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府衙赴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云雨之后,刘备穿上衣服,系着腰带,向外走动。  

这时,身后传来一阵抽泣声…  

刘备整理着腰带,回头看了看,发现卞氏倚坐在墙壁上,抓着撕破的衣服,在自己脸上和胸口,拼命的擦拭…  

不就是一个女人吗?就跟换一套衣服差不多,有什么好纠结的?  

刘备摇了摇头,转身提起自己的长刀,走了出去。  

“呜呜呜…”  

等到帐门放下,营帐之中,只剩下卞氏一人,她就再也忍耐不住,捂着自己脸颊,低声哭泣…  

过了好大一会儿,卞氏抽着鼻子,抬头起来,泪眼朦胧,呆呆的看着不远处的发簪,久久不动…  

“恭喜使君得偿所愿…”  

郭嘉从路旁跳出来,拱手行礼,脸上满是揶揄。  

“你呀…”  

刘备摇了摇头,无可奈何,在他肩上重重的拍了一下。  

郭嘉龇牙咧嘴,揉了揉肩膀,道:“使君,陈公台和吕奉先邀请咱们前去赴宴…”  

“哦…他们想要干什么?”  

刘备想起了正事,脸色一整,连忙问道:“去哪赴宴?如何保证安全?”  

现如今,他们虽然已经和兖州军结为盟友,还协同作战,攻破了甄城…  

不过,在他内心深处,从来没有完全信任他们,也根本不敢深入兖州军营。  

“自然是划分地盘,协调战后事宜…”  

郭嘉撇了撇嘴,轻声笑道:“不过,他们那边,还是颇有诚意的,特意邀请使君,前往甄城府衙赴宴…”  

“府衙?!”  

刘备惊叫一声,难以置信道:“那不是还在咱们手中吗?子义还在里面搜刮吧?”  

“当然!”  

郭嘉点了点头,道:“不过,既然他们想在里面设宴,咱们也也该提前还给人家了…”  

“他们倒是打得好算盘!”  

刘备感叹一声,不得不承认,陈宫这个做法,确实很有水平。  

在作战之前,他们双方就早有协定,攻灭曹操后,兖州境内就要全部交给本地士族。  

现如今,刘备的主攻方向,自然是南方!  

而且,为了争夺徐州,将来肯定还要跟袁术打上一场!  

所以,在短时间内,刘备根本没有余力攻略兖州,把它暂时放在实力弱小的陈宫吕布手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先让他们帮忙守着,等到自己占据徐州,扎实了根基,再把它抢回来…  

不过,经过昨天一战,兖州本地士卒遭到曹军突击,一败涂地,损失惨重!  

要不是吕布和高顺表现出色,他们就丢了大脸!  

如今,青州军已经占据甄城大部,正在府衙中搜刮。  

陈宫心中忐忑,害怕他们暗生觊觎,想要毁约失信,霸占甄城。  

所以,就提出设宴会谈,以作试探…  

刘备思索片刻,就明白过来,转头看向郭嘉,问道:“奉孝,我们该如何办?”  

“这就要看使君的想法了…”  

郭嘉拱着手,郑重其事的说道:“使君若想攻略兖州,现在就能发动突袭,击溃兖州大军,并不困难!”  

“使君若想与其睦邻友好,最好还是略作后退,把府衙交给他们…”  

“咱们现在的目标,还是南面的徐州!”刘备点了点头,语气坚定,道:“既然如此,就派人通知子义,让他撤出府衙,在附近候命。”  

等到自己前去赴宴,他还可以作为自己的保镖…  

“喏!”  

郭嘉拱手行礼,忍不住的心中赞叹——  

无论遇上什么样的诱惑,都没有忘记原本的目标。  

也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成就大业!  

傍晚时分,刘备让徐荣镇守大营,自己带着张飞和郭嘉,进入甄城,赶往府衙赴宴。  

如今,城内的大火已经熄灭,但却还有不少余烬,时不时的冒出一股黑烟。  

周围的百姓躲避着青州士卒,在废墟之中翻翻捡捡,想要搜寻一些值钱事物。  

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天灾和兵祸轮番上演,许多士民的房屋和家私被烧成灰烬,日后怕是很难存活下来…  

放眼望去,甄城城内,大多都是残垣断壁,虽然还有不少百姓,但却冷冷清清,既没有声响,也没有炊烟。  

只在茫茫暮色之中,时不时传来一声哭喊…  

“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刘备暗叹一声,虽然心生怜悯,但也无计可施,只能在四周侍卫的保护下,朝着府衙方向,疾行而去。  

“拜见使君——”  

赶到府衙门口,太史慈已经在那等候多时。  

“子义,辛苦你了!”  

刘备拍了拍他的肩膀,四下看了看,周围还有近千人的士卒,排成整齐的阵列。  

“使君…”  

太史慈抱着拳头,凑近过来,低声说道:“他们带来的士卒不多,正在后门附近列阵…”  

“属下也已经派人进去,帮忙布置宴会,并提前做好了测试,请使君放心。”  

“好!好…有子义在此,本官自然不会担心!”  

刘备拍着他的肩膀,赞叹连连。  

很快,陈宫和吕布就联袂而来,亲自赶到前门迎接,做足了主人的架势。  

“刘使君——”  

“玄德兄——”  

刘备暗笑一声,并不打算跟他们计较,就抱着拳头,迎了上去。  

“奉先兄…”  

“公台先生…”  

郭嘉站在一旁,抖开折扇,啧了啧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