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盛开的玫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美国时间2012年1月10日,标靶中心球馆。  

公牛队的成员一出场,就遭到漫天嘘声。  

因为大嘴巴诺阿,接受赛前采访时放了狠话。  

面对狼队那种稀烂的防守,他要砍下20+,并且让狼队的3号秀知道,什么才是NBA级的防守,今晚他将在防守端,防哭狼队的小崽子。  

李羽现在是狼队的宠儿,被人这么说,球迷们当然很不乐意,好在李羽也给予了回应,球迷们澎湃的情绪波动稍稍平息。  

“对于这种伪强队,我们还不需要祭出防守,我会让那些大嘴巴闭嘴的。”  

李羽如今自带话题,又是狼队的核心人物,面对对手的挑衅自然不能认怂,只能选择硬刚。  

TNT演播室,巴克利听到李羽的狠话,嘴角一咧道:“没想到这小子,还挺有血性的。  

可惜看不清形势啊,面对公牛这样的防守强队,他的狠话只会成为笑话。”  

摄影大哥摘掉耳麦,小声提醒道:“刚才那段话掐掉?”  

巴克利大手一挥:“不用,原汁原味,一刀都不要剪。”  

肯尼·史密斯暗搓搓的嘀咕道:飞猪这一套黑人的操作,越来越娴熟了。  

“飞猪,等李成为联盟球星,到时他的粉丝会更多,你记得雇佣保安啊。”  

“不用,等他成为联盟球星,我早就见上帝了。”  

法克,要不要这么敬业!肯尼·史密斯双手一摊,不停的摇头。  

两队首发阵容公布。  

公牛队的首发:德里克·罗斯,罗尼·布鲁尔,罗尔·邓,卡洛斯·布泽尔,乔金·诺阿狼队改变了首发阵容,直接将李羽拿到1号位,艾灵顿打分卫,两人组成后场搭档,小前锋依然是比斯利,大前乐福,中锋米利西奇。  

巴克利期待的,汉密尔顿教3号秀做人的戏码,因为汉密尔顿遭遇伤病,本场不会出战,所以将不会上演。  

嘟~比赛正式开始。  

米利西奇跳到球权,将球交给李羽,运球到三分线外,直接对位最年轻的MVP。  

李羽没整花里胡哨的三威胁,尝试突破未果,原地拔起跳投出手,这球被罗斯干扰到,弹框而出。  

罗尔·邓抢到防守篮板,把球扔给罗斯。  

嗖!风城玫瑰,如同一条脱缰的野马,迅速抵达前场。  

面对防守,变向不减速,跳步上篮,罗斯用一记经典的进球,打散了嘘声。  

标靶中心球馆,寂静如同一座空城。  

最年轻的MVP,和本年度最具话题性的新秀,对位的第一回合,3号秀完败。  

跟顶级后卫交手,李还是显得有些稚嫩啊,阿帅摸着下巴。  

本场比赛他将李羽提到1号位,是因为狼队的制服组,准备对现有阵容进行补强。  

所以他打算让李羽回归控卫,正好罗斯是新生代中的顶级控卫。  

跟NBA顶级控卫对位,李还能不能强势发挥,将决定狼队这赛季能走多远。  

第二回合,李羽快速持球推进,公牛的防守体系确实很强,丝毫不给他插入的机会。  

停在左翼三分线外,罗斯顶在防线的最前面。  

事实上,罗斯的防守能力,跟进攻能力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大学时期他是球队的头号攻击手,对于防守没有刻意的学习,全凭身体素质去防守。  

初进联盟,面对一样快一样高的对手,他的横向移动慢,防守判断和时机把握,都不怎么样,成为了防守黑洞。  

公牛进入锡伯杜时代,罗斯的防守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但仍然无法跟基德、保罗这样的一流防守后卫相比。  

砰,砰,砰!  

李羽双手交叉运球,找了一下球感。  

赛季进行至今,联盟各支球队早就知道,狼队13号空位三分球很准,因此罗斯选择了贴身肉搏,他有信心防住对方。  

即使侥幸突破到内线,13号面对的将是铁桶般的防守,罗斯的防守心态很放松。  

上前紧逼,看能不能逼对方一个失误,或者直接进行抢断。  

可是就在他伸手的瞬间。  

13号一个背后运球衔接体前变向,一套动作丝滑无比,整个人贴着罗斯转了过去。  

公牛的内线,可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罗尔·邓立马扑上来。  

但是李羽身体一矮,做了一个继续突破的假动作,随后收球跳了起来。  

想投射,想得太多!  

诺阿,也跟了出来,伸出大掌准备封盖。  

然而李羽的投射依然是假动作,只见他空中换手,将球往前放一抛,凯文·乐福完成空接暴扣。  

Duang!  

两分到手,凯文·乐福一路小跑,找李羽击掌。  

随着两人之间的配合日益精熟,打出了化学反应,乐福感觉打球越来越轻松。  

罗斯持球过半场,面对李羽没有叫挡拆,又是突然加速大变向,杀到篮下扭麻花上篮。  

看着对方无解的突破,狂虐脚踝的跳步,折叠到极致的腰腹,以及扣篮之后,不缓冲直接落地。  

这...这就是盛开的玫瑰吗?  

随后,李羽稳扎稳打运球到前场,假装跟乐福打配合,忽然将球高吊到篮下,地垄沟比斯利空切禁区,接球反手上篮得手。  

反过头来,罗斯又是一记折叠上篮。  

这次队友诺阿都惊呆了,德里克不是说他不在乎什么新秀,进攻欲望怎么如此的强烈?  

连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