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陈宫告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转载请注明出处:....  

任何器械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  

像这种木材制作的投石机,更不可能使用太长时间,尤其是抛射重量太大的石弹。  

所以,古代打仗,都会随行带上许多工匠,一边坏,一边修,才能维持攻城节奏。  

刘备回想起后世经验,看向王修,仔细吩咐道:“叔治,你让工匠继续改进,把关键部件换成金属,以增加投石机的使用寿命。”  

“另外就是,把各个部件的尺寸统一起来,做到能够互相更换。”  

这些要求,在秦朝时候,就能做到,应该不会太难。  

“另外,把投石机的大小规格也统一起来,形成一大一小两种尺寸——”  

“大的用来攻城,要做到坚固耐用,射程远,威力大,主要用来发射石弹。”  

“小的要灵活简便,易于安置,主要用来发射碎石和泥弹,以攻击敌方战阵。”  

这个也很容易理解,制作一件新式武器,自然就要发挥出最大效用!  

众人想起自家大军使用投石机,把一片片碎石抛射到对方战阵上,就连连点头,赞叹不已。  

“把两种规格定好之后,还要统一石弹和泥弹的大小与重量,多次试射,制定一份射表…”  

这才是最重要的!  

有了射表,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向敌方发射出准确的攻击。  

那些小型投石机才能发挥出更大威力!  

当然了,首要前提就是,一定要统一投石机的规格大小。  

否则的话,要是让工匠临时制作出来的,发射几十下就要散架了,自然就没必要制定射表,也没那个条件。  

“射表?”又是一个新词!  

众人面带疑惑,齐齐的看向他。  

“很简单…”刘备环视一圈,仔细解释道:“先用投石机发射各种弹丸,调整配重重量和甩臂长度,多次试射,把所有的射程都记录下来,制成表格…”  

“等到实际作战时,就可以按照表格,直接发射,既能增加准确性,又能提高发射速度。”  

“有道理啊!我怎么没有想到?”众人眼睛一亮,连连点头,看向刘备的眼神中,就更加钦佩了。  

“多谢使君提点!”王修一脸兴奋,拱手说道:“属下一定会督促工匠,用心改进!”  

“嗯…”刘备点点头,转身看向身旁的田豫,道:“国让,我令你为佐军司马,从郡兵之中招募一千步卒,先行熟悉投石机的操作。”  

“等到叔治统一了尺寸规格,就着手制作射表。”  

日后,就可以把田豫发展成为攻城主将。  

“喏——”田豫也神情激动,拱手应诺。  

冬去春来,时间进入194年。  

天气刚刚转暖,陈宫就再一次的来到历城。  

“使君,在下此来,是因为得到一个至关重要的秘密,足可以威胁到整个青州的安危!”  

陈宫这次,浑身散发着傲气,似乎多了一层底气。  

“威胁到整个青州的安危?”刘备与郭嘉对视一眼,难以相信。  

现如今,还有谁能威胁到青州?  

冀州的袁绍正忙着对付黑山军和公孙瓒,淮南的袁术正要整合豫州和扬州,就算想要北上侵犯,也要首先攻略徐州的陶谦!  

刘备实在是想不到,此时此刻,还有谁能威胁到自己的安危?  

郭嘉也同样想不明白,于是就微微一笑,道:“公台先生,你我双方既然已经结盟,自然就该互相扶持,互通消息!”  

“公台此来,想必也有这样的打算,不如就开诚布公,直言相告,也好让我军早做准备。”  

陈宫不久前,通过潜伏在曹军内部的官吏,探查出他们即将南征的消息。  

震惊之后,很快就意识到,这对自己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于是,他就再一次的秘密赶来,想要通知给刘备。  

不过,如此重要的消息,自然就不能轻易放出!  

他们必须要首先拿出更大的诚意!  

“老夫此来,自然就是为了通知你们…”陈宫微微抬头,一脸自傲道:“不过,这个消息是我们耗费大量精力,才查探出来的,又事关青州安危!”  

“希望你们拿出足够的诚意…”  

“原来是想索要好处!”刘备暗笑一声,回头看了看郭嘉。  

“公台辛苦跋涉而来,又如此自信,应当不会有假。”  

郭嘉心中做出判断,对着他微微点头。  

刘备见此,就露出一脸的笑意,看向陈宫,道:“公台先生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传递消息,自然不能一无所获!不知先生有何要求?”  

“我们想要重新谈判盟约!”  

陈宫此时,有了倚仗,自然就不再气。  

“可以——”刘备点点头:“不知先生打算如何?”  

后世不是说过嘛,盟约就是用来撕毁的!  

一纸盟约而已,刘备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现在还是先把那个秘密骗出来再说…  

“使君,在下希望,此战之后,你们能退回青州,把兖州交给我们兖州自己人管理…”陈宫再一次的提出了之前的条件。  

“不可能!”刘备摆了摆手,严词拒绝:“若是如此,我军岂不是要白白的辛苦一场?”  

“有了这个消息,使君说不定就不用辛苦了…”陈宫神秘一笑,自信满满。  

“哦,原来是关系到曹操啊!”刘备心中了然,点了点头,道:“若是如此,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