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扬眉吐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兄弟们击溃了河东贼兵…”  

“已经把天子停驻的营寨围困起来…”  

李傕、郭汜和张济各自带领亲卫,聚集在一起,登上一座小山坡,向下望去——  

自己的麾下部队节节胜利,把护送天子的白波贼兵和匈奴骑兵打得抱头鼠窜,四散逃亡!  

“这一次,差点让他们逃出去,以后绝不能这样了!”  

李傕瞥了一眼旁边的张济,咬牙切齿道。  

这次朝廷东归,最初的由头便是张济暗怀私心,借口调解,从中撺掇,才有后面那么多事端…  

张济对此,只能讪笑一声,无言以对。  

虽然他也确实想要控制朝廷,像之前的董卓那样,借助天子的名义,作威作福。  

可惜,人家根本就看不上自己!  

之前满口答应的条件,也不过是一个托词而已!  

辛苦奔波了那么长时间,费尽心机,最终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张济咽不下这口恶气,转头与西凉军联合到一起!  

“确实如此!”  

一旁的郭汜也点点头,感叹一声,道:“朝廷现在虽然式微,但却还有几分号召力,绝不能让他们轻易返回关东!”  

“现如今,我们西凉军内讧不断,声势大衰,要想像之前那样,继续控制朝堂,就必须团结起来!”张济遭到两人的针对,也连忙向他们提醒——  

这次事故的最初缘由,终究还是郭汜和李傕之间的大战!  

他们经过一年多的乱战,打得精疲力竭,钱粮耗尽,使得关中百姓十不存一,就连朝廷重臣都难以保证安全…  

在这情况下,才有张济率兵西行!  

天子和朝廷才得以借助外部力量,说服两人同意。  

“团结!?”  

李傕和郭汜嗤笑一声,互相对视一眼,心中很是不屑。  

现如今,西凉军中,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军阀!  

每个军阀都各怀心思,把联合与背叛视作家常便饭!  

在这情况下,还如何能团结起来?  

不过,之前大战的教训,还让他们历历在目…  

若是继续内讧下去,恐怕不用关东诸侯来攻,他们自己就能把自己消灭干净!  

所以,此时的郭汜和李傕,也都衷心的希望双方的关系能够恢复到原来模样。  

于是,两人连连点头,郑重其事道:“我们西凉军现在,已经所剩不多,确实应该团结起来!”  

“两位将军说得有理!”  

张济也插话进来,加重语气,道:“唯有团结起来,才能像以前那样控制朝堂!”  

如今,他们兵势衰弱,确实不能继续敌对下去了!  

于是,三人互相对视一眼,重重的点点头,异口同声,道:“团结——”  

就在这时,突然从北面的河堤方向,传来一阵阵的马蹄声。  

李傕、郭汜和张济都是征战多年的骑兵将领,在第一时间,就从马蹄声中,听了出来——  

从北面来了一支新的骑兵部队!  

他们数量不少,队列整齐,显然是一支战力强大的精锐骑兵!  

而且,那支骑兵来意不善,正在加快马速,很快就能冲击到战场中央…  

“这是哪来的骑兵队伍?”  

三人心中满是疑惑,互相打量一番,似乎想从对方的神情上,分析出是否是他们事先布置的埋伏…  

当然了,最大的嫌疑就是张济!  

因为之前他就一直驻扎在这里,在附近布置埋伏也是很合理的。  

张济看到他们两人满脸狐疑的望了过来,连连摇头,道:“绝不是本将的部下!”  

“而且,现在派兵出来,也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现如今,西凉兵已经彻底击溃了护送兵马,就算张济派出伏兵,也根本不可能改变战局。  

所以,他应该不会做出如此愚蠢的举动!  

郭汜和李傕点了点头,相信了张济的说辞。  

然而,既然不是张济的部下,那支敌意满满的骑兵队伍,究竟是谁呢?  

也许是听到了三人的心声,那支骑兵并没有让他们等待太久…  

很快,他们就冲进战场,横冲直撞,肆意冲杀!  

凡是穿着西凉军装的骑士,都是他们的攻击对象!  

一时间,战场上仿佛就像沸腾的热水,变得更加喧嚣起来。  

等到这时,郭汜、李傕和张济也都可以确认,那支骑兵绝对不是其他两人事先布置的伏兵!  

因为他们一看到西凉兵,就狠下杀手,根本不管对方究竟是谁的部下?  

既然如此,这支敌意满满的骑兵队伍,究竟是谁呢?  

很快,郭汜就看到了他们的战旗,上面绣着一个大大的“吕”字!  

“吕姓将军?护送队伍中,似乎没有这号人呀?”  

李傕和张济也满脸疑惑,这个姓吕的究竟是谁?麾下骑兵为何会如此强悍?  

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近,李傕也终于看清,在那个“吕”字上面,还有一排小字,赫然写着“奋武将军”四个字!  

“奋武将军吕?”  

“吕布吕奉先!”  

李傕惊叫一声,难以置信,连声叫道:“他怎么来这了?”  

“吕布来了?!”  

郭汜和张济也大叫一声,满脸惊骇。  

尤其是郭汜,当初董卓死后,西凉兵群起反叛,他还曾经和吕布单对单的对战一场,被他重重击伤!  

要不是麾下亲卫拼死相救,恐怕早就已经死在了吕布手中!  

所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