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典韦陨落(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终于登上了城墙!”  

刘备遥遥的看向前方,抚掌赞叹,大松一口气,回头看向徐荣:  

“军师,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  

“请使君放心!”  

徐荣抱拳行礼,转身离去。  

很快,就率领骑兵大队,赶到东门门外,只要张飞和高顺从里面打开城门,就会立刻发动冲锋!  

“将军,快走——”  

几个亲卫拉着夏侯惇的胳膊,不停的向后撤退。  

如今,城门两侧的城墙已经全部失守,对方士卒越来越多,自己这边的将士们则开始四下逃亡…  

东门这边…已经守不住了!  

“哈哈哈…夏侯小儿,不要逃!再跟爷爷大战三百回合!”  

张飞大笑着,不停的向前突进。  

在城墙内侧,有两个斜梯,连通到地下,分别处在城门的左右两侧。  

张飞和高顺分成两路,沿着两个斜梯,向下推进。  

夏侯惇抵挡不住,只能步步后退,一直退到城门洞口。  

就在这时,典韦领兵赶至,冲到近前,看到夏侯惇的狼狈模样,也忍不住的倒抽一口冷气。  

“夏侯将军,你先回去包扎,这里由我顶着!”  

夏侯惇此时,披头散发,满脸鲜血,左眼位置,只剩下一个血淋淋的孔洞,从中传来持续不断的剧痛,把他刺激得直欲发狂!  

再加上连续不停的失血,让他头晕目眩,脑袋发昏,只想躺在那里,沉沉睡去…  

要不是他的意志坚定,怕是早就已经死在了张飞手中。  

“典君,你来的正好,这里就托付给你了…”  

夏侯惇也知道自己难以坚持,就匆匆交代一句,在几个侍卫的搀扶下,离开此地。  

此时,左右两侧的斜梯已经全部失守,从上面冲来源源不断的士卒,想要冲进门洞,打开城门…  

“杀——”  

典韦瓮声大喝一声,抽出两根大戟,奋力挥舞,挡在门洞洞口,无人能敌!  

现如今,反攻斜梯已经来不及了,唯一能做的,也就只能死守门洞,拖延时间…  

“典韦…是你!”  

张飞也立刻就把他认了出来,大喝一声,猛冲过去。  

想当初,他曾在突袭作战中,装死躲藏,差一点就把刘备射杀当场。  

这让张飞既是自责,又是遗憾,可惜当时自己追杀了出去…  

否则的话,一定不会让他活着逃离出去!  

如今,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  

“典韦,今天你死定了!”  

张飞大喝一声,冲到近前,双手持刀,向他砍去。  

“喝——”  

典韦也不跟他废话,两戟交叉,挡在身前。  

只听“砰”的一声巨响,两人的武器就撞到一起。  

张飞两手发麻,忍不住的心中暗叹:“这匹夫好大的力气…”  

“好——”  

典韦也大喝一声,终于遇到一个跟自己力气相当的武将了,兴奋之下,立刻就猛冲过来。  

“怕你不成?”  

张飞一点儿都不服输,挥舞着长刀,跟他战在一起。  

“布阵——”  

高顺等到麾下将士全都登上城墙,就分出一半兵力,顺着城墙,向外推进。  

同时,亲自率领其余士卒,沿着斜梯,向下进攻。  

在他的命令下,周围士卒排成密集阵型,大盾在前,牢牢的挡在前方,从空隙之中,伸出一根根长枪,如同刺猬一般。  

“向前——”  

这些士卒配合默契,抬着盾牌,稳步前进。  

对面的曹军士卒被气势所迫,只能步步后退。  

不过,也有一些不信邪的,大声吼叫着,疯狂的向前冲击。  

可惜,他们的长枪只能刺在厚厚的盾牌上,无力突进…  

而对方的长枪却好像毒蛇吐信一般,倏忽之间,就有好几根枪头刺来,躲闪不及,只能被刺倒在地。  

也有人挥舞着长刀,劈开枪头,突进到大盾前方,但也只能徒劳的劈砍在盾牌上,很快就被刺来的长枪击倒。  

这样的战阵,仿佛就像一台杀戮的机器,稳步推进,把挡在前方的敌军,全部碾碎!  

曹军士卒无力抵挡,只能步步后退,甚至转身逃命…  

很快,他们就沿着斜梯,冲了下来,在门洞后方的大路上,逐渐摆开了阵势。  

这时,张飞已经率领士卒,冲进了门洞,与典韦酣战在一起…  

曹军那边,也有源源不断的援兵,从各个路口,向这里涌来…  

东门附近,到处都是战场,四处都是喊杀!  

曹军士卒与青州军已经纠缠到一起,喊杀之声,连绵不断!  

高顺站在高处,四下看了看,招来一个传令兵,沉声说道:“给张将军传信,我军将在门洞后方,布下阵势,阻拦曹军援兵,请他全力进攻门洞,打开城门——”  

随后,他就指挥士卒,向前突击,冲到大路中央,摆成防御阵型。  

曹军援兵自然不会让他们拦住通道,拼命向前拥挤。  

高顺站在阵势中央,挥动令旗,立刻就在周围传出一声声呐喊——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很快,所有的将士都加入进来,齐声大喊——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声音震耳欲聋,向四周传扬开来!  

在一声声呐喊下,周围的士卒士气大振,牢牢的守在大路中央,摆成严密阵型,将冲击过来的曹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