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定道号流程纯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哦,想不到我不过酣睡十载的功夫,我那素来不善言谈的叶师弟竟然也寻得了两个佳徒!”  

“上前来,让你师叔我好好瞅瞅。”  

一听他们是叶鸿的徒弟,崔道人立马眼睛一亮,笑眯眯的冲秋虹二人说道。  

言语之间多有亲切。  

想不到竟是自家师父的好友。  

秋虹自然带着田茹上前了一步。  

“好好好,都是良才美玉。”  

他笑着放声说道。  

惹得远处那两人转过头来悄悄的查看。  

有些不敢相信这会是以往那个不苟言笑的崔师叔,要知在他熟睡的这十年里,他们每年接取外务任务都是在这光壁之上,不敢打扰,可见其威严之盛。  

“你们是来领取法印的吧。”  

稍一叙旧,他说回了正事。  

“正是。”  

秋虹回道。  

“法印之事好说,不过你等二人还得先定下个道号来,我才好将法印发下。”  

“如今我等青冥的字辈排到你们应当是鸿字,不过剩下的一字,还得由旋龟甲来定。”  

“走吧!”  

说罢,崔道人就起身站立,也不给秋虹问询的机会,直接前方引路,往后面走去。  

秋虹也不多嘴,跟在他的后边。  

穿过走廊,一行人进了个仿若是青铜铸就的房间里。  

四个青铜圆形立柱在房屋中央,上面托着个巨大龟壳。  

单是前面的孔洞就足以横着塞上个秋虹,站在它的下面仰起头都见不着它的顶。  

哪见过这般巨物的田茹已经悄悄上了手,小心的用指尖点着。  

崔道人见了,这才开口说道。  

“这件灵宝叫做万字旋龟甲,是根据上古仓颉造字篆刻龟甲上的传说所炼制。”  

“主要的用途就是测出每个修道人最合适的一个字来,与字辈相连起来,组成你们的道号。”  

这灵宝…听来鸡肋。  

秋虹也只能说不愧为青冥,若是别宗绝对不舍的耗费灵材与光阴炼制上这么一件颇为无用的灵宝,只为了方便给门下弟子取道号。  

“好了,你们也无需运转灵气,将手放在它的身上便好。”  

继而,他站在一旁,又开口说出使用之法,便不再言语,等着他们选出字来。  

“我先来,我先来。”  

田茹欢快的说着,也不待秋虹答应,小手就印上了下面的龟甲上。  

顿时,就仿若是手伸入了平静的水面之中,溅起圈圈的波纹一般。  

一圈圈金色的光芒以田茹的手掌为圆心,沿着龟甲的纹路扩散开来。  

然后飞速的汇聚到某一处,在龟甲上空投影出一个象形的符号。  

这是什么字?  

秋虹往后退了一段,却也认不得是个何字。  

“妙。”  

“妙者,微之极也,不错。”  

崔道人解释着,然后用眼神示意秋虹。  

“鸿妙,鸿妙。”  

“师兄我也有道号了哦!”  

田茹退到秋虹跟前,朝他说着。  

摸了摸她的头,秋虹上前触碰龟甲。  

然后同样的金光扩散,投影出符号。  

被高大的龟甲挡住视线,他却是看不见,将耳朵竖起,他等待着崔道人的话语。  

“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  

“洪钧,鸿钧也!”  

崔道人一捋长须,满意的说道。  

“钧?”  

秋虹思索了一下,觉得也不错,还好不是哪些奇葩的字,出门报出去也说的出口。  

“鸿钧,鸿钧!”  

“一种随处可见的植物。”  

但他连在一起一琢磨,顿时就感觉到了不对劲。  

这岂不是冲撞了某位大神的名号。  

秋虹不动声色的看了崔道人,想想有没有可能改换个字。  

但看他满意的神色,觉得希望不大。  

此界修行之道源于上古,太上演道方衍化诸般,却是没有鸿钧传道一说。  

想了想,秋虹也觉得问题应该不是太大。  

待将道号定下,秋虹二人又随着崔道人出门,到了后院的位置。  

却是不知,此时的小西山顶,剑庐水池前。  

一位头发斑白的老者身披苍青繁星袍,头挽道髻,用碧玉簪扎着。  

手池青竹钓竿,盘坐水边。  

虽做垂钓的姿态,但目光正遥遥望向山下的方向。  

山峰高耸,又有云遮雾掩,可这位垂钓老者,竟好似能透过这些,真切的瞧见山下的光景一般。  

良久,见外务殿中金光凝成字符,老者这才收回遥望的目光,像是点头,又似低首,看向了身下的清幽水池。  

池里开了一十八朵无根青莲,每朵俱如灵机铸就,表面环绕道道青光。  

水下更是游鱼无数,忽的某一刻,水面下光华汇聚,从无到有生出一大一小两条青鱼。  

水光一点,睁开灵动的双眸,两条鱼几个摆尾汇到鱼群之中。  

“善。”  

老者微笑着吐出一字,继而闭上双眼。  

“崔师叔,难道我们是这十年来唯二的真传吗。”  

秋虹跟着崔道人走在殿外回廊,随口一问道。  

崔道人平静的回他:“不错。”  

“我青冥不像别派,不广开山门,也不设内外杂役之分,所入真传皆为门中弟子游历所收。”  

也不待秋虹再发问,崔道人就解释给他听。  

“那这样若是门下真传不争气,岂不是…”  

这般收人有好有劣,秋虹所问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