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蔡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阴修、王瑰、胡毋班等人的死亡,给天下士民敲响了一记警钟!  

要是在以前,像他们这种海内知名的官宦士族,无论如何都能保持一份体面。  

没想到居然也会惨遭刑戮…  

这份血淋淋的现实,让所有人都明白,时代已经变了…  

韩融回到长安后,心中庆幸万分,对刘备满怀感激。  

先是上交了刺史焦和的遗表,然后便驶向蔡邕的府邸。  

因为刘备曾经拜托他,一定要尽力说服蔡邕离开长安。  

为了报答自己的救命恩人,韩融自然不遗余力!  

等到韩融离去,蔡邕跪坐在几案后面,长叹一声,久久不语…  

想当初,刘备也曾用雕版印刷之术,劝说他一同离开雒阳。  

当时他觉得此事耗费太大,难以实现,就没有同意。  

没想到,转眼之间,就来了一个凶狠残暴的董卓!  

在身死族灭的威胁下,蔡邕也不得不委身侍贼,曲意奉承。  

不过,亲眼看到西凉军的种种暴行,也让他的内心备受煎熬。  

如今,没想到刘备再一次要他离去…  

甚至还不惜拿出了北海相之职,要建立所谓的儒道乐土。  

这个提议,就更加不现实…  

不过,只要能离开这个魔窟,就是蔡邕所梦寐以求的!  

至于其他,哪还顾得上?  

只是,有一点他还不太明白…  

刘玄德与自己无亲无故,为何要频频出手,帮助自己?  

就在这时,从内堂走出一个倩影,跪坐在一旁,柔声问道:“爹爹,你在为何事烦恼?”  

“琰儿…”蔡邕苦笑一声,讲出了自己的疑惑。  

蔡琰心思灵慧,似乎猜到了什么,脸色微微一红,悄悄的瞥了父亲一眼,转而回答道:  

“不管怎样,只要能离开长安,终归还是一件好事!”  

“爹爹还是仔细想想,应该如何说服董…相国?”  

“也是!”蔡邕点点头,感叹一声:  

“等我们回到了关东,就不用像这样整天担惊受怕了…”  

“这些逆贼!”  

董卓怒骂一声,狠狠的拍在几案上。  

之所以这样,一是因为袁氏兄弟斩杀了自己派出去的使者!  

那些人都是朝堂高官,天下闻名,又是以朝廷使节的名义,前去调解。  

没想到…居然被他们毫不犹豫的当众斩杀!  

这可是在狠狠的击打朝廷的脸面呀!  

不过,袁氏兄弟也不差这一点了,当初他们攻破皇城,堵着城门,诛杀阉宦,就已经把汉室朝廷的脸面与威严踩在脚下。  

如今,杀几个使者,又能如何?  

“袁氏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董卓喘着粗气,恨得咬牙切齿。  

另外一个便是刘备送来的遗表…  

你这是糊弄鬼呢?  

刺史焦和的品性,谁人不知?  

自恃清高,夸夸其谈,迂腐无能,崇信巫卜!  

他会推荐你来继任刺史?  

还能提前预知到徐荣?写好荐表?  

董卓把几份荐表抖落到身前的几案上,恨恨的大骂道:“连字迹都不一样,刘备那匹夫就想如此糊弄朝廷?”  

“唉…等等,这个字迹怎么那么眼熟?”  

董卓拿起徐荣的荐表,在身前抖了抖,朝着众人问道:“你们过来看看,这个是不是徐荣的笔迹?”  

周围的将领聚拢过来,搭眼一看,就认了出来,连连点头:“正是那厮的笔迹!”  

“欺人太甚!”  

董卓怒吼一声,把所有的荐表扫到地上,恶狠狠的咒骂道:  

“刘备这匹夫,欺人太甚!”  

你偷偷的代替别人,篡改遗表,也就罢了…  

居然还敢让本人举荐自己为官!  

你这明明就是在挑衅吧?  

你还有没有把汉室朝廷放在眼里?  

一旁的王允低头看了看地上的荐表…  

既然是徐荣自己推荐自己,也就意味着青州刺史的官印,就在刘备手中!  

“这些年轻人呐,一个个的全都胆大包天!什么都敢做!”  

王允暗叹一声,摇了摇头。  

“子师,你以为刘备那厮想要干什么?”  

董卓平静下来,转头问道。  

“自然是为了讨官!”  

这不是明摆的事吗?还有什么疑问。  

“那厮千里迢迢,奔赴雒阳,又跟老夫打了两仗,只是为了讨官?”  

董卓感觉很是委屈,想要升官,你就早说嘛!  

为何要一言不发就直接开打呢?  

“他要是和和气气的前来讨官,相国会答应吗?”  

“这…”自然不可能答应!  

董卓暗自摇了摇头——  

刘备那匹夫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就从一介白身,骤升至两千石的高位,岂能再给他继续升官?  

“既然如此,老夫不答应就是了!”董卓自然不会让他轻松如愿。  

“就算相国不答应…”王允苦笑一声:“也挡不住那厮回去任职!”  

其实,在董卓撤回关中之后,汉室朝廷便对山东之地,彻底失去了管辖能力。  

地方官员互相举荐,根本不需要朝廷任命,只要你有足够的实力,就能坐稳官位。  

刘备此行,也是这个打算!  

能够得到朝廷任命,自然很好。  

若是得不到,自己带兵回去强行任职,又有谁能阻挡?  

“确是此理!”董卓暗叹一声,默然无语。  

“相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