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偃傀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吞月大妖王铁青着脸,他脚下吞月图银芒刺目,四射出可怕的光华来,扭曲了虚空,一个呼吸,就可挪移数百里之远。  

他实在是难以置信,蓝玉环居然会为了区区一个五色丹胎的修士,就拉上整个五仙教和云滇古国为她今天的鲁莽而付出代价。  

虽然大晋这些年来,五色丹胎者算得上凤毛麟角,但要以整个教派来围护这人,还是不至于的。  

吞月大妖王心中杀意暴增,两次被这小子溜走,第一次还被斩了道分身,一想到这奇耻大辱,他就暴跳如雷。  

再度飞出五百里,吞月大妖王便看见了那条浩浩荡荡,将云滇横斩而开的枫江。  

过了枫江,就是天魔教的领地了。  

忽然,天地间毫无征兆地阴冷了下来。  

吞月大妖王停下赶路的脚步,他那张苍白俊朗的脸颊上忽的浮现冷意来。  

“何必偷偷摸摸,阁下出来一叙吧。”吞月大妖王双手抱胸,慵懒道。  

话音一落。  

在枫江另一边,一叶渡船上,却忽的出现一披着紫金大袍,身穿麒麟花缕衣,脚踏万兽浮云靴的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满头华发如瀑般肆意搭在肩上,他阴柔的面容上有一抹精致的绯红,此时微微一笑,轻声道:“在下天魔教教主,花君侯,邀大王登船一叙…”  

陈识走出洞府已经有七天了。  

他身上带着一块五仙令牌,是他五仙教客卿仙师的证明。  

没办法,他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此刻要是不挂个客卿仙师的牌子表明心意,怕是蓝玉环会毫不犹豫地宰了自己。  

他从一处山间小村落打听到,此处名叫偃师谷,是历任教主传道之地,只不过现任教主却从未来过此地…  

不过说起偃师,陈识倒是有过了解。  

典故“偃师献技”,讲的就是周穆王路上遇见一个叫偃师的工匠,自愿为周穆王献上所做木偶。  

那木偶仿若真人,能歌善舞,动作千变万化,随心所欲,颇得穆王赞赏,后来鲁班和墨翟知道了这个人的技巧后,心有感悟,皆变得自谦了起来…  

偃师谷位于一处清幽僻静之所,山川重叠交合,绿水蜿蜒盘旋。  

这神秘的山谷,便坐落在其中。  

陈识看着眼前一座炊烟袅袅的茅屋,神念一动。  

屋内唯有一耄耋老者,身穿白衣,头戴木冠,正弯腰做饭。  

陈识刚想飞身离去,可那屋内却传来老者的咳嗽声。  

“咳咳咳!这位公子,进来坐坐…咳咳咳…呛死老朽了…”  

陈识脸色微变。  

在他感知里,对方身上根本没有任何气机!  

应该是个凡人才对啊…  

“哦,在下便不多叨扰了,告辞!”陈识心头一沉,二话不说,驾起遁光,便飞射而出。  

可陈识还没飞射出去五十丈,只见从一旁青葱的绿林里,却忽的射出一道黑影,然后自陈识头顶砸落!  

黑影一闪而逝,瞬间撑开身形,化作一只十丈高的白毛直立妖猿,此刻正张开磨盘大的巨掌,拍向陈识!  

劲风呼啸,他头顶压力倍增。  

陈识神情凝重,他手上五色光暴涨,随后毫不退缩的一拳打去!  

拳掌相接,五色光璀璨爆裂,那白毛猿猴的身形却骤然一顿,紧接着,一股让它难以承受的巨力蓦然传来,随着一阵古怪的“哗啦啦”声音响起,这白毛猿猴居然一个翻身,栽入下方的湖水之中。  

水面被砸出一个巨坑,白花花的巨浪腾起数丈之高。  

陈识脸色难看,他扫向那茅屋,“阁下何意?”  

“哈哈哈,公子息怒,这份见面礼,老朽几百年前就已准备好了。”  

身穿白衣的老者缓步走出茅屋,他看着神色阴沉的陈识,眼中精光一闪。  

“妙啊,妙啊,果真是五彩丹胎!”  

这时候,水面忽的翻起朵朵娟白浪花,那白毛猿猴的身体,居然轻松地浮在水面之上!  

陈识见状,心头一惊。  

那猿猴,似乎,是木头做的…  

因为刚才拳掌相接之后,陈识就感应到了那猿猴静如死物,呆若傀儡。  

“老前辈此话何意?”陈识落到地面上。  

以目前情况看来,对方要么是货真价实的凡人,要么,是第三境修士。  

若是前一种可能,陈识不用急着跑路,而要是后一种可能,陈识也不用急着跑路…  

白发老人抬了抬眼帘,道:“我不是说了,几百年前,我就在这里等你了。”  

“几百年前?!”陈识眉头一皱。  

这老头儿是人是鬼?  

白发老人面容慈祥,他指了指远处水面上漂浮的白猿,笑道:“这位公子,老朽于数百年前,奉五仙教主之命,与这白猿在此偃师谷,静候公子驾临。”  

陈识脸色骤然大变。  

几百年前,五仙教主就知道自己要来这里?还让人等他?  

“敢问老前辈,可是蓝玉环,蓝教主之命?”  

可一说起蓝玉环,那白发老人却嗤笑一声,“她?呵呵,她还不配进这偃师谷…”  

“自古历任教主之中,唯有五彩丹胎者,以及拥有蛊仙之体的人,方可入谷传道…而上一任教主在通晓某些事情后,便让老朽在此等候有缘人。”  

陈识将这些话反复咀嚼几遍,随后试探道:“也就是说,那位教主未卜先知,知道在下要进这偃师谷?”  

老人微微颔首,又略一摇头,似是而非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