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聚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得知卢植到来,郑玄也带着自己的学生,前往剧县拜访。  

他们师兄弟见面,自然少不了讲经论道,畅谈天下大事…  

同时,附近的士族豪强也纷纷前来,带着家族子弟,投学拜师,附庸风雅。  

一时间,剧县内外,儒士云集,时不时的就有人站在路边,或是互相见礼,或是辩论经书…  

看这样子,北海郡国似乎真的变成了刘备所说的儒道乐土!  

这时,刘备也带领人马,赶了过来。  

秋高气爽,风和日丽——  

蔡邕、卢植、郑玄带领弟子,在剧县城外,登高聚会。  

聚集在周围的儒士也都跟随过来,众人盘坐在小山坡上,开怀畅谈,其乐融融…  

在一个临时搭建的木台上,蔡邕身为北海相,坐在正中,身前的几案上摆放着焦尾古琴,亲自为大家弹奏。  

卢植与郑玄分坐在两边,身后盘坐着各自的弟子。  

不过,郑玄那边人多势众,还有一个眉目清秀,炯炯有神的小男孩,侍奉在一旁。  

自然就是他刚刚收下的学生诸葛亮,聪慧过人,熟读经书!  

让郑玄很是喜爱,一直带在身边,打算在师兄面前介绍一下。  

卢植虽然只有两个儿子随行,但却一点都不怵,满脸笑意的搂着卢毓,向大家炫耀…  

一时间,两个年岁差不多的小儿,成了众人的焦点。  

临近中午,刘备带着张飞,赶了过来。  

“拜见卢师!”  

“拜见伯喈先生,拜见郑公——”  

刘备站在阶下,拱手行礼。  

“玄德啊,不用多礼!”卢植摆了摆手,朝着郑玄的方向瞥了一眼。  

“玄德呀,你有何事?”蔡邕虽然知道自己被他坑了一把…  

不过,不管怎样,终究还是把自己的家人从长安那个魔窟里面救了出来。  

随后,了解到青州各郡的形势后,对于刘备的埋怨就彻底消散。  

如今,他的心中也就只剩下感激了…  

“晚辈得知卢师赶来,自然要前来迎候!”刘备拱着手,继续道:  

“另外,晚辈最近利用海鱼,制作出了鱼松,很是方便食用,就送过来,请诸位长者品鉴…”  

说完,就挥了挥手,让手下搬来一个个人头大小的陶罐,摆放在众人身前的几案上。  

跟随而来的其他士族,也都有份,毕竟还要依靠他们的消费能力呢。  

卢植看了看身前的陶罐,不大不小,顶部用黄泥密封,外表跟酒坛差不多。  

这时,坐在身后的卢瑱走过来,抱起陶罐,小心翼翼的敲开黄泥,掀开盖子…  

随后,他的鼻孔之中,就立刻充满了诱人的鲜香!  

“这…”坐在一旁的卢植也忍不住的嗅了嗅,转过头,吩咐一声:  

“快把它倒出来看看——”  

卢瑱也心生好奇,应诺一声,连忙拿出瓷盘和碗筷,放在几案上,把陶罐里面的鱼松倒了出来…  

于此同时,人群之中,纷纷传来一阵阵惊叹!  

人们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鲜香的美食!  

很快,卢植就看到一堆蓬松的肉丝,散发着诱人的鲜香,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一团金黄色的锦絮。  

“父亲——”一旁的卢瑱咽了咽口水,眼巴巴的看着瓷盘中的鱼松。  

卢植瞥了他一眼,拿起筷子,夹起一团,尝了一口…  

然后,便忍不住的点点头,心中暗叹——  

绵软易嚼!满口鲜香!  

确实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食!  

之前因为长途跋涉,食欲不振,但在这鱼松面前,也胃口大开!  

“真是不错!”卢植又给身旁的卢毓夹了一团,转头吩咐,道:“剩下的…你们就拿去分分吧。”  

“喏——”卢瑱应诺一声,抱着陶罐,转身回到弟弟身旁。  

蔡邕虽然在江东流浪多年,但却从未吃过这样的鱼肉,忍不住的多夹几筷。  

最后还是强行忍耐下来,盖上盖子,剩余大半,准备拿回去给女儿尝一尝。  

“玄德啊——”蔡邕漱了漱口,连忙问道:“这鱼松…当真是用海鱼制成的吗?”  

“当然!”刘备重重的点点头,解释道:“这种鱼松绵软易嚼,容易消化,非常适合老人与孩子食用!”  

“多吃些肉食,方能改善体质,延长寿命!”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在消费能力上,老人与孩子也都排在男人前面。  

所以,这些高档鱼松主打老人与小孩市场!  

刘备身为封疆大吏,为了加快推广,也不得不在众人面前,直播带货!  

在场众人,听到他的解释,都忍不住的点点头,暗自下定决心——  

回去之后,一定要找机会多买一些,孝敬父母!  

否则的话,若是被邻居比了下去,就有将会视作不孝,那可就糟糕了…  

卢植看到众人表现,立刻就明白过来,这场聚会怕是已经变成了鱼松的展览场所,忍不住的摇了摇头。  

“卢师,郑公,伯喈先生——”  

刘备拱着手,继续说道:“晚辈这次来,还打算把子羽统领的北海军民,接应到不其。”  

此时,氏仪还带着十万军民,在莱州湾煮盐捕鱼,虽然还能支撑,但却不是长久之道。  

“不知玄德可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郑玄坐直了身子,连忙问道。  

作为北海大儒,郑玄在本地的威望极高!  

而且,他的弟子之中,也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