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提亲人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糜竺亲率一艘海船,装满了粮食和生活物资,与简雍一起,驶向不其。  

虽说还没有决定是否联姻,不过,买卖不成仁义在!  

无论如何,糜竺都不希望与刘备结怨,要是能花费一些钱粮,与其打好关系,那就更好了!  

发现糜家的海船驶进海湾,刘备亲自带人,前去迎候。  

糜竺虽然是个商人,但却雍容大方,敦厚文雅,而且还弓马娴熟,善于骑射。  

在此时的社会环境,长途行商,要是没有几把刷子,肯定做不长!  

而且,在历史上,糜竺跟着刘备,踏遍大江南北,多次遭遇敌军的突袭与追杀…  

能够全须全尾的活到最后,又岂是一般人物?  

“子仲先生,你们终于来了!”  

看到糜竺的身影,刘备大笑一声,迎了上去。  

“拜见刘使君——”糜竺拱手行礼,语气中有些疏离。  

刘备摆了摆手,抬头看向停在岸边的海船,赞叹一声,问道:  

“先生家的海船真是庞大!可以驶向辽东吗?”  

“可以——”糜竺不明所以,点了点头。  

他们家族,除了垦殖田地,还购买海船,出海经商。  

主要目的地就是北方的辽东一带,把那里的牛马牲口运回来,获利颇丰。  

“太好了!”刘备击打一下手掌,满脸喜色——  

“在下正好想要借用一艘海船,去一趟辽东…”  

“我…”糜竺目瞪口呆,无言以对——  

你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呀?  

我们之间…什么事情都还没有商定呢,你就开始打起了主意?  

你这也太急色了吧?  

难不成…你已经觉得吃定我们糜家了?  

此时此刻,糜竺心中,对于刘备的印象急剧下降!  

他都已经下定决心——  

别说是联姻了,就连打好关系的想法都没有了!  

“子仲先生——”  

刘备搂着他的肩膀,感叹一声,道:“在下少时失怙,不久前,家慈也撒手人寰…”  

“所幸族中还有一位叔父大人,曾资助在下出门游学…”  

“婚姻大事,自然不能缺少父母长辈的操持!”  

“所以,我想借助你们家的海船,去一趟幽州,把我叔父接过来…”  

“以家族长辈的身份,去你们那里提亲。”  

糜竺有些难受的扭了扭身子,张口结舌,目瞪口呆——  

提亲?!  

我们家什么都还没有答应的,好吧?  

我这才刚上岸,水都没有喝上一口,话都没有说上两句…  

你就已经推进到提亲阶段了?  

你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糜竺的脸色很是难看,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霸道的人!  

此时此刻,他都已经开始组织语言,究竟该如何礼貌而又坚决的拒绝这次联姻…  

“不过…”  

刘备捏着下巴,沉吟片刻,摇了摇头,道:“只有叔父一人,似乎分量不够!”  

“正好卢师已经离开雒阳,隐居在上谷军都山,可以把他邀请过来…”  

“到时候,请卢师的儿子跑上一趟,让他代表我的老师…”  

“我再去高密,把郑公的儿子请来,让他代表康成公…”  

“请他们三人,一同前去提亲,这样的排场,子仲先生怎么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我怎么看?  

我只想跪着看!  

糜竺心中一震,失声问道:“此话当真!?”  

在古代,提亲之人,就相当于婚姻的担保人,与后世的贷款担保人类似。  

若是日后婚姻出现了问题,就可以请他们过来,主持公道!  

卢植身为朝廷重臣,又是海内大儒,闻名天下。  

作为刘备的老师,由他来担保婚姻,自然就不用担心悔婚的可能!  

刘备要是真敢反悔,就意味着背叛师门,欺师灭祖,必将遭到天下士民的唾弃!  

郑玄同样也是闻名天下的巨儒,最为重要的是,他在高密潜心教学,弟子众多。  

把他请来担保婚姻,若是刘备胆敢悔婚,就是在玷污郑玄的名望!  

师门受辱,那些徒子徒孙就必须让刘备付出血的代价!  

在历史上,夏侯惇在十四岁的时候,有人羞辱他的老师,他便将那人杀了,因此而深受赞誉…  

若是按照这样的规矩,郑玄的徒子徒孙就必须把刘备弄死!  

或者死在刘备身前,溅他一身鲜血!  

如此惨重的代价,自然是任何人都无法承受的!  

忠诚…仅仅只是因为背叛的代价太大!  

刘备若是真能请来卢植和郑玄做担保,那他就绝不可能毁约悔婚!  

因为…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事实上,刘备此时,也确实没有悔婚的想法。  

一是因为糜家的人力物力,对他确实帮助极大!  

在历史上,刘备就是因为起点太低,又缺少亲族的支持,才不得不奔波半生,错过了许多机缘…  

而今,讨董之战已经结束了,很快就要开始群雄割据了!  

刘备现在,虽然看起来势力强大,但也只是虚胖而已…  

事实上,此时他能掌握的嫡系力量,却并不太多,也没有足够的基础支持!  

糜家的加入,正好可以弥补他根基浅薄的弊端!  

让他可以少奋斗几年!  

在即将到来的群雄争霸中,能够扎实根基,占据先手优势!  

所以,刘备此时,真心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