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准备决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哥,我们要跟袁军决战了吗?”  

张飞刚刚进入军营,就大声嚷嚷,露出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样。  

“那倒没有…”  

刘备拉住他的胳膊,摇了摇头,把前几天的形势讲述出来。  

“哈哈哈…原来如此!”  

张飞大笑一声,恍然大悟道:“大哥知道俺老张好战,一定是在等我归来!”  

“多谢大哥美意,等到两军决战,一定要让俺打头阵!”  

说着,他就拍了拍自己胸脯,脸上满是激动。  

“你这厮…”  

刘备没想到被他如此误会,只能苦笑一声,带着他返回帅帐。  

“益德,你这次独立领兵,南下袭取睢陵,表现得确实不错!”  

“看样子,之前对你的多番历练,很有成效啊…”  

刘备听完张飞的讲述,忍不住的赞叹一声,连连夸奖。  

“哈哈哈…”  

张飞大笑一声,得意洋洋,连忙问道:“大哥,我们既然已经截断了袁军的粮草输送,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跟他们决战?”  

“你也知道袁军的后勤中断…”  

刘备倚在背靠上,捏着下巴,道:“大概还需十天左右,他们就将耗尽粮草,溃散逃亡!”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消耗兄弟们的性命,跟他们决战一场呢?”  

“等到他们自行溃败,不是更好吗?”  

这些天来,他的内心深处,虽然很是纠结,但却还在坚持避战等待,因为他不想把麾下士卒的生命和鲜血,消耗在没有意义的决战之中。  

至于说…下邳城内士民百姓的民心,自然就顾不上了,反正也没什么大用。  

不过,张飞听到他的想法,顿时就急了,连忙蹿过来,一脸急切道:“可是…大哥,要是让他们在下邳城外继续邀战,恐怕会有损大哥的威名啊!”  

“而且,就算咱们日后占据下邳,也肯定会遭到城内百姓的鄙夷…”  

“无所谓!”刘备摆了摆手,反问一声:“难道为了那一点虚名,就要白白消耗咱们手下兄弟们的鲜血和生命吗?”  

此时,他还是更加看重生命的价值,尤其是自己的麾下士卒。  

张飞愣了一下,长身而起,站在一旁,郑重其事的说道:“大哥,如果让兄弟们自己选择,他们宁可与袁军血战一场,也不愿意被人骂做缩头乌龟!”  

“这个…”  

刘备迟疑不定,沉默不语。  

前些时日,确实是他太过倏忽,没有考虑到手下军队的心态问题。  

片刻之后,他就转头看向一旁的徐荣和太史慈,问道:“这几天来,咱们大营中的将士们都是什么想法?”  

“启禀使君——”  

太史慈立刻站出来,拱手回答:“兄弟们心中憋闷,义愤填膺,迫不及待的想要跟袁军决战一场,哪怕是有所牺牲,也在所不惜!”  

这几天来,他也确实感受到麾下士卒的心态变化!  

只可惜,刘备决心一定,他也不方便出言劝谏…  

如今,有张飞起头,总算可以说出来了!  

“使君——”  

徐荣也向前一步,拱手说道:“军队中的士卒大多都是血性汉子,勇武好斗,宁折不弯!若是太过压制,消极避战,一定会损耗士气,不利于军队的未来成长!”  

“须知…真正强大的军队,都是屡经血战,经过一次次的胜利,才能培养出来的!”  

“唯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足够的自信、勇气、以及必胜的信念!”  

说着,他就直起腰杆,露出一副慷慨激昂、睥睨四方的模样。  

“确实如此!”  

在他的提醒下,刘备激灵一下,终于明白过来,连忙站起来,对着他拱手行礼,道:“多谢军师点醒,之前确实是我太过疏忽了…”  

“大哥,军师说得有理!”  

张飞连连点头,满脸钦佩,道:“若是依靠龟缩战术,就算赢得了最后胜利,兄弟们也不会感到丝毫荣耀!”  

“明白了…”刘备点头同意,仔细想想,也可以理解——  

若是实力不足,不得不猥琐发育,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过,等到实力足够了,人们就更加希望能够获得畅快淋漓的胜利!  

而不是依靠猥琐战术,静候敌军败亡…  

比如说,在动物世界中,人们更加喜欢高大威猛的狮子和老虎,而不是依靠战术的鬣狗…  

毕竟,对于一支军队来说,不仅要顾忌生死,更是要重视荣誉和信念!  

在众人的劝说下,刘备终于明白过来,决定在下邳城下,与袁军决战一场!  

于是,他就转身看向徐荣,问道:“军师,我们现在与袁军决战,能不能取得胜利?”  

“请使君放心,加上益德将军的八千精锐,我军此战十拿九稳,必胜无疑!”  

徐荣慷慨激昂,郑重其事的向他保证。  

“那好!立刻给袁术下战书,邀请他们决一死战!”  

刘备挥了挥手,心中再无迟疑。  

“哈哈哈…刘备那个缩头乌龟,终于忍耐不住了!”  

帅帐之中,袁术大笑一声,看着手里的战书,心中很是得意。  

这封战书简单明了,邀请他们明日决战,再也不像之前那样辞藻华丽,让人看不明白…  

此时,对于刘备来说,已经胜券在握,只剩下选用什么样的作战方法!  

然而,对于袁军来说,却是一个关系到数万大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抉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