟然敢违背周天的意愿!  

“你知道你这样的行为,会害死多少无辜的生灵吗?”  

“无论他们有意还是无意,修真世界的战争波及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