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大获全胜(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同时,也有石弹正中袁军战阵!  

排在最前方的大型盾牌都挡不住,更别说被人举在头顶的小型圆盾…  

只见一颗携带者巨大动能的石弹,旋转着,呼啸着,飞射而来,在密密麻麻的战阵之中,击中在圆盾上面。  

双方接触的一瞬间,那个圆盾就四分五裂,分裂成各种形状的碎片和木刺,向四周飞射而出,造成了更多的伤亡。  

与此同时,圆盾下方的士卒惨叫一声,手臂骨骼折成几段,半个身子都塌陷下去…  

不过,那颗石弹的动能还远远没有耗尽,继续向前滚动、跳跃,砸死砸伤了更多的士卒!  

最终,等到它停顿下来,已经在战阵之中,造成了十多个士卒的伤亡…  

在它前进的路线上,鲜血淋淋,惨叫连连,如同一条布满死亡的血胡同!  

周围的士卒虽然久经战阵,但却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惨烈的情形。  

一时间,全都围在四周,满脸呆滞,心中悲戚,默然不语…  

由于袁军战阵排列密集,如同一道向前移动的人墙,只要估算好距离,就不可能射空!  

所以,五枚石弹尽皆命中,有的击中在阵线前方的地面上,但却仍然滚动向前,击破盾墙;也有的正中战阵中央,造成了更大的伤亡…  

田豫站在高处,远远的看到那些石弹所产生的战果,忍不住的大叫一声——  

“好!好——”  

“兄弟们,加快速度!一定要在接战之前,把所有的石弹全都打出去!”  

在他的鼓动下,麾下郡兵更加兴奋,大声喊着号子,用尽全身力气,拉动绳索,把配重拉向高处…  

“好!很好——”  

站在指挥台上的刘备也看到战果,忍不住的大叫一声,抚掌而叹。  

看这效果,几乎跟后世的火炮差不多了!  

等到日后拿下徐州,或许可以把黑火药弄出来,再用青铜铸造火炮,当做自己的秘密武器。  

在中国古代,拥有着极其先进的青铜铸造技术,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最顶级的!  

根据后世的考古证明,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达到了青铜铸炮的技术水平。  

至于说黑火药,那就更简单了,不过是木炭、硫磺和硝石的配比问题,只要耗费一些钱粮,让工匠一点一点的试验,就可以了。  

而且,还可以把颗粒火药制作出来,当做自己的秘密武器!  

刘备捏着下巴,暗自畅想,等到大汉军队掌握了热兵器,草原上的胡人部落就该进化成为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豪爽民族了…  

“恭喜使君——”  

这时,站在一旁的徐荣拱手道贺:“那些投石武器造成的伤亡虽小,但却可以极大的打击袁军士气!”  

“如此以来,我军此战,就可以赢得更加轻松了!”  

“使君果然见识非凡,如同天授!”郭嘉也跟着赞叹,心中极为钦佩——  

那些投石机都是在刘备的指导和坚持下,才被工匠制作出来!  

不过,刚开始的时候,还极为简陋,经过一次次的试验和改善,才进化成如此模样!  

而且,在试验的过程中,消耗极大,甚至还造成了一些伤亡。  

然而,刘备却没有丝毫的迟疑和退缩,一直在全力支持,仿佛从一开始,就已经知道,投石部队的究极状态,究竟是什么模样…  

这不是天授,还是什么?  

所以,在工匠师傅的多番改进下,他们的投石部队甫一出场,就已经达到了完美状态!  

也只有这样,才能造成如此震撼的效果!  

“哈哈哈…”刘备大笑一声,摆了摆手,道:“只要能减少将士们的伤亡,本官就心满意足了…”  

“啊…”  

“那是什么东西?”  

站在下邳城墙上的徐州士民心中震撼,传出一阵阵惊叫。  

他们站得更高,自然就能看得更远,统观全局——  

袁军此时,原本肃杀整齐的阵线已经停顿下来,产生的几个缺口和漏洞,却迟迟没有弥合。  

以普通百姓的眼光来看,袁军士卒的前进势头被打断,再也没有刚开始那样的士气了…  

如此以来,刘使君获胜的几率就更大了!  

所以,大家惊叫连连,对刘备赞叹不止,心中更加佩服他们之前两次的避战行为…  

“好犀利的武器!”  

“元龙看来,徐州境内的城墙,可能挡得住这样攻伐?”  

陶谦虽然见多识广,也忍不住的惊叹一声。  

他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犀利的攻城武器呢!  

“自然不行!”  

陈登苦笑一声,摇了摇头,道:“别说是徐州境内的,就算是全天下的城池,只要是夯土建造,全都挡不住如此巨石的撞击!”  

之前,他还因为策应刘备占据徐州,而有些自矜…  

如今,看到了青州军队的攻城手段,他也收起了心中的傲气。  

“确实啊…”  

陶谦感叹一声,摇了摇头,暗叹自己已经完全落后于时代,就算在徐州坚守下去,也根本挡不住他人的攻伐。  

所以,彻底放下了心中的芥蒂,完全息下了争强好胜之心!  

“那是什么玩意?”  

“怎么能击破咱们的盾牌?”  

袁术看到手下战阵受损,也忍不住的惊叫一声,无法接受。  

刘备那厮,还讲不讲武德?  

居然用巨石攻击士卒!  

这也太残忍了吧…  

“杨卿,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