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郑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很快,便有附近的士族豪强前来缴纳钱粮,竞价买官。  

一个县治之中,有县令、县丞、县尉,以及各部曹官,均可出售。  

当地豪强就算买不到主官,也要弄个曹官当当,以免遭到邻居的打压与侵犯。  

有了钱粮支持,刘备立刻就在剧县城外,竖起了招兵大旗,无限制的招募平民青壮!  

由于剧县与齐国和乐安国接壤,以至于邻郡百姓也闻风而动,赶来投军。  

没过多久,便招募了一万新兵,以及三四万的妇孺老幼…  

他们大多都是失地农民,听闻能在这里讨口饭吃,便拖家带口,蜂拥而至。  

若是没有刘备这一出,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加入到流民大军之中,越滚越大,最终席卷整个青州。  

剧县府衙,刘备招来关张、陈琳、王修和氏仪,在几案上摊开一张北海地图——  

“如今,剧县附近的青壮已招募殆尽,接下来就要去其他县治。”  

在封建时期,平民百姓很难进行长距离的迁徙,所以,只在剧县附近招兵,就很难吸收整个郡国的青壮。  

而且,还有许多县治的官位没有卖出去呢,尤其距离郡治很远的地方。  

若是不派兵过去,那些地方豪强又岂能心甘情愿的奉上钱粮?  

刘备按着地图,仔细吩咐道:“云长,我令你为北海都尉,率领三千士卒,前往东部各县招募兵壮——”  

北海国的东部县治,有都昌、下密、胶东、即墨、挺县和观阳,已经深入到半岛中部,地形多为山地丘陵。  

自然就藏匿了许多流民和乱军,把最能打的关二爷派过去,希望他能顺利归来。  

“喏——”关羽拱手应诺。  

“益德,我令你为北海都尉,率领三千士卒,前往西部各县。”  

北海国的西部,有平寿、营陵、朱虚和安丘,县治较少,就交给了张飞。  

“子羽,你先跟随益德前往,查漏补缺。”刘备有些不放心,还把氏仪派了过去。  

“喏——”两人拱手应诺。  

陈琳看着满脸兴奋的张飞,忍不住暗自腹诽:  

“一个郡国之中,居然有两个都尉!”  

“而且,这些人还习以为常,不以为奇!”  

不过,考虑到那个不着调的国相,同时存在两个都尉,不是很合理吗?  

“我将亲率三千士卒,前往南部各县,孔璋先生,请你随我一同前往。”  

南部有淳于、高密、昌安、夷安、平昌和壮武,之前陈琳说要去拜访郑玄,正好可以同路随行。  

最后,刘备看向王修,命令道:“叔治,我令你为剧县县令,带领一千士卒,看守附近的家眷。”  

“喏——”王修拱手应诺。  

很快,三路人马便开拔起行,他们将要前往各县,卖官收钱,然后再借此招募青壮,有时候还要与附近的流民乱军作战。  

还好刘备把那一千丹阳兵分成四份,每一路人马都有三百人。  

他们兵甲犀利,作战娴熟,对付那些乱兵,应该没什么问题。  

郑玄家住高密,虽然屡被征召,但却一直拒绝出仕,隐居在家乡附近,聚徒讲学,专心经术,著书立说。  

当初他前往关西游学,便在卢植的引荐下,拜入大儒马融门下。  

所以,郑玄也可以算得上是刘备的师叔,他的学生自然也就是刘备的同门师兄弟!  

既然是兄弟,那就肯定不能亏待!  

以后有了官位,肯定会首先考虑他们!  

毕竟,他们老刘家,从来不会亏待自己兄弟!  

“郑公——”  

“康成先生——”  

刘备带着陈琳,终于在高密城外,见到了传说中的郑玄。  

“府君…”“孔璋先生——”  

郑玄在国渊和任嘏的搀扶下,迎了出来,拱手还礼。  

“孔璋先生,不知京中形势如何?”  

双方刚刚坐定,郑玄便开始打听雒阳城内的变故,他们之前只知道个大概,如今当事人在场,自然想要仔细打探一番。  

陈琳长叹一声,把那天的变故又讲述了一遍,引来一阵阵叹息…  

“真没想到…”郑玄摇了摇头,感叹道:  

“阉宦虽除,但却使得何氏外戚同时陨落,朝堂之上,怕是又要动荡不安了…”  

“袁氏势大…”一旁的任嘏皱着眉头,道:“此事之中,颇有内情!”  

“那肯定啊!”刘备嘿嘿一笑,不怀好意的说道:“大将军之死,直接原因,便是那封抓捕阉宦亲属的密信!”  

“不过,太后曾与我说过,大将军从未向她提过此事!”  

刘备只要逮到机会,就借助此事,抹黑袁绍。  

确实有道理…  

众人情不自禁的点点头,毕竟,何进之死,实在是太过可疑!  

就算袁绍一口咬定,也挡不住别人暗自怀疑。  

“府君,听说你在北海各县买卖官位?此举怕是不合朝廷体制吧?”  

郑玄看向这位名义上的师侄,心中很是复杂,尤其是他赴任北海后的所作所为,实在是悖逆常理。  

若是让他继续搞下去的话,必定会遭到朝廷的制裁!  

“郑公,您是我的长辈,直呼姓名即可,不必如此见外!”  

刘备站起来,拱手说道:“您可知北海境内的形势?”  

郑玄点点头,神色黯淡,作为北海人,又岂能不知?  

“在下以为——”刘备环视一圈,朗声说道:“北海郡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