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恶蛟作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几个锦衣卫合力抬着棺材,皆面色凝重,紧皱着眉,像是要大祸临头一般。  

武大碗收了钱财,脸色微变,朝里瞅了一眼后,把陈识拉到一边,语重心长道:  

“陈掌柜,武某既然收了钱财,就一定尽人事。”  

随后武大碗微微沉吟,片刻后,面带惧色道:“那具尸体的发现,是上个周的事了…镇妖城外有条大河,名唤‘通冥河’,其下游有一村,尸体便在村外河边发现。”  

“那是个约莫八九岁的孩童,应该是溺毙的,不过其死状极为恐怖,浑身呈现诡异的五彩之色…尸体没被发现时,每到夜晚,村民总会听见凄厉的哭声和孩童的嬉笑之声从河边传来…”  

“这具怪尸最先送到的地方是城北棺材街,不过,那里接手尸体的鉴尸人,死了两个。”  

“死状极惨,就像是溺水而亡,浑身也呈现诡异的五彩之色。”  

武大碗说完后,还带着叹惋之色地多看了陈识几眼。  

“掌柜的,对不住了,掌使交代我们,守在你门前,今晚就要这尸体的鉴定结果。”武大碗抱了一拳。  

陈识神色阴沉。  

“为什么把尸体给我?”  

武大碗露出无奈之色,“掌柜的也别埋怨,城北那里,死的也是鉴尸长。”  

“这件事,是锦衣司的指挥使大人定夺的,即便是四位掌使也没有办法。”  

陈识眸光微动,颔首道:“陈某知道了,官爷在外等着就是。”  

武大碗闻言,以为陈识是心如死灰了,旋即安慰道:“掌柜的放心鉴尸吧,若真是出了意外,在下一定会为掌柜的收尸。”  

陈识诧异地一挑眉头。  

呸呸呸,说得这么晦气干嘛?!  

我堂堂炼精十层修士,会怕这个?  

“哦,官爷误会在下了。”  

“我的意思是说,晚上就能把鉴尸结果拿出来。”  

武大碗和一众锦衣卫皆愣在了当场。  

他神情动容,“掌柜的,莫要大言不惭呐,虽然武某不希望这里出事,但掌柜的要知道,城北死的那两个,都是鉴尸人里的好手…”  

陈识只是笑笑,随后一语不发地走入棺材铺。  

反手关上门,陈识眼中金芒一闪。  

神念之力顿时笼罩而出,盘旋在屋外,监视着外面的几个锦衣卫,同时也将屋内的动静隔绝开。  

而这只是神念之力诸多用处之一。  

做好这些后,陈识再将曹十唤了出来。  

“你来开棺。”  

曹十站在童子棺旁,忍俊不禁道:“公子,你怂了?”  

陈识眉头一挑。  

我会怂?哪个炼精十层的修士会如此小心翼翼?  

“呵呵,我怂?这只是磨练磨练你而已,我可是有三间棺材铺,到时候嘛,你懂的…”  

曹十听闻此言,白皙的脸上露出一抹我懂的神情来。  

随后他双袖一甩,顿时外堂便刮起一股阴风,将棺材上的符箓尽数吹起。  

随后阴风再起,将棺盖掀了起来。  

陈识目光如炬地盯着童子棺。  

棺盖子一开,却忽的从里面腾起一股五色云彩出来!  

陈识脸色一变,心念一动,大手隔空一抓。  

随着一股股幽蓝的光芒凭空在五彩云旁边凝聚,片刻后,竟然将其困缚起来。  

“这…应该是某种剧毒。”曹十猜测道。  

陈识神情凝重,将这五色云彩拘入一旁的一个瓷瓶之中。  

先安放好这东西,一会儿再研究。  

随后他抬眼看向棺内。  

那是一具姿势扭曲,面色铁青,面容扭曲可怖,浑身五彩斑斓的男童尸体。  

陈识眉头一皱。  

男童身上没有明显的伤口,表情惊恐扭曲,皮肤满是褶皱。  

“公子,这尸体背面…”曹十眼睛一亮,他忽的瞥见尸体的脖颈后面,有一块血红的纹路。  

于是他伸手准备去翻动尸体。  

可就在曹十的手刚一接触到尸体时,陈识脸色骤然大变。  

“小心!”  

话音刚落,曹十的手指却突然被染上五彩之色!  

曹十脸色大变。  

“不要轻举妄动。”陈识沉着脸,其手上太阴之气流转间,便抓住了曹十变得五彩的手。  

太阴之气似一头饥肠辘辘的饿狼,竟然一口就将曹十手上的五彩色吞噬而下!  

陈识见状,心头微微松了一口气。  

“多谢公子!”曹十心有余悸地道。  

陈识目光如炬,他隔空一指尸体。  

蓝光涌动间,那尸体便“砰”的一声,凭空翻了个身。  

露出他的后背来。  

“这是…?”陈识看着尸体后颈处那巴掌大小的血红纹路,脸色一变。  

“这应该是妖族的‘寄魂图腾’!”曹十一眼认了出来。  

“你知道这东西?”  

曹十颔首道:“小的以前盗墓时,便听一些老前辈说起过。”  

“有些法力通天的老妖怪会衍化属于自己的妖怪图腾,然后将自身的一缕妖魂寄存其内,并将其种在人族身上,吸食他们的魂魄和精血…”  

“原来如此,那这蛟龙一样的图腾,想必就是那妖怪所留咯?”陈识问道。  

“嗯,极大可能是这样…不过,小的倒是很好奇,这样的妖怪,为什么要挑孩童下手呢…”  

陈识觉得言之有理,不过想搞清楚原因,他自然要鉴尸,通过鉴尸图录才能知道。  

于是陈识拿过纸笔,便准备开始鉴尸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