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敲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孟德兄,你盗掘了梁武王的陵墓也就罢了,怎么连普通士族的都不过放过?”  

见到曹操之后,寒暄片刻,许攸便摇着头,连连感叹——  

“他们家的坟墓之中,能有多少财宝?”  

“胡扯——”  

曹操狠狠地拍了一下几案,瞪着双眼,大声怒骂:“此乃刘备匹夫故意诬陷!”  

“我军从未动过其他士民的陵墓,更没有所谓的摸金校尉!”  

“嘿嘿…”  

许攸冷笑一声,捋了捋胡子,有些幸灾乐祸道:“可惜此事早已传扬开来,事实究竟如何?已经根本不重要了!”  

“尤其是兖州王氏的悲惨遭遇,实在是让人心生怜悯,感同身受…”  

“老夫记得,你们和刘玄德之间,不是关系不错吗?当初还一同出兵讨董呢,怎么闹到如此地步了?”  

“哼——”曹操冷哼一声,满脸气愤,道:“还不是因为我军与青州距离太近!”  

现如今,他已经彻底想明白了,己方势力与刘备之间,根本不可能共存!  

只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刘备居然放着势力强大的袁绍不管,而是把首要目标放在了自己身上…  

而且,一出手,就如此狠辣!  

实在是让人措不及防,难以承受!  

“子远先生——”坐在对面的荀彧拱手说道:  

“我军与袁将军势若同盟,又与青州近在咫尺!”  

“日后袁将军若要征伐青州,定会借助我军之力…”  

“刘玄德与袁将军敌对,但又无力威胁邺城,自然就把目标放在了我军身上!”  

“还请袁将军念在同盟的份上,为我家使君辩解一番,不要让河北士族轻信诬陷之语!”  

“是啊,子远——”  

坐在上首的曹操也拱手说道:“还请本初念在往日友情的份上,借助袁氏名望,为我辩解一番…”  

“否则的话,我军若是坚持不住,恐怕整个兖州都会落入刘备手中!”  

“孟德放心,本初自会帮你辩解!”  

许攸点头应诺,接着,就面露难色,道:“只是…大河两岸的士族豪强多有联系,或为姻亲,或为亲朋好友…”  

“听闻此事后,不少士族悲愤之下,互相串联,准备停止向兖州出售粮食…”  

“什么?!”曹操惊叹一声,连忙叫道:“子远,你是知道的,若是买不到粮食,我军怕是会自行溃散!”  

“还行子远为我辩解一番,那些全部都是刘备匹夫的污蔑!”  

“我军从未盗掘过地方士族的陵墓!”  

“在下自会帮忙辩解,只是…”说到这里,许攸微微一笑,捋了捋胡子。  

果然是想敲诈来着…  

曹操暗骂一声,冷眼看着许攸,心中有些鄙夷。  

不过,现如今,己方势力还用得着他…  

于是,就拱手说道:“请子远放心,在下明白,自然不会让你白费力气的!”  

“好说,好说…”  

许攸先是敲到了自己那份,心中很是舒爽,便继续说道:“袁本初最近,也迷上了前汉器物,得知孟德发掘了梁武王之墓,也想借几件回去,慢慢欣赏…”  

慢慢欣赏…  

怕是只会有借无还吧?  

没想到一方诸侯,坐拥万里,居然也只有这点眼界!  

眼巴巴的盯着这一点蝇头小利!  

曹操心中,暗生鄙夷,阴阳怪气的顶了一句:“本初竟然也迷上了前汉器物?”  

“既然如此,为何不在河北之地发掘一番?”  

“我听说…中山靖王的陵墓就在不远,应当会有不少收获。”  

你可真够狠的!  

居然要我们掘了刘玄德的祖坟!  

若是如此,恐怕他会直接发疯,率兵进攻邺城!  

许攸暗叹一声,哈哈一笑,道:“孟德说笑了,众所周知,中山靖王生前,有一百多个子孙后代!”  

“而且,中山地处边境,贫瘠多患,他那点家产,恐怕早就已经被后人瓜分干净了,哪还有多少东西埋进坟墓里?”  

当然了,中山靖王不是梁武王,他还有后代存活在世上。  

若是盗掘了他的陵墓,必定会引发一场动乱!  

“哼——”  

曹操冷哼一声,也不搭话,坐在那里生闷气。  

坐在对面的荀彧出言圆场:“子远先生,既然袁将军有此爱好,我们自然会全力支持!”  

“不过,前些时日,南阳袁公路已经发布檄文,将会与徐州联合,征讨我军!”  

“袁氏兄弟的关系如何,你也知道…”  

“袁公路此举,恐怕还是以河北冀州为目标!”  

“我军对此,早有准备——”说到正事,许攸也收起笑意,摆了摆手,道:“你们放心,袁本初已经派人南下,与荆州刘景升联络。”  

“等到袁公路大军空出,荆州军就会北上攻占南阳,断了他的后路,让其不战自溃!”  

“原来如此——”曹操与荀彧对视一眼,果然与自己猜测的完全一样!  

最后,许攸总算是敲到了大笔财宝,心满意足的离开南武阳。  

曹操亲自带人,出城送行,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中暗骂一声,转身看向众人,道:“许子远贪婪无度,日后必定会毁在这上面!”  

“这对我军,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站在一旁的戏志才微微一笑,若有所思。  

“使君——”  

郭嘉手持一叠密报,找到刘备,道:“泰山郡内传来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