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两人偶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主公,在高密城外,有一座山神庙,听说在婚姻方面,很是灵验…”  

“因此,小人暗中影响蔡府中的侍女,向昭姬小姐提议,前去祭拜…”  

“此时,她已经在仆从和侍卫的护送下,离开蔡府,出城而去!”  

第二天上午,曹安民就急冲冲的赶来汇报。  

“这么快!”  

刘备惊叹一声,有些难以置信。  

没想到昨天才做出决定,今天就被他办妥了。  

不得不说,曹安民在这方面,还真有些天赋!  

“嘿嘿嘿…”  

曹安民谄笑一声,拱手说道:“想必也是因为昭姬小姐婚期临近,心中不安,一听到提议,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出城拜神…”  

“也许在她内心深处,对于蔡公安排的这门婚事,也在暗中抗拒呢…”  

“如此以来,主公算是又救了她一次!”  

说着,他就露出满脸崇拜的神情…  

“你可真会说话!”  

刘备腹诽一声,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然后便长身而起,整理一下衣衫,道:“既然如此,本官就亲自前去,与她诉说——”  

摇摇晃晃的马车中,蔡琰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掀开窗帘,看向道路旁边的葱郁树林。  

就在不久前,在父亲的精心挑选下,终于选定了一门条件最好的亲事!  

对方无论是家世资财,还是人品才学,都是上上之选!  

能够与这样的家族联姻,也多亏了刘使君看顾,不但支持父亲当上了北海国相,还让他主持雕版印刷之事。  

如此以来,蔡家声势大涨,才得以高攀如此世家…  

现如今,双方已经基本商定,准备等到良辰吉日,便向世人宣布,举办纳彩之礼。  

不过,随着婚期临近,蔡琰心中,却相当复杂——  

既有些欣喜和期盼,之前因为种种缘由,使得自己的婚事耽搁了那么长时间,一直没有再嫁出去,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就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父亲那边也压力大增!  

如今,终于可以再次成家,让她心中欣喜之余,也对未来的生活,颇有些期盼。  

然而,独自思虑之后,又有些惶恐与不安,对方家族世代仕宦,门第高深,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族法与规矩?自己嫁到那里生活,应该如何与后宅亲眷交往?会不会被她们排挤打压?  

所以,每当夜深人静,蔡琰辗转反侧,暗自寻思,自己早年跟随父亲,四处流浪,不知道还能不能适应硕大家族生活在一起的形式?  

同时,在她内心深处,还有一丝丝的遗憾,这些年来,自己帮助父亲,整理史册,编纂典籍,一直把著名的女性史学家班昭,作为人生目标。  

不过,嫁人之后,恐怕就要把所有的心思,放在自己的家庭和儿女身上,再也无法像之前那样,跟随父亲读书游历,畅览典籍…  

至于说…像班昭那样完善史书,名留史册,怕是只能午夜梦回,暗自空想…  

“唉…”  

蔡琰长叹一声,心中很是复杂!  

所以,昨天有侍女向自己提议,前往城外的山神庙祭拜,她就瞬间同意下来,希望能借助鬼神,安抚自己的内心…  

可惜,祭拜之后,心中的烦恼与焦躁,却没有丝毫的减弱!  

果然还是孔夫子说得好呀,敬鬼神而远之!  

什么灵验的山神?全都是骗人的!  

蔡琰无精打采,握着粉拳,托着下巴,看向窗户外面的树林,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中,一双美目眨个不停,似乎有些困倦…  

就在这时,前方突然传来一阵阵的马蹄声!  

很快,座下的马车逐渐减速,停了下来,前方的侍卫也传来一声声的喝问与应答。  

随后,侍卫首领便回身过来,赶到马车旁边,在上面轻轻的敲了敲,回禀道:“小姐,前方刘使君的正在率军通行,让我们暂且等候一下。”  

原来是他…  

蔡琰暗叹一声,点了点头,道:“既然是刘使君,我们就遵令行事吧。”  

说着,就伸出手臂,轻轻的推开车门,露出一个缝隙,向外观察,似乎想要看看前方大军的模样…  

对于这位刘使君,她的内心深处,自然是极为感激的!  

想当初,正是因为他的提议与坚持,才让父亲离开长安,从董卓的魔掌下逃离出来。  

之后没多久,长安城中,就爆发了一轮又一轮的乱战与杀戮…  

若是一直留在那里,自己一家也肯定会难逃死劫!  

不过,有一个问题,饶是蔡琰聪明灵慧,也一直想不明白——  

当时长安城中,贤才良士众多,为何一定要把父亲救出来呢?  

作为亲生女儿,她也似乎不觉得父亲能在群雄乱战之中,起到什么作用!  

难不成是为了自己?  

蔡琰暗叹一声,伸手摸了摸发烫的脸颊。  

可是,来到北海后,他就根本没有提及此事,甚至还和东海糜家结为姻亲…  

难道自己连一个商家之女都比不上?  

蔡琰摇了摇头,心中有些恼怒和埋怨…  

没过多久,伴随着一阵脚步声,外面突然传来刘备的声音:“没想到居然是昭姬小姐的车驾…”  

“本官准备带兵离开,返回不其,耽搁了小姐的行程,还请不要怪罪。”  

居然亲自过来了!  

蔡琰暗呼一声,拍了拍胸口,连忙说道:“没关系,反正我们已经办完了事情,正在回城,距离高密不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