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小沛动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里面的曹军听着,陈宫和吕布袭取了兖州,你们已经无家可归了!”  

“曹贼盗墓屠城,天怒人怨,已经变成了丧家之犬!”  

“只诛首恶,胁从不问,要想活命,出城投降!”  

“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小沛城外,一声声呐喊此起彼伏,越过城墙,传遍整个城池,传到了所有曹军的耳中。  

同时,也传到了城内士民的耳中…  

刘备为了尽可能的增大声音,就让人用青铜铸造了许多喇叭,装在马车上,拉到小沛城外,让人不停的呐喊。  

如此新奇的东西,一出场就引起了所有人的主意。  

而且,试过之后,确实可以提高声音,增加传播距离。  

尤其是张飞,亲自尝试之后,就对其赞叹不已,爱不释手。  

最后,刘备在他的哀求下,只能让人给他铸造一个小一点的,可以随身携带。  

于是,张飞就在上面穿上绳子,斜跨在身上,兴高采烈的跑去大骂曹贼了…  

刘备看他仿佛就像一个非主流青年,只能哀叹一声,拍了拍额头,感觉自己一小不小就带歪了画风。  

就在这时,站在一旁的徐荣拱手说道:“使君高才,这种喇叭在战场之上,还有大用呢!”  

说着,就一脸钦佩的看向刘备,心中赞叹不已——  

使君不但有高祖之风,还经常出人意料,发前人之未发,制作出新奇而又极其适用的东西!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天纵奇才吧!  

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四起,使君也应该像光武帝那样,天人降世,神异临凡,平定天下,再统九州…  

“哦,有什么用?”刘备心生好奇,连忙发问,实在是无法想象,像这种平平无奇的喇叭,究竟能在战场上发挥什么作用?  

“使君也应该知道…”徐荣拱着手,仔细解释道:“平常部队在夜间遭到袭击时,因为指挥不畅,很有可能会引发大规模溃乱,乃至更加惨烈的营啸…”  

“确实!”刘备点头同意。  

无论古今中外,因为夜袭而遭受的惨败,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尤其是古代士卒,因为缺乏必要的维生素,大多患有夜盲症,在夜间看不到任何东西。  

一旦遭到突袭,就会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窜,帮助敌人散布恐慌,制造溃乱…  

“战场之上,惨叫声,惊呼声,哭喊声,还有敌军的呐喊声,一直都会响彻不休,充斥到所有将士们耳中…”  

徐荣作为沙场老将,经验十足,自然清楚,在夜袭中会遇到哪些东西,就继续说道:“在这个时候,作为一军主将,就算想要指挥迎敌,也根本无法把自己的声音传扬出去。”  

“若是有这种喇叭帮助,就可以增加声音的传播距离,不但可以指挥军队,还能安抚人心,减少溃乱…”  

“这样…难道还不是大用吗?”  

“有道理啊!”刘备连连点头,情不自禁的赞叹道:“还是军师想的周到!”  

古代指挥作战,白天使用旗帜和钟鼓,在晚上就只能使用鼓声了。  

若是增大主将的声音,将其传播得更远,肯定能更加灵便的指挥军队。  

于是就点头道:“回头我就让人制作一辆指挥车,四周全都安上大喇叭!”  

“刘备这匹夫,真是没完没了了…”  

曹操站在城头,看向城外的一辆辆马车,眯着眼睛,仔细打量,问道:“那上面是什么东西?为何会有那么大的声音?”  

“兄长,让我出城抢一辆回来吧!”夏侯渊早就已经忍受不住了,主动跳出来请命。  

“不必…”曹操摆了摆手,道:“先让将士们安心休整。”  

“使君,是这样的…”典韦的眼神很好,轻易的认出了那些喇叭的形状,就掏出短戟,在身前的墙壁上画了出来。  

“看这样子,应该是刘备弄出来的小玩意…”  

曹操点了点头,转身看向戏志才,吩咐道:“让人制作一个出来看看。”  

“喏——”戏志才拱手应诺,转而说道:“使君,刘备大军守在城外不走,我军休整之后,该当如何后撤呀?”  

“是啊?”其余将官也都满脸焦虑,齐齐的看向曹操。  

此时的情形,就跟之前在彭城时的差不多…  

这一次,究竟该如何撤军呀?  

“不要着急,老夫早有定计!”  

曹操冷哼一声,转头看向城内,眼神之中,闪烁着莫名的寒光。  

随后,便带着众将,前去安抚麾下士卒。  

不得不说,曹操在以前的战斗中,通过一次次的胜利,在麾下将士们心中,建立了无可比拟的威望!  

所以,尽管刘备在城外不停的呐喊劝降,却还是没有任何用处。  

经过三天时间的休整,曹操带领将官,四处巡视,稳住了军心,稍稍恢复了士气。  

同时,还调整军队布置,把精锐士卒聚集到一起,让屯田兵四散驻扎在城内各处。  

那些屯田兵军纪败坏,劫掠成性,在休整的过程中,自然就忍不住手痒,与城内士民之间,产生了无数冲突…  

还好有曹军精锐镇压,才没有出现大乱。  

这天中午,一个屯田士卒衣衫不整、慌慌张张的冲进临时军营,同时大叫道:“不好了!咱们的兄弟被杀了…”  

“什么?”  

“谁这么大胆?”  

“是谁干的?”  

伴随着一声声怒吼,从营帐之中,窜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