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曹操退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原来是陈宫和张邈背叛了本官…”  

曹操后退两步,跌坐在几案上,感觉脑子里嗡嗡作响,很痛…  

“使君…”戏志才快步冲来,扶着他的胳膊。  

不过,曹操却一把睁开,挥了挥手,道:“你们都出去,我要一个人静静!”  

“兄长,你没事吧?”夏侯渊和曹洪凑过来,脸上满是担忧。  

“出去——”  

曹操突然提高声音,对着众人大声吼叫。  

夏侯渊见状,转身看向诸将,厉声叫道:“这个消息,任何人都不许泄露!”  

“违令者,立斩不赦!”  

然后,就带着众人,鱼贯而出,离开帅帐。  

随后,大家虽然心中焦急,但也不得不绷着脸皮,像往常一样,在彭城城内巡视,并让屯田兵停下来休整。  

至于说…刚刚制定的出征计划,就只能暂且搁置了。  

傍晚时分,戏志才提着油灯,进入帅帐,在黑暗之中,照出曹操颓唐失落的身影。  

“使君,你没事吧?”  

戏志才把油灯放在一旁的几案上,蹲在他的身旁。  

曹操此时,盘坐在地面上,批头散发,胸前的衣服上,还有不少酒渍…  

“志才呀…”  

曹操抬头看向戏志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道:“在此之前,我就考虑了很多意外,但却独独没有想到,张孟卓居然也会跟着陈宫反叛!”  

“很早之前,我们就在雒阳相识,相交日久,情趣相投…”  

“我们在一起结交豪杰,一起密谋诛宦,一起讨伐董贼…”  

“原本我还以为,我们之间的情义会天长日久,无可更易!”  

“甚至在出征之前,我就曾告诉家人,若是发生了意外,就去陈留投靠张孟卓…”  

“可惜,万万没想到,他居然会在这个时候,举兵反叛…”  

“你说…他图的是什么呀?”  

不得不说,昔日好友的背叛,对他的打击很大!  

那可是托妻献子的生死至交呀!  

居然也是说反就反…  

这叫人以后,还如何相信他人的友情?  

戏志才此时,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只能感叹一声,道:“使君,人…总是会变的…”  

“是啊,刘备也曾给我说过,人总是会变的!”  

曹操摇了摇头,长叹一声:“只是…没想到居然会变得如此剧烈!”  

“使君,如今我大军出征在外,数万人的生死存亡,皆系于使君之手…”  

“兖州境内虽叛,但还有文若先生镇守孤城…”  

戏志才拱手行礼,郑重其事的说道:“还请使君尽快振作起来!”  

“哈哈哈…”  

曹操见此,仰头大笑一声,拍了拍的他的肩膀,道:“志才勿忧,这点困境,是打不倒本官的!”  

“之前只是在感叹昔日友人的逝去罢了…”  

说着,他就从地上爬起来,摸了摸肚子,道:“快去给我弄点吃的!最好是把菜汤浇在米饭上,那样吃着才够味!”  

不得不说,像是曹操、刘备、袁绍等人,因为不是科班出身,在打仗的时候,往往会顺风浪,逆风不投!  

身处逆境的时候,总是能激发他们智慧和斗志,总是能咬牙坚持,最终获得难以想象的胜利。  

然而,处在优势地位时,又总是喜欢率性而为,不能及时的把优势转变成胜势,最终惨遭失败…  

酒足饭饱之后,曹操迅速的恢复了往日的自信和风采。  

烛光之下,他把众将召集过来,共同议事。  

“诸位——”  

曹操神色淡然,环视一圈,沉声说道:“我军虽然被袭取了兖州,不过,根基之地却丝毫未损!”  

“文若,元让和仲德为我们守住了甄城、范县和东阿,之前安置的屯田军民,皆在此三城之间!”  

“至于其他地方,都不过是墙头草而已!”  

“所以,对方虽然声势浩大,但也不过是乌合之众,根本威胁不到我们的根基!”  

众人听到这里,连连点头,略微放心下来。  

“兖州事变,徐州这边的战事也无法继续下去…”  

曹操缓了一口气,眼神也变得锐利起来,语气坚定道:“不过,我军不但不会因此而退军,还要趁机歼灭刘备!”  

“歼灭刘备?!”众人齐声惊叫,难以置信。  

真没想到,到了这个时候,曹操居然还在想着进攻!  

“没错!”曹操点点头,环视一圈,仔细解释道:  

“用不了多久,兖州事变的消息,就将传到刘备那里。”  

“若是我军向北撤退,你们以为,刘备会不会起兵追击?”  

这是当然!  

众人连连点头,这种情况下,恐怕任何人都不会放过如此良机。  

“如此以来,我们的机会不就来了嘛!”  

曹操微微一笑,道:“我们之前,设计了那么多计划,不就是想要把他引出营寨吗?”  

“如今,刘备大军即将开拨,轻兵追击,不正是我军求之不得的决战良机吗?”  

“使君高见!”众人再无异议,齐声赞叹。  

随后,他就环视一圈,大声命令道:“子廉,我令你率领所有的屯田兵,沿着泗水,北上撤离!”  

“喏——”曹洪出列,拱手应诺。  

“文则,我令你率领一万精兵,与之随行,若是遇到刘备大军的追击,就尽力抵挡。”  

曹操这样,明显是要把屯田兵和于禁手下的精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